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9家上市银行半年报拆解
userphoto

2023.09.05 湖北

关注

来源:传统借贷vs新型金融 

作者:中泰银行·戴志锋

正文分析

一、中报业绩情况:营收持平、净利润+3.3%;

规模与拨备仍是增长主因

1.1营收情况:同比持平;规模贡献下优势区位城农商行依然亮眼

营收同比增速情况:上市银行上半年累积营收同比持平(1Q23同比+0.6%)。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同比增0.7%、-2.9%、3.8%和1.3%(1Q23同比+1.8%、-3%、+3.8%、+1.8%)。股份行增速低于行业均值,主要是地产及相关产业链正循环链条尚未开启、居民端加杠杆意愿较低,规模扩张速度仍然承压。而上市城商行多处在经济发达地区,息差同比收窄的拖累相对低于国股行,同时区位优势赋予部分上市城商行较高的规模增速,营收增速仍然居四类上市银行最高水平。

营收增速环比变动趋势:行业营收增速边际下行,主要是其他非息收入的边际贡献有所下滑。分板块来看,股份行增速边际回升,同比增速较1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城商行营收增速较一季度持平。大行、农商行分别环比变动-1.1和-0.6个百分点。大行非息收入的正向贡献有所减弱,预计IFRS17的调整基数影响主要在1季度。股份行的息差和手续费边际略改善,支撑起营收增速的边际企稳。城商行和农商行方面,息差的负向贡献有所扩大;大行对公端定价在低位企稳,预计中小银行部分高定价客群边际仍有下降空间。

营收高增长个股:优势区位的城农商行依然亮眼,同比增速超10%的上市银行均为城农商行。城商行中的江苏、成都、长沙、齐鲁以及农商行中的常熟银行实现营收同比两位数的增长。其中江苏银行和齐鲁银行主要是规模和其他非息支撑;成都银行主要由规模高增速支撑;常熟银行主要是规模支撑、同时特色微贷优势下息差有相对优势;长沙银行由规模、息差和手续费共同支撑。从共性来看,上述银行规模对业绩贡献度均达到10%+,规模驱动下的以量补价仍是今年上半年支撑板块高成长的主要逻辑。规模因素由区域经济、主要目标客户成长性以及银行对相关客户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市占率提升)共同决定。

1.2 净利润情况:同比+3.3%;优势区位城农商行受营收和拨备共同支撑

净利润同比增速情况:上市银行整体上半年累积净利润同比+3.3%(1Q23同比+2.3%)。总体来看,行业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主要由拨备释放和税收优惠共同贡献。分版块来看,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同比增长2.6%、2.0%、11.8%和11.8%(1Q23分别同比1.2%、1.5%、12%和11.4%)。资产质量包袱相对较小的上市城商行和农商行维持较高的业绩增速;成本和税收贡献下国股行与城农商行的业绩增速差距也较一季度有所收窄。

净利润同比增速的环比变动趋势:行业利润同比增速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主要由拨备释放和税收优惠贡献。分板块来看,增速边际走高幅度最大的板块为大行,同比增速环比+1.3个百分点,大行业绩同比增速环比改善幅度较大的原因主要是二季度加大了拨备释放力度;印证人行2季度货政报告提及的“银行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其他几个板块中,股份行、农商行和城商行的业绩同比增速分别环比+0.5、+0.3和-0.4个百分点。

净利润高增长个股:集中在优势区位城农商行,营收增长与拨备释放贡献。城商行中的江苏、杭州、成都、苏州以及农商行中的无锡与常熟银行均实现了20%+的业绩增速。具体来看,上述银行均为拥有区位优势的城农商行,优异资产质量为其带来了“拨备释放→业绩高增”的底气和可持续性,而且,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和常熟银行的营收增速也均在10%以上,营收增长与拨备释放共同支撑了其利润的高增速。

