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斑鱼产卵孵化中有多少细节需要注意,超级详细


  • 文/ 中国水产频道 张红整理

9月30日,黄海水产研究所梁友老师应邀做客中国水产频道,在全球水产华人总群(QQ:245296163)与网友坛友们一起交流“石斑鱼产卵孵化过程技术要点及其病害防控”的话题,受到大家热烈欢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在线交流的实用技术和知识点——你绝对值得拥有!



黄海水产研究所梁友老师

一、石斑鱼育苗技术问答交流:

@南海渔医:梁老师从事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研究多年,硕果累累,请问北方鲆鲽类工厂化养殖经验对石斑鱼来说,最值得借鉴的是什么?北方现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石斑鱼现状如何?

梁老师:值得参考借鉴之处,装备工程化,技术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智能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石斑鱼在北方是后起之秀新生事物 现在开展如火如荼。由于水质处理技术日臻完善成熟及水温的可调控性,很多企业纷纷上马养殖石斑鱼等高温品种。

@问: 孵化袋里,孵化鱼卵过程中需要下什么东西比较好呢?

梁老师:孵化袋是指小型孵化网箱吧,孵化鱼卵过程不需要下什么东西,主要是控制好孵化水温和盐度。工厂化育苗水温可以调控,池塘只能顺其自然,盐度都可以人工调节。

@问:孵化袋里打气的大小会影响苗的成活率吗?

梁老师:充气对鱼卵的孵化会有一些影响,若孵化水盐度较低(比重〈1.025),开始充气要大些以免鱼卵下沉。待仔鱼出膜后要调小充气量,否则会伤及消耗仔鱼,仔鱼期耗氧量较低保持微充气就可以。

@问:如何提高受精卵的孵化成活率?

梁老师:首先鱼卵质量至关重要,亲鱼(鱼母)的大小及培育期营养强化程度都直接影响鱼卵的质量,自然产卵或注射激素及鱼卵受精率也间接影响孵化和成活率;其次就是控制好孵化的各项水质理化指标,达到以下最适范围内。

DO≥5mg/L

pH7.8~8.5

NH4+≤0.5mg/L

光照5000~15000Lx

盐度28~36‰

@问:有人往孵化袋里放蛋黄,可行吗

梁老师:这个真不可行!石斑鱼与虾苗不同,虾苗前期吃植物性饵料如各种单胞藻,也食豆浆和蛋黄等代用饵料。石斑鱼习性决定开口就要摄食动物性饵料。池塘育苗通过提前肥水饵料生物丰富,有各种原生动物,小种轮虫及一些甲壳类的幼体。3~4d仔鱼口裂只有60~80μm,工厂化育苗最好投喂SS轮虫(40~50μm),若没有用牡蛎、珍珠贝等双壳类的受精卵及幼体(50~60μm)替代。投饵3d后随着个体口径增大,可以捕食S和L轮虫(70~80μm)。12d后摄食卤虫(丰年虫)无节幼体,20d后喂挠足类(跳蚤)。

@问:鱼苗孵化后,由于苗孵化数量多苗密集,会造成应激反应死苗,老师了解有这样的现象吗?

梁老师:首先要合理控制孵化密度,池塘一般水深1.5 ~2.0m,放卵密度100g(公两)/亩。先采用水面设置小网箱进行孵化(放卵100g/m3),待仔鱼开口摄食前一天(2d鱼花)再移入池塘。在室内育苗池中孵化水深1.0~1.5m,放卵密度3~5g/m3,不间断微充气。孵化水温依种类不同而定,最适盐度30~35‰,孵化时间一般为24~36h。鱼苗有趋光性,局部密度过大会产生缺氧应激而死亡。可以通过微流水和适量充气及控制光照等方法分散聚群鱼苗。

@问:我这是土塘孵化,开口后8天左右都能看到苗,可是后期就没了,是不是到中期需要做点什么,下什么药物控制水?

