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枇杷压枝粒粒肥!

宋 赵佶  枇杷山鸟图 页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枇杷果实累累,枝叶繁盛。一山雀栖于枝上,翘首回望翩翩凤蝶,神情生动。此图体现崔白清澹之体。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以设色为多,然而此图纯以水墨勾染而成,格调高雅,略似没骨画效果,别具一种苍劲细腻之韵致,体现了赵佶多方面的绘画才能。

宋 徐崇嗣 枇杷绶带 

宋 徐崇嗣 枇杷绶带 

    徐崇嗣,北宋画家。徐熙孙。擅画草虫、禽鱼、蔬果、花木及蚕茧等。其画初承家学,因不合当时图画院程式和风尚,遂改学黄筌、黄居寀父子。后自创新体,所作不用墨笔勾勒,而直接以彩色晕染,世称“没骨图”,也称“没骨花”。兄徐崇勋、弟徐崇矩,均擅画花鸟,崇矩并工士女。

宋 林椿  枇杷山鸟图 页 故宫博物院藏

    绘江南五月,成熟的枇杷果在夏日的光照下分外诱人。一只绣眼翘尾引颈栖于枇杷枝上正欲啄食果实,却发现其上有一只蚂蚁,便回喙定睛端详,神情十分生动有趣。枇杷枝仿佛随着绣眼的动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颤动,画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绣眼的羽毛先以色、墨晕染,随后以工细而不板滞的小笔触根根刻画,表现出鸟儿背羽坚密光滑、腹毛蓬松柔软的不同质感。

李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元人画册”

     李迪(1100—1197)。南宋画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工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

宋 崔白 画枇杷孔雀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崔白(活动于11世纪)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仁宗时(1022─1063)选入画院当艺学。善画花鸟,尤其擅长花竹、山兔、枯荷、水凫、野雁之类。

宋 崔白 画枇杷孔雀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枇杷树下,孔雀一对,一只停在树干上,一只行走花丛间,头顶上飞翔着绶带鸟,太湖石旁盛开各种花卉。整幅布满了图案,着色鲜丽,画面显得非常热闹富丽。

宋人 折枝枇杷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 折枝枇杷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沈周 画枇杷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沈周 画枇杷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陈嘉言 枇杷松鼠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名人画扇册 ”

     陈嘉言(1539-?),字孔彰,浙江嘉兴人。善写花鸟。画笔松秀,颇臻妙境。此图取意清新,敷色雅淡,以没骨兼写意描绘出枇杷的圆熟鲜润,而枝叶间啃食枇杷的松鼠,纤毛毕现毛绒可爱。幅上写意的果实、丝丝工细的毫毛,能如此精妙的配合,正是画者独到之处。

明 文从简 枇杷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人便面画冊(三)冊”

     文从简(1574—1648),字彦可,号枕烟老人,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大书画家文徵明曾孙,明末清初画家。崇祯十三年(1640)拔贡,入清后退居林下,以书画自娱。

清 张若霭  枇杷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若霭“写生花果册”

     张若霭(1713—1746)。字晴岚(读画辑略作字景采,号晴岚),室名藕香书屋,安徽桐城人。张若霭以书、画供奉内廷,一日太后出方寸之玉佩,命书心经一篇。竟日而就,因赐上方珍玩无算。善画山水、花鸟,得王糓祥、周之冕遗意。

民国 溥心畬 枇杷蜜蜂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溥心畬(1896.9.2—1963.11.18),满族,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徐悲鸿 枇杷佳果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枇杷树的一枝。在暖风的吹拂下枝叶交叠,金黄的枇杷似果香四溢,散发着收获季节的成熟美。作者以笔酣墨饱的大写意法直接点染色、墨,不求物象的形似,只求笔墨在吸水性极强的生宣纸上干湿、浓淡的变化。墨气淋漓中显现出果实、叶片饱含汁液的鲜灵与活脱。全图显现出徐悲鸿对中国文人写意画笔情墨趣的独特领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骨写意花鸟
榴花: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历代名家笔下的夏季果蔬
明 吕纪绘画作品汇集(2)
清 杨晋 画花鸟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牧溪法常写生蔬果花鸟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俗称台北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