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0岁学画画,80岁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图》,这个老头的后半生简直开了挂!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

一说到这幅巨作,

大家都知道作者是黄公望。

毕竟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正是因为这幅名作,黄公望才得以闻名,

而这幅画,也正是出自黄公望之手才能传世。

这幅传世佳作是黄公望八十多岁完成的作品,

他在画完这幅画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所以,这幅作品也是黄公望生前的最后一幅作品,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看

黄老年轻时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黄公望画像


父母双亡   过继黄氏


黄公望其实本名姓陆,名坚,

因为在年幼的时候,亲生父母都去世了,

族人看他年纪尚小,无父无母的很可怜,

便将他过继给了一个姓黄的老人,

因为这个黄氏年老无子,

在得子后,十分开心的说

“黄公,望子,久矣!”

也正是因为这样而取名黄公望,字子久,

小编只想说,还是第一次见这么起名字的。


天资聪慧,年少有志


黄公望从小就十分聪明,

年纪轻轻的就通过了各种考试,

被当地人称为“神童”,

成年后更是博览群书,胸怀大志,

立志要参加科举考试进朝廷做大官。

只不过由于当时宋朝被灭,

元朝创立,废除了科举制,

黄公望虽然有着满腔的热血

但却一直苦于无处施展。



连累入狱 仕途多舛


黄公望见无法通过制度做官,

就想着结交一些文人道士、官员朋友走后门,

当时的道士,还具有一定的地位

所以当时他还结交了

我们广为人知的武当的祖师爷张三丰。

可能是因为黄公望想要当官的心太急切了

所以最终饥不择食,

选择了在张闾这个大贪官的手下担任书吏

据悉《窦娥冤》中那个叫“张驴儿”的地痞,

就是这个贪官张闾的原型。



后来张闾贪污受贿的事情暴露,被抓入狱,

而黄公望也因此受牵连跟着进去坐牢了

而且这一坐就是坐了10年之久。

可能命运就是总爱跟人开玩笑,

就在黄公望坐牢期间,

元朝皇帝突然又恢复了科举制度。

所以无奈的是,

出狱后的黄公望因为有入狱记录

却注定此生与仕途无缘了。



隐退算卜,潜心学画


出狱后的黄公望已经是年过半百了

早已无心征战于朝野,

所以就隐退江湖加入了全真教,做起了道士

还干了一个不太体面的职业——

但是据说,黄公望算命卜卦还是挺准的,

就连在自己创作《富春山居图》之时,

就预言此画能影响其未来一生。



在隐退几十年的时间里,

他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其中就有赵孟頫、吴镇、王蒙等画家

受到这些画家朋友的影响,

黄公望在50岁后也开始学画画,

一开始只是精心研究山水画,

直到六七十岁,在赵孟頫等人的指点下,

开始尝试更多的不同的画风。

终于在他潜心研究与探索下

绘画技艺得到突飞猛进的进步,

并且在62岁后画名大震

与吴镇、倪瓒、王蒙并称“元四家”。

而黄公望又因为影响力最大

而被称作“元四家”之首。



作画赠友,富春长卷


黄公望一生中结交了很多禅师,

其中最为要好的就是无用禅师

他们两个人经常一起相伴游玩

有一次,他们从松江游玩回到居住地富春江时

无用禅师对黄公望说,

“希望黄公望能为他作一幅长卷”

所以黄公望在79岁高龄时,

开始着手为无用禅师创作《富春山居图》

为了创作这幅画,

黄公望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画尽了奇峰用来打草稿,

每次出门,

身上就一定会带着皮囊,内置画具,

看到山中有奇景,就会拿纸,将其摹写下来。



在他倾心绘画了三四年后,

此画仍然没有完成。

但是无用禅师却挂念已久

他担心夜长梦多,被别人抢先夺去

所以黄公望只好在画上先写上了题跋

并且为了避免后世有巧取豪夺者,

还在题跋中写到看到此画请先看题跋。

而就在黄公望完成此画后,不久便逝世了。

所以这幅画就成了他生前的最后一幅作品

从此,黄公望的名字也与

这幅传世佳作紧密的连结在一起。



几经转手,终成两段


在无用去世后,这幅画被他的后代变卖

后来随着人们的流传,

这幅画进入明代,变得越来越有名气

还被著名画家沈周、董其昌等人所珍藏,

最后转手落到收藏家吴之矩之手,

吴之矩死后传给儿子吴洪裕。

吴洪裕是个狂热的收藏家,爱画就像至宝一样,

在病危时他想像唐太宗将《兰亭序》陪葬一样,

将此幅珍爱的长卷给自己陪葬。

而就在这幅画被投入火炉之中的危急时刻,

幸亏他的侄子将其从炉火中抢救了出来,

否则我们现在可能都看不到这幅佳作了。

遗憾的是,虽然当时被抢救了出来

但画也烧去了一些,还因此被分成了两段。


《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7厘米

后来,吴家后代子弟将小段烧焦的部分揭下来,

在经过精心的装裱后,

竟发现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

而且丝毫看不出剪裁过的痕迹。

由于是《富春山居图》的一小部分,

所以就将此小段的部分称之为《剩山图》。

而大段部分,则用无用禅师的名字

命名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剩山图卷》纵32厘米,横51.5厘米


前后两段,分散两地


乾隆年间,一幅赝品《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

乾隆皇帝见到后却爱不释手,视为珍品,

闲暇时候就取出来欣赏,

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爱在画上题字盖章

这幅在他手中的赝品也没有幸免

乾隆在6米长卷的留白处盖上自己的玉玺

并且还赋诗加题词。

后来,《富春山居无用师卷》的真迹辗转到了宫中。

但他却傻傻的以为那副赝品才是真迹。

不过,也正是因为乾隆帝的看走眼,

真正的《富春山居图》才有幸

躲过乾隆频繁题字盖章这一劫。


《富春山居图》局部


《富春山居图》局部


随着时代的流逝,

《无用师卷》在故宫里平安的放置了187年。

直到1965年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至今。

而另一段《剩山图》也在民间几经辗转后,

于1956年搬入浙江省博物馆,

成为该馆半个世纪以来的“镇馆之宝”。

就在本世纪2011年6月1日,

在分别了361年后,

分别收藏在两岸的《富春山居图》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合璧,

在当时成了一段佳话。



《富春山居图》整卷


细节之处看《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整幅长卷长636.9厘米,宽33厘米,

以富春江为背景,用浓淡相宜的墨色,

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

整幅图画构图布置的疏密有致,

远近层次变化无穷

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


《富春山居图》局部


《富春山居图》局部


画中山峰层峦叠嶂,房屋茅舍疏散有秩,

树木葱郁交错,水波出没鱼舟。

近树苍苍,远溪山流长。

小桥阁楼,人物飞禽,

各得其所,生动适度。

真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

达到了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

水上的小鸭子通过用数字2来表现,

真是神韵得当,妙趣横生。


《富春山居图》局部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送上整幅长卷

请将手机旋转90度横屏查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龍成斌临摹《富春山居图》长卷
老人50岁学画,82岁作《富春山居图》技惊天下
《富春山居图》是幅什么画?【文化星空】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长卷欣赏
元代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子明卷》高清长卷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大图长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