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食家鲁迅:每顿饭前必喝酒,喝一口便停不下来,直到酩酊大醉

鲁迅曾经说:“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在众人眼中,鲁迅一直是一个坚贞不屈的存在。他终其一生批判封建社会的文化礼教,成为民主革命的斗士。他爱憎分明,也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千古名句。

人们或许鲜少了解,一向自律的鲁迅也有着任性的一面。他十分喜欢喝酒,每顿饭之前都必须饮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不仅如此,鲁迅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人们经常称呼他是美食家。

针砭时弊

鲁迅,原名周树人,生于1881年,从小接受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一直是思想解放的典型代表。

1902年,鲁迅一个人踏上了前往日本留学的游轮,年少的他抱着救死扶伤的信念,来到了日本的仙台医院学医。那时候的鲁迅并没有想到,未来的自己竟然真的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

彼时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政府腐败无能,西方的众多国家虎视眈眈,整个社会都处在迷惘与蒙昧的阶段。鲁迅第一次认识到,想要从根本上拯救中国,就要先解放中国人的思想,而宣传者手中的笔就是解放人民思想最直接的方式。

鲁迅将手中的手术刀换成了笔,他开始撰写文章,传播先进的思想,走上了文艺工作的岗位。1909年,鲁迅回到了中国,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方任教。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封建帝制被推翻,鲁迅又先后担任了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位,同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26年,鲁迅来到了厦门大学担任中文系的主任,1927年,鲁迅任职中山大学,同年回到了上海,专心从事写作工作

1936年,鲁迅身患肺结核不幸离世,众人皆痛心不已。安葬的时候,上海民众代表敬献一面白底黑字的旗帜覆于棺上,上面写着“民族魂”。

鲁迅一生都在为民族、思想解放而奔走呼号,正如他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他就是民族的脊梁。鲁迅一生写出的杂文、小说、论文、散文以及翻译作品高达一千万字,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深度剖析

鲁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呢?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停留在他众多的文学作品,作品中的鲁迅正直而坚毅,永远保持初心和对自由的渴望,每当批判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时候,鲁迅总是毫不留情。官方的鲁迅让人敬畏,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又是怎样的存在?

首先,人们常说鲁迅横眉冷对,事实上他也一个平易近人且温和善良的人,然而鲁迅的温和,只对同样温和的人表现,如果遇到触及底线的人或者事情,他绝不退让。

鲁迅曾经通过给出版社投稿来赚取稿费,那时候出版界普遍不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每次结算稿费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将标点符号从报酬中去除。某次鲁迅在投稿之前做了详细的了解,在确认了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之后,他上交的作品便没有一个标点。

编辑在看了来稿之后十分头痛,便以断句难为理由退回了鲁迅的稿件,要求他重新加上标点。鲁迅便回复到:既然一定要加标点,那么标点就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算是字数。出版社十分无奈,只能将鲁迅加上的标点也折算成了稿费。

对于鲁迅来说,写作是他生活的重中之重,因此所有的意外都不能被原谅。晚年的鲁迅来到了上海专心写作,某次鲁迅深夜写作,便听到屋子外面的猫叫,因为叫声过于悲怆,鲁迅的思路经常被打断。他随手拿起手边的香烟罐子,对着猫发射过去。

在厦门大学任教的时候,鲁迅曾经来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并不知道鲁迅的真实身份,而鲁迅向来生活节俭,衣着朴素,看起来一贫如洗。正因如此,理发师认为鲁迅无钱无权,便刻意糊弄。

鲁迅自然知道理发师的真正想法,他却并不动怒,反而在理发结束之后付了一大笔钱,而这笔钱远远超过了他应该支付的数目。不久之后,鲁迅再次来到了同一家理发店,理发师见到熟悉的面孔急忙上前招待,认认真真地帮助鲁迅理头发。

结账的时候,鲁迅的态度却与从前大不相同,他掏出钱一个一个地数,也并没有多给。理发师十分生气,便询问原因,鲁迅只是笑笑:上次您马马虎虎地理发,我就马马虎虎地给钱;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发,我就认认真真地给。鲁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着实高明。

其次,看似严肃的鲁迅,其实十分幽默。作为社会名人,鲁迅总是被邀请前往世界各地参加演讲。人们十分喜欢鲁迅的演讲,他旁征博引,总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更重要的是,鲁迅的演讲十分幽默,总是能够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一次鲁迅前往北京师范大学演讲,题目是《文学与武力》。那时候鲁迅耿直的性格招来了不少人的仇视,社会上关于他的负面评价也不计其数。欣赏他的学生们十分不平,便询问他的真实想法。

鲁迅说到:“有人说我这次来北平是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就要卷土重去了。”鲁迅面对质疑的时候一向如此,行得正也坐得直,外界谣言纷纷,又与他何干。

最后,鲁迅虽然是一个文人,却有着十分聪慧的头脑。鲁迅从小的时候便学习认真,少年时期他因为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一枚奖章,他急忙将奖章卖掉,换来了几本书外加一串红辣椒。

人们不禁十分疑惑,鲁迅拿红辣椒干什么?原来那时候鲁迅的家境十分贫寒,每到冬天便十分寒冷,读书也变得困难。

每当鲁迅瑟瑟发抖的时候,他就会摘下一颗红辣椒咀嚼,直到额头冒汗。鲁迅一直用红辣椒驱寒,多年寒窗苦读,他最终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这也算是最好的回报。

社会环境风起云涌的时候,街头遍布特务。鲁迅身份特殊,总有居心叵测之人暗中监视,事实上鲁迅早就对一切了如指掌,他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也偶尔戏弄特务,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点乐趣。