二、营业收入拆分:净利息收入同比-1.4%,

净非息同比+4.1%

2.1 净利息收入拆解:同比增速与环比边际变动

2.1.1 同比拆解:净利息收入同比-1.4%,较1Q23回升0.4pct,息差降幅边际收敛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情况:上半年行业净利息收入同比-1.4%。总体来看,行业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同比-1.4%,其中生息资产同比增速12.1%,净息差同比下降23bp(对比1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1.8%,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2.7%,净息差同比下降25bp),规模扩张仍难以完全对冲息差收窄的影响。分板块来看,城商行表现最佳,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同比+3.3%,是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唯一正增长的子板块,具体原因上文已分析过,即上市城商行多处在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息差收窄的拖累相对低于国股行,另一方面区位优势赋予其较高的规模增速;另外三类银行中,农商行(-0.9%)>大行(-1.3%)>股份行(-3.2%)。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的边际变动趋势:行业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主要由息差降幅边际放缓贡献。总体来看,上半年行业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较一季度环比回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生息资产同比增速边际下降了0.6个百分点,而息差的同比下降幅度边际减少2bp,息差降幅边际放缓是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环比提升的主要贡献力量。分板块来看,大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环比提升幅度最大,为0.7个百分点,主要在于大行信贷投放靠前发力的情况下其一季度息差收窄幅度较大,二季度息差降幅相对放缓,带来其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的环比改善。另外几类银行中,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相对一季度分别+0.2、-0.7、-0.7个百分点,股份行的回升同样来源于息差降幅的边际收敛,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息差降幅和生息资产规模增速的边际下降均对其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造成拖累。

净利息收入同比高增长个股:集中在优势区位城农商行。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达到10%+的上市银行有:宁波银行、成都银行、长沙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其中,宁波银行和长沙银行息差同比持平,未形成拖累,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长即可完全转化为净利息收入的增长;成都银行、齐鲁银行和常熟银行依靠较高的规模增速在抵消了息差收窄的影响之后仍然实现了不错的净利息收入增长;青岛银行在去年低基数的情况下1H23息差较1H22提升10bp,成为净利息收入高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净息差同比拆解:行业年化净息差同比下降23bp,较一季度降幅收敛。主要原因在于资产端收益率的同比下行幅度较一季度有所收敛;负债端成本同比上升幅度较一季度基本持平。

从降幅绝对值来看,国股行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城农商行降幅相对较小,分别同比下降26、20、14和18bp。大行的主要拖累在负债端,存款定期化趋势推升大行负债成本上升较快。股份行的主要拖累在资产端,上半年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行13bp。

从边际变动来看,上半年国股行息差同比降幅均较一季度收敛,主要在于负债端成本同比上升幅度较一季度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资产端收益率的同比下行幅度较一季度有所收敛;而城农商行息差同比降幅较一季度扩大,原因在于其负债成本的改善幅度未能抵消其资产收益率的下行幅度。

具体来看,上半年行业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行9bp(1Q23为-11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H23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分别为-6bp、-13bp、-13bp、-24bp(1Q23分别为-8bp、-15bp、-16bp、-27bp)。上半年行业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上行15bp(1Q23为+14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H23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分别为+21bp、+6bp、-3bp、-8bp(1Q23分别为+21bp、+4bp、-6bp、-12bp)。

2.1.2 环比拆解:趋势分析

净利息收入环比情况:行业整体单2季度净利息收入环比+0.3%,规模支撑,息差环比继续下行。总体来看,行业2季度净利息收入环比增长0.3%,生息资产规模环比增长2.4%,净息差环比收窄6bp。分板块来看,大行是唯一实现净利息收入环比提升的子板块,净利息收入环比+1.1%,其中生息资产环比+3%,息差环比-6bp;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规模增长均未能抵消息差收窄,净利息收入环比分别-1.0%、-2.%、-1.8%,其中生息资产环比+1.0%、+3.0%、+0.6%,净息差分别-6bp、-9bp、-9bp。

净利息收入环比高增长个股:同样主要集中在优势区位城农商行。浙商、成都、长沙、青岛、齐鲁、重庆和无锡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环比4%+增速,均为环比量价齐升贡献。

