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末代翰林:我和敦煌的不解之缘

在入陇赴任,亲眼目睹敦煌写经之精妙稀珍,却惨遭散佚四处,为西方斯坦因、伯希和等人所骗盗,多数流失海外后,“末代翰林”许承尧痛作诗云“我业蹉已晚,千百见三四”。

诚然如斯,国宝之流失,对于任何一个有识之士皆无异于锥心之痛,陈寅恪亦言“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许承尧

许承尧(1874 ~ 1946年),曾单名芚,字际唐、芚公、婆娑翰林,室名眠琴别圃、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等,徽州府歙县人。近现代方志学家、诗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前清翰林,曾任甘肃省府秘书长、甘凉道尹、兰州道尹、省政务厅长等职。

许承尧诗文俱佳,尤善书法,黄宾虹曾于致其信中,赞言“法书近益浑古,海上书家已尠”,又“得睹法书屏,华滋浑厚,纯任自然,翁、刘未足拟也,敬佩无似”。在黄宾虹看来,许承尧的书法浑厚古朴,纯任自然,海上书家及者寥寥,即使翁方纲、刘石庵也有所不如。可见许承尧书法之造诣,古味盎然也。

纵如此擅于书道,许承尧对于敦煌写经,也不免惊叹经中之墨迹“隋书立瘦鹤,魏书辔神骥,更溯太和前,神奇诧初睇。唐书稍近今,转侧缚行次。妍媸亦妄凿,舆道倚兹器。

许承尧(前排右一)、黄宾虹(前排中) 合影

许承尧是受甘肃都督兼民政长张广建之聘,而远涉西陲,离乡任职。其曾作诗,云“西来跋涉为何事,褐父泥饮神眈眈。君如竞捷先夺癞,一之为甚二且三。”,或许彼时的敦煌余劫,也是他应允的原因之一。

然不管如何,此后的许承尧与敦煌遗书,可谓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甘肃任职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里,许承尧对于经书,甚是“冥心搜求”,自然也收藏了数量颇多的精品敦煌经书。

现存上海博物馆,有许承尧旧藏敦煌《佛说佛名经》写卷,上有其题跋:“清学部乃遣人辇其经人都,号五千卷,然佳者寥寥,又皆割裂充数。其留于武威、张掖、皋兰者不少,皆精整。

言及敦煌经卷在送至北京学部时,沿途官员曾挑选其中精整之作,私自留下。而许承尧的经卷藏品也多来自于这一时期收购所得。

而且不同于其他官员所收藏之经书,许承尧嗜好古玩,鉴赏水平极高,寻常之物亦难入其眼。这一点,从许承尧早先所收藏的字帖书画,也可窥一二。其曾藏有如米芾、唐寅、文征明、八大山人、石涛等书迹墨宝,旧版书目更是数量逾万,鉴真辨伪之道,连罗振玉也自叹弗如。

许承尧故居

许承尧的经书收藏既精且富,他的室名之一为“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即其将自己多年收藏的敦煌经书中,书写最佳,或有完整年代题记的精品筛选出四十件,藏于经楼,因此得名。这些经卷珍宝经过整理装裱,裹以黄菱缎套,庋藏在小檀木匣中。

而且,据程先甲《游陇丛记》中提及,许承尧与孔少轩这对亲家,曾开“评经大会”,二人所收藏的敦煌遗书,诚巨观也。此“公开评说经书”之举,亦可知其对于写经断代著论也必然有着很深的钻研,否则评经之时宾朋满座却词穷眼拙,岂不贻笑大方。

“搜奇癖古入肝隔,譬生作女喜见男。况复唐人手写字,千年墨色青如岚。六丁雷电收不得,石门掩护严珈蓝。一朝神物见人世,万夫雀跃惊琅函。”可见对于敦煌写经,许承尧爱不释手,视若珍宝神物,而经其旧藏或题识的经书,价值提升颇大,为后人所宝。

北京荣宝2019拍卖,亦幸而征得一件许承尧旧藏并题识敦煌佛宝,品相尤佳,不可多得。

0841 6 世纪 南北朝时期写本 敦煌写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北京荣宝2019秋拍

水墨纸本 手卷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钤印:歙许芚父游陇所得、许承尧印

备注
1.许承尧旧藏
2.本拍品符合国家文物局制定一级文物定级标准

此卷长三米有余,高25.5cm,每行约17字,经文内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四《幻学品》第十一,为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经卷吟首和尾端是民国时期的原装接裱,写经部分则原纸保存,经纸薄如蝉翼,表面平滑结构紧密,染黄并砑光上蜡,拼接接缝处宽窄均匀,工法细致严谨。

0841 6 世纪 南北朝时期写本 敦煌写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局部

北京荣宝2019秋拍

0841 6 世纪 南北朝时期写本 敦煌写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局部

北京荣宝2019秋拍

经卷依乌丝栏直行而书,乌丝栏纤细隐见。

经文则为楷书,以尖锋行笔,横划偏轻,收笔处重按,风流妍妙,跃然于纸。而结体稍紧,略显峻峭,仍可见些许隶意。南北朝时,书法多介于隶、楷之间,为过渡阶段。此卷书风,可窥应是南北朝晚期之作,可谓上承魏晋下启隋唐。

