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艾灸经络养生之“四穴”篇!


自古《黄帝内经》有道经络毒素淤积,壅塞不通,则气滞血瘀,百病皆生。经络者,可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4、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被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方法:艾条温和灸,春夏每周1-2次,秋冬每周2-3次、每穴15分钟。

3、中脘穴: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正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被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肠胃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候。


2、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症状。


亲们可能会说那么多穴位,想想就和天书一样,不要急,小艾今天和大家分享四穴养生法,只要记住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通过艾灸四大养生穴位,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1、关元穴:又名丹田,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的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


艾灸注意事项:

1 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者不宜灸治疗。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饭后一小时不宜温灸,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除体内毒素。

5、施灸若忽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是为晕灸,应立即停止施灸,开窗通风。

6、艾绒易燃,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扑灭,避免发生火灾。同时要避免火灰掉落灼伤皮肤。

7、孕妇及小儿卤门未闭合者,妇女经期不宜艾灸。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8、艾灸仅做辅助治疗使用,不代替医生诊疗和治疗!

经络有着联系内外,网络全身;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应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作用。无论古今,经络和养生都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简单的艾灸方法:四穴养生法
健康养生:四穴养生法
艾灸四大养生穴位,带你探索健康之道!
穴位养生
艾灸 必知5大常用养生要穴(组图)
三十而立要艾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