梁老师:该阶段为仔鱼后期,正是摄食旺盛且动物性饵料粒径转换增大时期,由吃轮虫开始过渡到捕食卤虫(丰年虫)或挠足类(跳蚤)无节幼体,水中饵料不足或水质不好发生病害都可能影响掉苗。因此合理控制饵料密度,通过添换新水或加益生菌来改善水质。

@问:为什么十五天左右小苗会聚群碰壁?

梁老师:15d仔鱼活动能力增强,喜趋光聚群结队游动。若饵料不足会沿池子环游碰壁索食,吃饱后也会活泼好动集群嬉戏。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判断,如果活力正常没有问题。

@海南-石斑鱼-渔民:对于阴雨天气藻相菌相如何控制?

梁老师:藻类属于低等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很多有益菌如光合细菌等也是在光照条件下完成生化反应。阴天下雨则相反,同绿色植物的夜间活动要行呼吸作用,极易造成池水缺氧,

所以阴雨天气要启动增氧设施,保证DO≥5mg/L。

@海南博鳌石斑鱼:如果有幼苗的鱼塘,阴雨天可以开氧机吗?貌似是个矛盾?

梁老师:有条件培育鱼苗的小型池塘理想方式是布散气石,通过鼓风机曝气增氧。若阴连续阴雨天时间较长,气压低鱼苗极易缺氧浮头甚至死亡,就是开水车为下策也要增氧保苗。

@海南博鳌石斑鱼:布气石的分布比例是多少?

梁老师:标准化布散气石的比例0.5~1个/m2

@海南-石斑鱼-陈 :孵化老水好还是新水好?所谓的老水10天后水才会稳定,新水的话进水一两天进鱼卵孵化,但稳定后的老水大型浮游动物就多了,新水又不稳定,跟赌博的性质一样。

梁老师:池塘孵化育苗用老水较好,可直接在水体中培养生物饵料,营养较为全面,能满足不同发育阶段仔稚鱼对适口饵料的需求;工厂化育苗完全依赖人工投喂饵料,要用新水。

@问:目前石斑鱼人工开口饲料的研究进展如何?为什么不能在育苗过程中使用鸡蛋黄?在鱼幼崽收翅阶段应该注意哪种饵料的添加呢?需要补钙么?

梁老师:石斑鱼孵化3~4d开口,仔鱼的口裂只有60~80μm。过去培养的S和L轮虫体长70~80μm,基本不能摄食,只能用有用牡蛎、珍珠贝等双壳类的受精卵及幼体替代(50~60μm)。近年我们从韩国引进规模化培养超微小种(SS40~50μm)轮虫设施装备,已经完全解决石斑鱼开口问题。

石斑鱼与虾苗不同,虾苗前期吃植物性饵料如各种单胞藻,也食豆浆和蛋黄等代用饵料。石斑鱼习性决定开口就要摄食动物性饵料。池塘育苗通过提前肥水饵料生物丰富,有各种原生动物,小种轮虫及一些甲壳类的幼体。3~4d仔鱼口裂只有60~80μm,工厂化育苗最好投喂SS轮虫(40~50μm),若没有用牡蛎、珍珠贝等双壳类的受精卵及幼体(50~60μm)替代。投饵3d后随着个体口径增大,可以捕食S和L轮虫(70~80μm)。12d后摄食卤虫(丰年虫)无节幼体,20d后喂挠足类(跳蚤)。

仔鱼后期20d前后收翅(背鳍棘和腹鳍棘)即变态稚鱼阶段,主要摄食小型甲壳类的无节幼体如小卤虫(丰年虫)或挠足类(跳蚤),不需要专门补钙。但要对这些动物饵料进行营养强化(EPA/DHA)并且消毒后投喂,以增强鱼苗的体质抗病力,同时预防病从口入。

@问:拉网前如何驯化,驯化的目的和意义?