净息差环比拆解: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行和负债端成本率环比上升对息差拖累的贡献基本相当。

①总体来看,行业净息差环比下降6bp,其中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3bp,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上升3bp。

②分板块来看,国股行息差环比下行幅度小于城农商行,大行在信贷靠前发力的情况下1Q息差已有较大幅度下行,二季度相应降幅收窄;股份行二季度规模扩张速度相对较慢,受新增贷款利率下行的影响相对较小,存量贷款重定价已基本在一季度反映,二季度息差降幅也相对不大。

③从资产负债两端来看,国股行和城商行资产端和负债端拖累程度基本相当,农商行主要受资产端拖累。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环比分别-6bp、-6bp、-9bp、-9bp;其中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分别-2bp、-2bp、-4bp、-6bp,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分别+3bp、+3bp、+4bp、+2bp。

资产端收益率拆解:定价下行,结构稳定。

①行业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3bp。农商行环比降幅最大、环比下降6bp,其次为城商行、股份行和大行,分别环比下降4bp、2bp和2bp。

②资产端收益率的下降预计主要由定价因素贡献。存量方面,去年多次调降LPR带来的重定价效应仍在延续;增量方面,在二季度有效信贷需求仍然不足的情况下,新发放贷款利率仍在下行。

③生息资产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结构因素对收益率影响有限。从生息资产结构来看,1H23末与1Q23末相比,上市银行总体贷款占比稳定在58.1%;从贷款内部结构来看,1H23末与1Q23末相比,无论对公、零售和票据的占比变化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

负债端成本拆解:存款定期化趋势继续主导负债成本上行

①行业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上升3bp。城商行环比升幅最大,环比上升4bp。大行、股份行和农商行分别环比上升3bp、3bp和2bp。农商行表现最优的原因在于其客户类型和经营模式决定其过往个人定期存款占比和定期存款利率均较高,与其他银行相比农商行存款利率下行的空间更大,因此存款利率下行对农商行负债成本的改善效应更加明显。

②定价方面,存款利率和主动负债利率或均有所下行。从存款来看,二季度全体银行基本均完成了2022年9月以来的第一轮挂牌利率下调,同时6月份主要银行主动下调部分期限存款挂牌利率并同步下调了内部利率授权上限,开启了第二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从主动负债来看,二季度资金市场利率环比一季度下行,预计银行主动负债利率同样有所下行。

③结构方面,存款定期化趋势继续主导负债成本上行。从计息负债结构来看,二季度上市银行计息负债结构基本稳定,上市银行总体存款、同业负债、发债占比的变化均在0.5个百分点以内。从存款结构来看,二季度由于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均继续承压,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仍然延续,1H23末相比2022年末,上市银行总体个人定期存款占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31.7%,农商行、城商行、股份行和大行个人存款占比分别提升3.0、2.6、2.0和1.6个百分点至57.5%、26.8%、19.3%和35.4%。

2.1.3 净息差未来展望:息差底部基本呈现

板块政策底支持下预计净息差底部基本呈现。近期,政策面已明确当前商业银行的息差与利润水平即是政策底线。2023Q2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的电视会议均从官方角度明确了2020年以来银行单方面让利告一段落。原因在于在资本充足率的限制下,每笔信贷投放除了相应的负债端成本之外,还对应有资本补充成本,只有维持银行的息差和ROE在目前的水平不下降,才能确保其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官方角度已明确2020年以来银行单方面让利告一段落,“让利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后续在资产端收益率企稳之前,负债端继续松绑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看好政策支持下银行息差逐步企稳。

2.2 净非息收入:同比+4.1%,手续费维持稳定,其他非息增速回落

行业整体非息收入增速有所回落、同比增4.1%(VS 1Q23同比增8%),手续费收入继续负增,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回落、同比增21.5%(VS 1Q23同比增45.6%)。二季度行业非息收入、净手续费和净其他非息分别占比营收25%、16%和10%,较一季度-2,-1,+1个百分点。大行非息、手续费和其他非息分别占比营收22%、16%和6%。股份行为32%、18%和14%。城商行为30%、9%和21%。农商行为21%、5%和16%。其中股份行和城商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营收最高,主要都是交易类等的投资收益贡献。城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由于经营区域、客群数量等限制原因,手续费占比不高。

