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放水安全操作规程
userphoto

2017.05.01

关注
一、概述
        (一)探水的目的
        探水是采掘过程中用超前勘探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的含水构造(包括陷落柱)、含水层、积水老窑等水体的具体位置、产状等。其目的是为有效的防治矿井水害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探水的准备工作及操作
        1、准备工作
        (1)按工作安排提前维修,检查探放水的设备和工具。
        (2)认真学习领会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了解施工地点的地质、水文和采掘、机、通、运情况,熟悉探放水孔的施工技术要求包括:方位、倾角、孔径、深度、数量等。
        (3)将所有设备、器材安全运抵现场,准备开钻。
        2、操作
        (1)检查作业地点的支护是否完整,作业面围岩是否稳定,作业点的通风措施是否落实,瓦斯检查是否到位。
        (2)在作业地点上标出预定的探放水孔眼位置,在巷道内标出探眼的方位示意。
        (3)用钻杆慢速开孔,并注意方位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严格按照所用钻机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钻进过程中,做到平稳推进,正常排粉,保证方位,每次加接钻杆前,要排完孔内煤(岩)粉。
        (5)钻进中发现有来水征兆时,应放慢速度观察推进,若来水增大,应停止推进,在探放现场指挥员的指导下,确认无突水危险后,才能对已经来水的钻孔继续钻进,但恢复钻进前,要检查设备设施、器材和安全退路是否满足安全需求。否则,不得钻进。
        (6)经允许对已经来水的探眼继续钻进时,速度要尽量放慢,并注意来水变化情况。若钻杆已经穿入老空区,应停止钻进,但不能取出钻杆,应立即在孔口位置加入木楔,增大钻杆在孔中的摩擦力。此时,若来水压力不大,可取下钻机,撤出人员、设备、器材,观察来水变化情况,若来水压力很大,应暂时放弃钻具,迅速撤出人员到安全地带。
        (7)已经钻穿老空区,并有来水的作业地点,应停止探水作业,立即报告调度室,除水势平稳,排水设备确有富余能力的情况下,允许其他区域从事正常采掘活动。否则,应暂时停止井下采掘活动,但矿井通风和排水工作不能停止。
        (8)在确认积水已排尽及现场支护完整,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制定最后掘老空的方案。
        (9)正常钻进达到设计深度,而未见来水的钻孔,应在排尽煤粉(岩粉)后停止钻进,并把实际方位、倾角和终孔深度报告调度室。
        (10)在正常钻进过程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钻进情况和异常情况,应向接班负责人交待清楚。
        (11)探放水工作结束后,要把设备、器材、工具全部进行清理和维修保养。
        (二)探水的原则
        采掘工作中必须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因而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探水。
        (1)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空、老窑或小窑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含水裂隙密集带、溶洞和陷落柱时,或通过它们之前。
        (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前。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或裂隙发育带时。
        (5)接近可能涌(突)水的钻孔时。
        (6)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
        (7)采动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含水构造,或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隔水岩柱厚度不清,可能突水时。
        (8)接近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采掘工作涌(突)水预兆或情况不明时。
        (9)采掘工程接近其它可能涌(突)水地段时。
        1、探放老空水
        矿井采掘的废巷老空积水,其几何形状极不规则,积水量大者可达数百万立方米,一旦采掘工作面接近或揭露它们时,常常造成突水淹井及人身伤亡事故,故必须预先进行探放老空水。
        探放老空水除了要遵循上述的探放水原则外,还应遵循下述探放老空水的具体原则。
        (1)积极探放。当老空区不在河沟或重要建筑物下面、排放老空区内积水不会过分加重矿井排水负担、且积水区之下又有大量的煤炭资源急待开采时,这部分积水应千方百计地放出来,以彻底解除水患。
        (2)先隔离后探放。与地表水有密切水力联系且雨季可能接受大量补充的老空水;老空的积水量较大,水质不好(酸性大),为避免负担长期排水费用,对这种积水区应先设法隔断或减少其补给水量,然后再进行探水,若隔断水源有困难无法进行有效的探放,则应留设煤柱与生产区隔开。待到矿井生产后期再进行处理。
        (3)先降压后探放。对水量大、水压高的积水区,应先从顶、底板岩层打穿层放水孔,把水压降下来,然后再沿煤层打探水钻孔。
        (4)先堵后探放。当老空区为强含水层水或其它大小水源水所淹没,出水点有很大的补给量时,一般应先封堵出水点,而后再探放水。
        2、探放断层水
        凡遇下列情况必须探水:
        (1)采掘工作面前方或附近有含(导)水断层存在,在具体位置不清或控制不够严密时。
        (2)采掘工作面前方或附近预测有断层存在,但其位置和含(导)水性不清,可能突水时。
        (3)采掘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厚度与实际承受的水压处于临界状态(即等于安全隔水层厚度和安全水压的临界值),在掘进工作面 、采面影响范围内,是否有断层情况不清,一旦遭遇很可能发生突水时。
        (4)断层已为巷道揭露或穿过,暂时没有出水迹象,但由于水层厚度和实际水压已接近临界状态,在采动影响下,有可能引起老空水、需要探明其深部是否已和强含水层连通,或有底板水的导升高度时。
        (5)井巷工程接近或计划穿过的断层浅部不含(穿)水,但在深部有可能突水时。
        (6)采掘工作面距已含水断层60m时。
        (7)采掘工作面接近推断含水断层100m时。
        (8)采区内小断层使煤层与强含水层的距离缩短时。
        (9)采区内构造不明,含水层水压又大于2~3MPa时。
        3、探放含水层水
        由于基岩裂隙水的埋藏、分布和水动力条件等都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煤层顶、底板砂岩水、岩溶水等在某些(或某一)地段对采掘工作面没有任何影响,而在另一些地段却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必须探清含水层的水量、水压和水源等,才能予以治理。
        防治煤层顶、底板含水层的水害,既要从整体上查明水文地质条件,采取疏干降压或截源堵水等防治措施,又要重视井下采区的探查。井下探查往往是疏干降压或截源、堵水等措施的先行步骤和重要依据。如无水或补给量很小,通过探查孔放水即能达到降压或疏干的目的;若补给水源丰富,水量大,需要通过井下“大流量、深降深”的放水试验和物、化探方法的配合,查明条件后才能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因此,井下探放含水层水是矿井防治水的基本工作内容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煤矿安全规程知识竞赛地测防治水题库
煤矿井下探放水基础知识讲座2011
煤矿地质3
MTT632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
地质管理制度
防治水细则题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