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孤舟独眠:石涛山水册
userphoto

2024.05.01 甘肃

关注

石涛《自画种松图》

石涛(1630-1724),清初画家。法名原济,一作元济、道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汉族,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明靖江王之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饱览名山大川,工诗文,善书画。所画山水,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画花卉也别有生趣。与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并称画坛“四僧”。

出生于帝王胄裔,国破家亡之痛,感触尤深。但其出家更多只是一种政治姿态,这与渐江的'受性偏孤'不同,石涛性格中充满“动”而身处佛门心向红尘。康熙南巡时,石涛曾两次接驾,主动进京交结达官显贵,企图出人头地,但权贵们仅将其当作一名会画画的和尚,并未与之计较,故而功败垂成。因此其在清高自许与不甘岑寂之间矛盾地渡过了一生,但其巧妙地把这种矛盾发泄到画作之中,使作品纵横排闼、闪转腾挪,充满了动感与张力,这也正是其异于常人的高明之处。

石涛的山水画,早期受梅清的影响,景物奇秀,用笔方折居多,皴法纠结,景色苍浑,人称“细笔石涛”,此后他又以大自然为师,先后游历了黄山、华岳、庐山、天台山、长江、洞庭湖、西湖等名山大川,从取之不尽的大自然中汲取营养,丰富创作。此外他又泛学了诸家笔法,尤其吸收了元代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四大家”,以及明代的沈周、陈洪绶等人的长处,逐渐形成豪放宏博、潇洒狂逸、苍莽奇异的艺术风格而称雄画坛。

谈到他的山水画用笔,曲尽飞涩、徐疾、粗细、干湿之妙,如中锋、侧锋、逆锋、散锋、顺逢、尖笔、秃笔、枯笔、湿笔、破笔、圆笔等都有,但主要有中锋细笔、侧锋粗笔,以及刚性、柔性用笔等。从传世之作看粗笔多勾皴山石,细笔多勾剔芦草、松竹之类,而刚性用笔多见于折带皴,柔性用笔多见于披麻、解索皴。石涛的山水画笔法,如按物象分,又有丛树、山石、房舍、烟云、流水之别。

石涛的山水画,墨色很讲究。用色则朱砂、赭石、花青并施。和墨则湿、干、淡、浓兼有,用浓墨湿笔画梅、竹、荷花等,“野气”十足。

总之,石涛的画,笔法灵活多样,恣肆大胆,构图新奇,意境深邃,体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与此相反,伪作的石涛山水画则运笔轻飘,笔墨粗俗,赋色污浊,间或出现“皮匠刀”丑态,甚至把作假者的用笔习惯带到画中来,从而为鉴定石涛的画提供了许多可靠依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傅抱石
石涛书画鉴定详析
梁江:黄宾虹对20世纪中国画坛的意义
30 幅著名书画大师作品赏析【组图】
国之精粹--名画之山水篇
石涛作品风格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