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俾斯麦之名,与青岛结缘的俾斯麦侯爵号装甲巡洋舰

以俾斯麦之名,与青岛结缘的俾斯麦侯爵号装甲巡洋舰

原创 易北河之冬 2020-03-18 16:22:16

引言

提起俾斯麦,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会是二战德国海军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俾斯麦号在丹麦海峡海战中短时间内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胡德号。随后英国海军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战列舰和海军航空兵的配合之下才将俾斯麦号击沉。事实上,这并非是德国海军第一艘以铁血宰相俾斯麦命名的战舰,早在德意志帝国时代,就有一艘以俾斯麦命名的装甲巡洋舰,今天我们就来应粉丝要求,说说早期的德国海军。

建成后不久的俾斯麦侯爵号装甲巡洋舰版画

 建造背景

俾斯麦的鼎鼎大名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普鲁士王国首相,俾斯麦先后带领普鲁士打赢了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被誉为“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能被冠以“俾斯麦”之名的军舰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今天我们介绍的俾斯麦侯爵号装甲巡洋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装甲巡洋舰。

铁血宰相俾斯麦让德国从分裂走向统一,能得到俾斯麦名号的军舰绝非等闲之辈

俾斯麦侯爵号装甲巡洋舰的诞生并非为了对付德国海军的宿敌英国,因为当时英国还不是德国人的第一假想敌,再加上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而德国相较于英国这样的老牌列强还只是一个新生力量,其海军实力相较于英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舰队规模就更无法相提并论了。当时的德国海军上将弗里德里希·冯·霍尔曼并不想建造一支强大到能与英国争夺制海权的舰队,再加上德国海军的发展由于地缘因素困难重重,很容易被困死在港内,所以霍尔曼最初只是想要建设一支以近海防御为主的小舰队,此外还辅助有保护殖民地和通商口岸的巡洋舰队,而俾斯麦侯爵号装甲巡洋舰就是这支巡洋舰队的核心。

正在船台上准备举行下水仪式的俾斯麦侯爵号舰体

舰体设计

俾斯麦侯爵号的设计沿袭自德意志帝国海军的维多利亚·路易丝级防护巡洋舰,并可以视为前者的放大版本。该舰不仅要承担海防任务,更要在远洋执行保卫海上交通线的重任。所以该舰的全长达到125.7米、宽20.4米,排水量高达万吨以上,拥有良好的适航性。该舰的舰体采用横向和纵向钢框架建造,其侧面敷设有7.9英寸的主装甲带。此外在该舰的弹药库,轮机舱等重要舱室外还有3.9英寸的装甲包覆,水平防护则为1.2英寸到两英寸,该舰的前舰桥侧面防护能力达到7.9英寸,后部司令塔的防护为3.9英寸,防护能力相当全面。

正在通过基尔运河(威廉皇帝运河)的俾斯麦侯爵号

 武备设计

武器系统方面,俾斯麦侯爵号搭载有四门240mm40倍口径主炮,分别布置在舰艏和舰艉的双联装炮塔内,该炮塔的侧面装甲达到200毫米,顶部装甲也达到了40mm,该型主炮的最大射程达到18500码,在发射140千克穿甲弹时,其初速达到690米每秒,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主炮还是相当先进的。副炮方面,该舰搭载有12门150毫米40倍径速射炮和10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这种组合主要是为了防范灵活的鱼雷艇。

俾斯麦侯爵号线图,可见其各武器射界和整体布局

除主副炮外,俾斯麦侯爵号装甲巡洋舰还搭载了六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除了舰艉的一具之外,全部设置在水下,左右两舷分别拥有两座鱼雷发射管,舰艏还安装有一座鱼雷发射管,整舰备雷16枚。

动力设计

俾斯麦侯爵号由于需要在外海执行守护海上交通线的任务,所以其要保持较高的航速,该舰的动力系统为三台立式四缸三胀往复式蒸汽机,由四台桑尼克罗夫特锅炉和八台圆筒锅炉提供动力。使得该舰的最大航速达到18节,基本符合作为巡洋舰的要求,三台锅炉分别为三轴三桨提供动力,除蒸汽轮机之外,该舰还搭载有五台发电机,能够在以110伏特电压输出325千瓦特的总电功率。

正在菲律宾马尼拉的俾斯麦侯爵号

 与青岛结缘

要提到俾斯麦侯爵号装甲巡洋舰,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中国城市,山东青岛了。当时德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其工业实力相较于此前有了长足的发展,拥有挑战旧秩序的能力。而德国想挑战的自然是欧洲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英国了,当时的德国占领胶州湾后,除了将这里作为德国在亚洲的重要港口之外,也决心将这里建设成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随着德国的投资和兴建,这里很快从几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海港城市,它就是青岛。

德国在青岛建设的下水道往往受到人们的调侃,但是德国对青岛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现在我们如果到青岛,还能看到随处可见的欧式风格建筑,这些都是当年德国人留下的,其规模和设计精巧让人眼界大开。为何德国人要耗费这么大的精力来建设一个殖民地呢?事实上这正是德国人处心积虑经营的一个“面子工程”,当时的德国刚刚完成一统,为了向世界展示德国的实力和优越性,德国将青岛作为一个展示的窗口,其建造标准对标的都是德国首都柏林,当时的德皇威廉二世下决心要让青岛超越英国的殖民地,并为此划拨了1.74亿金马克,可见其对青岛的重视。

青岛的德国总督官邸,非常豪华

正因如此,青岛在短时间内成为了沿海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当然德国不可能来占领一座城市就是为了建设的,青岛在当时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一方面,它可以作为德国掠夺亚太资源的中转地,由这里启航的船只能够源源不断的将各种资源和货物运回德国。另一方面,德国的海岸线狭小,而且在波罗的海被各国掣肘(看看一战后期德国海军的存在舰队),青岛让德国海军拥有了一个相对更灵活的选择,从这里出发的巡洋舰能够起到破坏海上交通线的任务。

俾斯麦侯爵号的继任者,沙恩霍斯特号装甲巡洋舰确实在一战中起到了游击作用

所以建造完毕后,俾斯麦侯爵号就迅速被派往东亚,并于1900年8月13日抵达青岛服役,一同抵达的还有德国派来增援的海军陆战队。加入德国东亚分舰队后,俾斯麦侯爵号迅速成为该舰队旗舰,维护着德国在亚洲的影响力。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俄国海军将装甲巡洋舰作为主力舰使用,结果惨遭日本海军暴打(事实上装甲巡洋舰最适合的还是执行破交作战任务)。而且随着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的建成,老旧的俾斯麦号逐渐转向二线服役,随后被改造成为鱼雷艇教练船,一战爆发时,该舰已经十分老旧,虽然还作为近海防御军舰使用,但是其舰龄已经十分老化,最终该舰在1916年拆除了所有武装,作为浮动宿舍,并于1918年12月31日退役,1920年在伦茨堡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上巨兽”俾斯麦号的沉没
德意志的野望:二战德国主力舰
真正“永不沉没的战舰”——俾斯麦号
德国一战前的装甲巡洋舰全史
二战德国最强的战列舰,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终结史
二战中用实力说话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