个股上看,交通、招商、兴业、南京、宁波和杭州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营收较高,超35%。其中交通、招商银行是手续费主要贡献,兴业、南京、宁波和杭州银行则是交易类资产等的投资收益贡献。

净手续费增速稳定、同比减少4.3%(VS 1Q23同比减少4.8%)。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同比+0.4%、-10.1%、-18.1%和-6.4%(VS 1Q23同比+1.2%、-13.8%、-20.8%和+14.5%)。由于去年四季度理财和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居民大量赎回理财、基建等配置定期存款,因此理财、基金代销手续费下降较多,而理财以及基金代销的回暖需要居民对市场信心的回暖,需要时间。增速较高的个股有:浙商、长沙、青岛、张家港和紫金银行,增速在同比10%+,主要都是中收体量小基数比较低的城农商行。

净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回落、同比增21.5%(VS 1Q23同比增45.6%)。今年上半年债市走牛,银行主要以投资债券为主,因此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而去年大行一季度由于债转股市值下跌有较大程度的负增(-42.6%),因此在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下今年一季度的其他非息高增被进一步放大,二季度没有这样的一次性特殊因素,因此增速回落。

三、资产质量:整体稳健;

存量不良、逾期处在历史低位;拨备充分

3.1 不良维度:不良率和不良净生成率小幅提升;关注类占比维持下降且处历史低位

不良净生成率:行业不良净生成环比小幅提升,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1H23累积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70%,环比小幅提升10bp,各板块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同比基本稳定。大行不良净生成率上升幅度最低,微升4bp;其次是城商行和股份行,分别环比上升13和25bp;农商行受青农商行以及渝农商行不良净生成边际上升的影响环比增长52bp。

不良率:不良率略微上升,基本处在2014年来历史低位。1H23行业整体不良率为1.28%、环比微升1bp,基本处在2014年来低位。板块来看,大行不良率上升1bp,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率分别下降1、2、3bp。个股方面,边际改善角度:1H23不良率边际改善幅度较大的个股有青农,长沙和厦门 银行,不良率环比下降5bp以上;绝对值角度:1H23成都银行不良率0.72%,为上市银行最优,其次为宁波、常熟、杭州和无锡银行,不良率均在0.8%以下。

关注类占比:1H23关注类占比较年初有所下降,行业未来不良压力有限。1、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行业来看,关注类占比总贷款较年初下降7bp到1.67%,有比较明显的改善。2、分板块来看,1H23农商行和股份行关注类占比下迁力度最大,较年初分别下迁12bp和11bp至1.61%和1.80%;绝对值方面,城商行继续维持最优水平,为1.26%。3、个股来看,1H23较年初下降幅度较大的有青农、浙商和苏农银行,同比降幅25bp+。

3.2 逾期维度:1H23逾期率较年初下降、逾期90天以上占比保持平稳

1、逾期情况:1H23上市银行逾期率总体较年初有所下降。行业整体来看,上市银行逾期率较年初下降5bp至1.26%,达到了历史较优水平。

分板块来看,逾期率较年初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为:城商行、股份行、农商行和大行,较年初分别下降15bp/9bp/4bp/2bp。其中,大行较年初小幅下降2bp至1.08%,绝对值维持板块最优水平;城商行逾期率较年初下降15bp在1.36%,改善幅度较大;股份行较年初下降9bp至1.69%,绝对值维持板块最高水平;农商行较年初小幅下降4bp至1.38%。大行1H23逾期率低于不良率22bp,显示大行不良认定更加严格。个股来看,1H23逾期率较年初改善较多的个股有:贵阳,青农,北京,重庆,较年初改善在40bp以上。