0841 6 世纪 南北朝时期写本 敦煌写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京荣宝2019秋拍

事实上,南朝经卷书法结体多偏平正,细腻且流畅,而北朝早期直袭汉隶,之后拙厚渐少,行笔则更为潇洒迅疾。不过,盖因南北朝墨迹传世鲜少,直至敦煌写经发现后,其书法发展之脉络才得以窥见。

此卷南北朝《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对比同时代书迹,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其起笔与收笔之势,与龙门造像碑刻有意态相通之处,亦有《三国志·步骘传》风韵。

而对比南朝(梁)《大盘涅槃经卷第十一》(《中国法书全集·魏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 p295)的敦煌写经,也可知其书法风格之飘逸俊秀以及结构等,几乎一致。

左:北京荣宝拍品,右:南朝《大盘涅槃经卷第十一》

左:北京荣宝拍品,右:南朝《大盘涅槃经卷第十一》

左:北京荣宝拍品,右:南朝《大盘涅槃经卷第十一》

左:北京荣宝拍品,右:南朝《大盘涅槃经卷第十一》

两者结体略向右上取势,侧锋为主,点画细腻丰富,如“有”、“智”、“佛”等字,整体风格几乎一致。

南朝(梁)《大盘涅槃经卷第十一》卷后年款“天监五年七月廿五日”,时公元506年,而隋朝建立时为581年,可见,类似于上述二者风格的卷子,书法风格当属稍晚时候形成的,隶书笔意犹在,但结构趋向端庄规整一路,笔画也明显精炼了许多。

南朝(梁)《大盘涅槃经卷第十一》卷后年款

再对比初唐四家之一的欧阳询楷书,荣宝拍品敦煌经卷,波挑更大,笔意虽稍弱于欧体行笔之严谨与森严法度,笔意却也倜傥不羁。

左:北京荣宝拍品,右边:欧阳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左:北京荣宝拍品,右边:欧阳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如“是”、“菩提”等字体对比,拍品用笔洒脱,是字“日”部左右两竖超出短横,捺画平滑流畅,有八分隶书“一波三磔”之运笔轨迹;欧阳询《心经》中的是结字端正方严,笔画一丝不苟,是字“日”部规规正正,不越规矩半步,捺画倾斜角度较大,捺脚舒展挺拔。

所以,南北朝书法从早期袭承汉隶,中晚期又介于隶楷,及至北周楷书逐渐普及,结体方正,已初具面貌,而后隋唐楷书结字严谨,笔画规整,法度愈严,蔚为风尚。

拍品卷后,许承尧题跋“隋人书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无题识,以楮质书法证知为隋,书渐端整已开唐风,惟其神味渊懿终非唐人所能到,则时代限之也,又唐纸俱硬黄,无此等薄纸。歙许承尧记”。

0841 6 世纪 南北朝时期写本 敦煌写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题跋

京荣宝2019秋拍

卷首有钤印“歙许芚父游陇所得”

0841 6 世纪 南北朝时期写本 敦煌写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钤印

京荣宝2019秋拍

许承尧从书风及纸张断代为“隋朝”,而依书迹对比,或应为南北朝较晚时期的敦煌写本。南北朝时期,前后不及二百年。其中北朝分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朝则是宋、齐、梁、陈四朝,又因各自为政,南北分野,连年战乱等,法帖书迹,不见流传。

南北朝并立形势图

南北朝时,政权篡弑频仍,民不聊生。尤其是魏晋“独尊儒术”破除后,宗教思想可谓多元,如五斗米道、佛教、玄学等都得到发展。

而佛教有“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之说,统治者为缓和矛盾,不断提倡支持,大兴佛事,如梁武帝曾有四次舍身寺院,而后朝廷重金赎回。百姓为寻找寄托,亦纷纷开始信仰。杜牧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知其时佛教之盛。

兴建的佛教壁画、石窟亦是众多,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精美传神。

巩义石窟寺《帝后礼佛图》

而此敦煌遗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书法品相俱佳,可补齐不足,相较于唐人写经,书写风格更为灵活生动,变化丰富。此外,佛经殊胜,亦为至宝也。

许承尧晚年时,鬻卖了不少收藏以作游京沪之资,其中部分经叶恭绰介绍,卖给中村不折,后为山本悌二郎所得。其过世后,家藏又被释出或捐献给安徽省博物馆,流散四处。

今秋,此敦煌遗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重现拍场,尤是令人唏嘘。如其所言:“余游陇时,斥资收贮,数岁顿尽,今于西陲求片楮不可得矣。”可知其时敦煌遗书已然难得,今则更是鲜见。

诚可宝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敦煌写经 英藏S183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七
【高清资料】敦煌写经书法选(十三)维摩诘所说经卷上
光赞摩诃般若波罗蜜空行第二(光赞经卷二、34叶)
敦煌写经《摩诃衍经卷第八十八》
敦煌寫經0569光贊摩訶般若波罗蜜摩訶薩品第十一卷第五
敦煌小楷书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