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散步,不远处就有一个特务一直盯梢,鲁迅假装将他认成乞丐,坦然走过去,将一块银元放在他的手中,同情地说到:买饭吃吧。特务有苦不能言,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咽。

任性恣意

有人曾经说,鲁迅是一个生活自律、工作认真、不苟言笑的人,然而鲁迅生平对两样东西毫无抵抗力,一样是烟酒,另一样便是美食

鲁迅先生喜爱抽烟,这几乎成为人们的共识,朋友们甚至经常称呼他为老烟枪。对于鲁迅来说,吸烟也是一种舒缓压力的方式,与此同时,他也能够在鲜有的悠闲吸烟时光之中重新找到思路。

如果说烟是鲁迅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那么酒就是他不离不弃的老朋友。鲁迅每吃一顿饭一定要喝酒,而他饮酒向来没有节制,喝一口便停不下来,直到最后酩酊大醉。嗜酒如命并不是好事,鲁迅却十分坦然。

从1912年到1936年,鲁迅一直坚持着写日记的习惯,而他也经常将自己喝酒的事情也写进日记里。鲁迅曾经在给妻子的信中写到:

1925年的端午节,鲁迅突然想要喝酒,一个人喝了整整6大杯烧酒,喝完之后依旧不尽兴,又加了五碗葡萄酒。

妻子听完之后后怕不已,如此嗜酒如命,终究对身体损伤极大。而那时候的鲁迅和妻子还没有确立恋爱关系,妻子也没有合适的立场劝告。

同年10月,鲁迅和妻子终于确立了恋爱关系,而许广平对鲁迅的最低要求就是戒烟、戒酒,这着实要鲁迅叫苦不迭,抽烟、喝酒似乎已经融入了鲁迅的骨血之中,又如何能够轻易戒掉?

鲁迅生性直接,在批判别人的时候也不留一丝余地,也正因如此,他在不经意间树敌众多。众人一直找不到抨击鲁迅的突破口,便拿他嗜酒成性这件事情大做文章。有人曾经在报纸上专门刊登了一张漫画,画中是一整坛子绍兴酒,旁观就站着鲁迅。

令人气愤的是,漫画中的鲁迅身材矮小,长相猥琐,明显就是有人故意丑化。鲁迅不急不恼,他嗜酒成性几乎人尽皆知,但这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1912年的时候,鲁迅来到北京任职,在此期间,他又结识了新的朋友,更准确地来说,是一起喝酒的朋友。1921年10月2日,鲁迅日记中记载:周末休息,马幼鱼等人来访,特意送了我一瓶汾酒。

事实上鲁迅初来乍到,总是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然而不久之后,鲁迅就与同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不乏众多的年轻人。外人皆感叹鲁迅的适应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很强,事实上酒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鲁迅喜欢酒,不仅仅只是贪恋其中的味道,更是喜爱它蕴涵的文化。之后鲁迅因为工作的原因离开了北京,依旧与从前的同事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每次他到北京,总会拿上几瓶好酒,与朋友们把酒言欢。光是《鲁迅日记》中就记载了7次他与前同事喝酒的事情,如此足够看出他对酒以及旧人的深厚感情。

除此之外,鲁迅还有一个十分固定的酒友,那便是郁达夫。郁达夫同样也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大文豪,与鲁迅有着众多的共同语言。更重要的是,两个人都是酒中的活神仙。鲁迅与郁达夫是13年的旧友,两个人一同品酒的次数更是无法计算。

《郁达夫日记》中详细记录两个人喝酒的场景:“午后,与老友打了四圈牌,事后,想睡却睡不着,于是就去找鲁迅聊天,他送了我一瓶绍兴老酒,金黄色,有八、九年的光景。改日挑个好日子,弄几盘好菜一起来喝。

鲁迅十分喜欢喝酒,一喝酒便停不下来,然而他本人却并不认为自己的酒瘾很大。鲁迅经常劝告自己的朋友,喝酒伤身,因此不要过量,他对那些喝酒上瘾的人十分痛恨,正如他所说的那样:

其实,我并不是很嗜酒,至于饮酒的害处,我也是深知的。现在也还是不喝酒的时候多,只要没有人特意来劝喝。

晚年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以及妻子的监督,酒几乎成为了鲁迅生命中的过客,而他也一直严于律己,放下了之后便很少想念。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鲁迅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也能够很好地把握度。

现实生活中的鲁迅十分可爱,他是一个喜欢各种美食的人,说是吃货也不为过。鲁迅的私人日记之中用大量的篇幅记录了自己品尝美食的过程,其中光是北京的餐馆鲁迅就足足记录了56家,他还精心写下自己对食物的真实感受,也是一个颇有生活情趣的人。

1918年之后的鲁迅进入了写作的黄金时期,《呐喊》《彷徨》《野草》等横空出世,鲁迅在文坛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身上聚焦的目光也越来越多。

从默默无闻到众人瞩目,鲁迅的初心从未改变,他依旧是那个向往自由与正义的斗士,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鲁迅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而他带给中国社会的巨变流传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此高高在上的鲁迅,却也不免有些小任性,更是颇有生活,鲁迅的一生也向人们展示了最好的生活状态:爱我所爱,行我所行,遵从我心。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引用自头条百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的迷之行为:趴在草地上想分居的妻子,被猪打扰后就和猪搏斗
一败涂地的酒
亲历戒酒感悟九,第六个月
介绍鲁迅作文
​1926年8月。厦门,鲁迅去理发,理发师糊弄两下子就完事
许世友最合拍的酒桌上将,曾喝醉睡老虎窝,还将部队用酒命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