2、逾期90天以上占比总贷款情况:保持平稳。行业整体来看,1H23上市银行逾期90天以上占比总贷款为0.78%,较年初保持稳定

分板块来看,各版块逾期90天以上占比总贷款与年初基本一致。大行保持0.68%,绝对值维持板块最优水平;农商行较年初改善2bp至0.82%,绝对值维持板块次优水平;城商行较年初改善1bp至0.87%;股份行较年初微升1bp至1.04%,绝对值维持板块最高水平。个股来看,1H23较年初改善较多的个股有:中信,无锡,浙商,成都银行,较年初改善5bp以上。

3、不良认定情况:1H23行业整体对逾期的不良认定趋严。逾期占比不良方面:1H23末逾期占比不良98.4%,较年初下降2.1个百分点,不良认定趋严。大行不良认定最为严格,逾期占比不良为83 %。其次是农商行,在115.5%,城商行和股份行分别为128%和134%,国有行、股份行、城农商行分别较年初变化-0.2、-4、-9.5、2.6个点。个股中,贵阳、西安、北京、兴业1H23逾期占不良较年初下降20%+。逾期90天以上占比不良方面:行业逾期90天以上占比不良为61.2%,较年初上升0.9个点,总体保持较低水平。国有行、股份行、城农商行分别较年初变化0.6、2.3、1.9、2.2个点。个股中,无锡、成都、中信银行1H23逾期90天以上占不良较年初下降5%+。

3.3 拨备维度:1H23拨备覆盖率环比+0.9个点至245.4%,安全边际进一步提升

拨备覆盖率:随着资产质量边际优化,行业拨备计提力度边际减弱,1H23拨备覆盖率环比抬升0.9个点至245.4%。分板块来看,农商行拨备覆盖维持最高且环比增幅最大: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43%、227%、325%和362%,环比变化-0.2、+3.1、+1.7和+6.5个百分点。个股来看,拨备覆盖率上升幅度较大的有成都,厦门,齐鲁,重庆,江阴银行,上升幅度均在15%以上。

1H23拨贷比环比略有提升。1H23行业拨贷比3.13%,环比上升2bp。大行、股份行、城农商行分别环比变动+3bp、+3bp、-3bp、-2bp至3.17%、2.87%、3.44%和4.21%。拨贷比绝对值在高位的个股有农行、招行;城商行中的杭州、贵阳和苏州银行;农商行中除了紫金银行以外的银行,拨贷比均在4%以上

拨备有释放利润的空间:随着资产质量改善,行业整体的拨备计提力度并未大幅下降,仍然坚持谨慎原则,风险成本和信用成本均有所上升;随着表外非标处置尾声,对非信贷资产减值计提减少。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行业信用成本0.91%,较年初上升8bp;而风险成本1%,较年初上升4bp。截至1H23,行业风险成本与信用成本差额为9bp,较2022年末缩小4bp(注:风险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期初期末平均贷款余额;信用成本=贷款减值损失/期初期末平均贷款余额)。

3.4 资产质量优异和改善较多个股

1、静态资产质量角度,我们根据1H23多维度资产质量指标分别筛选资产质量优异的个股:筛选不良率、不良净生成率和逾期率处于低位,不良认定严格、逾期纳入不良程度较高,拨备对不良的覆盖程度较高,拨贷比高的个股。基于以上条件,筛选出大行中的邮储、农业银行;城商行中的苏州、杭州、成都、宁波银行;农商行中的无锡、苏农、常熟和张家港行。

2、资产质量改善角度:1H23筛选不良率、不良净生成率和逾期率同比改善较多,不良认定趋严、拨备对不良的覆盖程度提升较多的个股。基于以上条件,筛选出股份行中的兴业、中信、民生、浦发银行;城商行中的贵阳、西安、北京、重庆、青岛;农商行中的青农商行。