梁老师:在20d左右稚鱼期,通过定时定点固定频率节奏敲击发出声响投喂饵料,培养鱼苗条件反射闻声结队聚群摄食不再怕人。另外不定时随机泼撒拍击池水,甚至下去人沿池边走动,让育苗适应环境变化再拉网就不会产生应激反应造成损伤。。

@湛江-珍珠龙胆鱼苗:在鱼苗开袋前在袋内放饵料效果好,还是在开袋前塘内就接种小型轮虫做开口饵料好?

梁老师:理想做法是先在池塘内提前培养好一定密度的适口轮虫等各种生物饵料,仔鱼开袋入塘后就能自由选择摄食。

@问:通过小球藻和益生菌调控水质,如何掌握益生菌和藻类,虫类的动态平衡?

梁老师:单胞藻30~50万C/ml,益生菌5~10ppm。一般控制水中轮虫密度≥5个/ml,小型甲壳类幼体或挠足类(跳蚤)密度≥1个/ml,如果低于此密度就要人工投喂补充动物饵料。

二、石斑鱼育苗防病技术问题交流

@问:鱼苗黑身了该怎么办?

梁老师:在幼体培育10~20d即仔鱼后期至稚鱼过渡阶段,最令人恐怖惊悚发怵的就是神经坏死病毒,简称NNV,俗称“黑身”或“癫病”,一旦爆发无法治愈,几乎导致全军覆没。其症状个别池先从较大苗开始漂浮水面,眼睛发白身体僵硬;侧翻游动打转,不摄食且很快蔓延全池及所有池子;大批沉底死亡,损失惨不忍睹。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只有预防为主。除选择优质鱼卵外,保持水质清新稳定,池底整洁干净;投喂经营养强化消毒处理过的鲜活动物饵料,合理控制饵料密度及各项水质指标。

@问:育苗十天左右会出现大量死亡,15天左右时突然全军覆灭,是弧菌还是病毒,怎么预防?

梁老师:能造成这样损失一般都是病毒爆发所致,在回答网友第10个问题时已介绍描述。在幼体培育10~20d即仔鱼后期至稚鱼过渡阶段,最令人恐怖惊悚发怵的就是神经坏死病毒,简称NNV,俗称“黑身”或“癫病”,一旦爆发无法治愈,几乎导致全军覆没。其症状个别池先从较大苗开始漂浮水面,眼睛发白身体僵硬;侧翻游动打转,不摄食且很快蔓延全池及所有池子;大批沉底死亡,损失惨不忍睹。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只有预防为主。除选择优质鱼卵外,保持水质清新稳定,池底整洁干净;投喂经营养强化消毒处理过的鲜活动物饵料,合理控制饵料密度及各项水质指标。

@问:工厂化育苗有哪些常见寄生虫病,特别是循环水系统中?

梁老师:在工厂化育苗中常见的寄生虫病有刺激隐核虫(白点病),盾纤毛虫,车轮虫等。

(1)刺激隐核虫(白点病)

鱼苗到成鱼都可感染发病,并发生大批死亡。幼虫主要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组织,引起组织增生形成白色的囊泡。严重感染时,病鱼的皮肤、鳍和鳃上布满白色小点状囊泡。

虫体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影响呼吸。病鱼漂浮水面并不断与其它物体磨擦,表皮糜烂。眼组织处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眼睛发炎、变瞎。

(2)盾纤毛虫

宿主对养殖鱼、虾、蟹、贝类都有感染性(食腐性),寄生在皮肤溃疡处、鳃丝及体内深度组织;虫体大量滋生,组织破坏严重,结构松散,细胞稀疏、体腔中空穴处积聚。


(3)车轮虫

虫体呈现蝶形或钟形,大小40-100μm,有两列平行呈螺旋状的长纤毛。主要寄生在体表、鳍、鳃等处,尤其以鳃更为常见,导致鳃丝充血、直至糜烂、呼吸发生障碍而死亡。其它症状为病鱼体色发暗、粘液增多、发生狂游、摩擦墙壁。在春、秋两季较易发生,常造成幼鱼大量死亡。