四、盈利驱动因子分析:规模与拨备是主要支撑因子

行业业绩增长的驱动因子:规模增长和拨备释放是上半年银行业绩增长的主因。

①对业绩有正向贡献的因子:规模、拨备、其他非息、税收。规模是主要驱动因子,对业绩的正向贡献高达12.2%,2023上半年,在银行普遍靠前发力、大力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情况下,上市银行规模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其次为拨备、其他非息和税收,对业绩的贡献分别为4.4%、1.9%和1.4%。

②对业绩有负向贡献的因子:息差、成本、手续费。息差是主要的拖累因子,对业绩的负向贡献为-13.6%,二季度实体经济恢复动能仍偏弱,贷款需求相对不强的情况下上市银行息差继续承压。净手续费和成本对业绩的负向贡献分别为-0.5%和-2.0%。

边际变化:息差的拖累作用边际减弱。

①对业绩贡献度边际改善:息差、手续费、拨备、税收。息差:一季度在重定价影响和大行信贷投放靠前发力的情况下,1Q23息差下探幅度较大,在此基础上,二季度息差降幅相应收敛,对业绩的拖累作用较一季度减弱,1H23息差对业绩贡献为-13.6%(1Q23为-14.1%)。手续费:随着理财市场的逐渐修复和银行对自身代销产品的摆布,手续费的负向贡献继续减弱,1H23为-0.5%(1Q23为-0.6%)。拨备:稳健的资产质量为上市银行拨备释放带来充足的底气和持续性,1H23拨备对上市银行业绩贡献为4.4%(1Q23为3.2%)。税收:1H23税收对上市银行业绩贡献为1.4%(1Q23为1.2%)。

②对业绩贡献度边际降低:其他非息、成本。1H23其他非息对上市银行业绩贡献为1.9%(1Q23为3.0%);1H23成本对上市银行业绩贡献为-2.0%(1Q23为-1.8%)。

③对业绩贡献度边际持平:规模。二季度上市银行规模保持较高增速,1H23规模对上市银行业绩贡献为12.2%,与1Q23持平。

业绩高增长个股:拥有区位优势的城农商行依然亮眼。城商行中的江苏、杭州、成都、苏州以及农商行中的无锡与常熟银行均实现了20%+的业绩增速。具体来看,上述银行均为拥有区位优势的城农商行,优异资产质量为其带来了“拨备释放→业绩高增”的底气和可持续性。而且,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和常熟银行的营收增速也均在10%以上,江苏银行营收高增速主要由规模和其他非息共同支撑,成都银行主要由规模高增速支撑,常熟银行主要是规模支撑、同时特色微贷优势下息差也有相对优势。

五、其他财务指标分析:业务管理费支出平稳,

分红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

5.1 成本收入比同比上升:收入端增速放缓拖累;费用支出平稳

1H23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5%(vs 1Q23同比增5.2%),增速基本平稳;1H23成本收入比28.2%(vs 1Q23同比增26.8%),同比边际上升,预计收入端增速放缓是主要拖累原因。1、管理费方面: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同比增5.2%、2.7%、12.0%和9.2%(VS 1Q23分别为6.1%、1.3%、11.4%和12.4%),农商行下降幅度最大。2、成本收入比方面: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为28.8%、27.6%、25.7%和31.2%(VS 1Q23分别为26.8%、26.7%、25.4%和31.6%),同比分别变动1.2、1.5、1.9、2.3个点。

5.2 资本情况:受分红影响,核心一级环比下降

受分红影响,行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下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82%,环比下降23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60%、9.55%、9.21%和12.18%,分别环比变动-36、-10、+2和+94bp。板块总体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高,但个股中个别银行有一定的资本压力,如股份行的中信、华夏和浙商银行,城商行的杭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线小于1个点。

风险提示事件:经济下滑超预期。公司经营业绩不及预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行板块业绩稳健的持续性强
平安银行2019年报详细拆解:资负结构持续调整,资产质量夯实
2019年部分银行利率上浮达55%。10万元定存3年,利息竟然这么多?
十万存农商银行利息是多少?
商业银行三季度经营数据全面分析
中国金融去杠杆走到了哪一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