@问:怎样防治石斑鱼肠道孢子虫病。

梁老师:若不积极预防,石斑鱼也一样病从口入。首先定时定量投喂优质新鲜消毒后的鲜活饵料,定期分选倒池结合药浴并配制投喂药饵。发病后的鱼若能进食,可用晶体敌百虫按10‰比例拌料投喂。

@问:鱼苗拉上来变红怎么回事?问:拉苗之前先要驯化几天

梁老师:一种可能是应激反应,另外就是有细菌病。拉苗之前最好先要驯化适应几天,一般提前一周至至十天进行驯化。

@问:养殖过程中怎样防治石斑鱼身体畸形?

梁老师:石斑鱼身体畸形主要来自于于先天不足,选择苗种时要加以注意。养殖过程中营养不良,环境不友好受惊吓等对石斑鱼生长发育也有一定影响。首先要选择优质苗种养殖,其次创造环境友好并投喂全价营养丰富饵料。

@问:这两年明波的珍珠龙胆苗种销往福建不少,从养殖户反映看,黑身病比海南苗好很多,请问梁老师,北方繁育苗种中预防NNV有哪些有效措施?

梁老师:选用可追溯的优质亲鱼受精卵,育苗用水经砂滤紫外线严格消毒处理。合理投喂营养强化的鲜活生物饵料,科学化管理不滥用抗生素。通过定量加小球藻和益生菌调控水质,创建生态环境育苗。从而提高鱼卵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苗种健康抗病力强。

@问:盾纤虫病要怎么处理?

梁老师:大众化用甲醛药浴比较多,剂量50~200ppm(1~2h),根据鱼规格大小症状对症下药。

三、育苗池塘肥水及其他问题交流

@山东~学习者~俊俊:施肥用什么最好?

梁老师:各地因地制宜,有用市面上销售的现成产品如肥水膏或肥水王等,也有用鳗鱼粉,各有其特点。若海区水质较肥,最好用前者较理想,反之水质太瘦(清)则用后者效果更好。

@海南石斑,孵化标粗成品:肥水前可不可以打青苔药?

梁老师:节目开始前也见大家热议此问题,一般不打青苔,前期通过加“TN调水王”或施肥等控制池塘中单胞藻的浓度即水色藻相来抑制青苔的生长。另外还有个建议,混养一些草食性杂鱼如蓝子鱼和鲻梭鱼等喜食青苔,一物降一物。

@海南博鳌石斑鱼:蓝子鱼会不会吃掉小鱼苗?

梁老师:尽量放规格一致大小接近的鱼,若差异太大可能会伤及小苗,但鲻梭鱼(乌头)类性情比较温顺一般没有问题。

@问:怎么样可以预防水里有害藻类生长?

梁老师:有害藻类主要指大型杂藻,刚才第2题介绍使用新型研发药物“TN调水王”理化方法抑制(T是“透明度”英文的首写字母,N是“营养”英文的第一个字母),或混养一些草食性杂鱼以生物手段控制。

@问:盐度低的需要放些什么来调水?有淡水养殖石斑的吗?

梁老师:室内水泥池可以通过加海盐或卤水来提高盐度,池塘水体较大加盐成本太高,我们《水产前沿》曾介绍过有少数淡水石斑鱼品种。海水石斑鱼属于广盐性,除育苗外大鱼可以在低盐度海水饲养,但纯淡水养殖不行。

接下来,中国水产频道论坛还安排二次机会给大家与梁老师继续交流:话题分别是石斑鱼育苗标粗过程技术要点及其病害防控、石斑鱼养成期技术要点及其病害防控。请大家锁定中国水产频道,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问题请联系 fishfirst@126.com。如需转载,请按如下格式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斑鱼高位池育苗技术
珍珠龙胆石斑鱼育苗如何破“听天由命”的困局?
【技术干货】石斑鱼室外生态育苗技术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下)
山东莱州:“冷温性石斑鱼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通过验收
大菱鲆苗种繁育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