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之谦边款,看原石更精彩!
赵之谦,为六百年来抚印者开一门户的篆刻大家,
不仅仅是印面,就连着边款,也有很多过人之处:
有单刀,有双刀;有阴文,有阳文;有画面,有文字;
各种穿插,各种组合,将刀之利、笔之意、墨之趣,
融汇贯通在整个边款中,气息是和谐的,气势是磅礴的。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用12方赵之谦印作高清图,看懂他的边款特点。
一 边款形式与表现手法多样

赵之谦的边款在形式、章法、字体等各个方面,面貌都非常之丰富:有单双刀同在的,有阴阳文结合的,有图款相融的,有异体相配的,有简洁明快的,也有字体特殊的。这些多种多样的形式、手法构成了赵之谦篆刻绚丽多姿的艺术风貌,也为后人留下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向。

“鹤庐”一印,边款篆书与楷书相结合,刀法上单双刀并用,在原石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赵之谦在边款中,还用到了少量的隶书,如下面这方“结习未尽”:


更值得一提的是赵之谦对阳文边款的运用,如这方“餐经养年”


阴文与阳文结合,画面与文字相配,也是赵之谦边款的特色之一。

这方“仁和魏锡曾稼孙之印”,“悲盦为稼孙制”为魏碑字体的阳款,“走马角抵戏形”“崇山少室石阙汉画像之一”又为隶书字体的阴款,还有仿作汉画像的阳图一幅,典型的阴阳、文图相辅相成,和谐圆满。

这方“绩溪胡澍荄父·同孟子四月二日生”两面印同理。阳文刻龙,阴文刻“崇山少室石阙汉画象龙”篆书款,“荄甫属刻两面印,谦”魏碑楷书款,严谨中又显得情趣盎然。

二 印面与边款内容形式紧密结合



赵之谦在印款的处理中,还非常注重边款与印面的和谐,边款形式、内容与印面形式互为补充,体现出了赵之谦的艺术追求与艺术造诣。

“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家”“各见十种一切宝香众眇华楼阁云”双面印,一朱一白,印面斑驳残缺,边款则以画款互配,异体相融的总体风格,尤其“石屋”二字与白文印、边款画与朱文印的形式互相弥补,可谓浑然一体。

“石阙生口中”亦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印面框粗文细,而边款则聚集中间,四周留出大块空白;印面的内容是以简短文字说明深刻寓意,边款亦在内容上简洁干练,互相映衬。

三 刀情、笔意和墨趣的结合


通俗地说,边款就是拿篆刻刀在石头边上写书法,因而,一枚成功的边款就必须将刀、笔、墨三者自然而巧妙地串联在一起,使刀的锋利、笔的动势、墨的韵味都在一枚边款上得到表现。赵之谦在这方面表现极佳。

“绩溪胡澍川沙沈树镛仁和魏锡曾会稽赵之谦同时审定印”的”边款“同治二年……遂用之”每个字方硬的棱角很多,体现出刀法的爽利硬挺;每个笔画的轻重提按,顿挫鲜明,体现出书法的内涵;而笔画被刀残破之处,造成两笔粘连,又似乎体现出了墨的情趣。

“陆怀庐主”的边款“同治二年十二月,悲庵学完白”,用刀以横的拉势为主,自然生成轻重提按,将毛笔书写的爽利自然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兴刘铨福家世守印”的边款“子重先生嗜古好佛,与予若有夙契,家富收藏,洎君两世,守之弗失,承先启后,甚足敬也。刻此以坿金石之末。癸亥八月,悲盦。”刀法轻灵,犹如小鱼在池中跳跃,边款宛若黑夜中繁星点点,如宣纸上留下的点点墨趣。

此边款以双刀刻成,使整幅边款书法方圆兼备,轻巧异常,仿佛一篇刻工极佳的墓志铭书法。 

四 款面全局气势贯通、力感磅礴


 一方印章的边款就好比一幅书法,一幅好的书法不仅字字如珠玑,且上下左右气势贯通,浑然一体。赵之谦的边款便具备了这样的特点。由于边款刻于石上,更增加了字的力度,所以在边款全局贯通的基础上,更增加了磅礴的气势。

“湖澍之印”的边款“印不....”款分五面,要做到五面款的气势连绵比之一面单款更难。然而,赵之谦将四面处理得浑然一体,面虽断而气不断,甚至与周边的残破也互相呼应,更增添其古拙的力感。

“定光佛再世坠落娑媻世界凡夫”的边款“《说文》无堕。乃隓之篆文,隓训败城阜,义亦不近。案队下,云从高队也。堕队声近,因耤之。”款,字字稳如泰山,笔笔见其锋芒,虽然每个字从表面上看互不关联,但是每个字中笔画之间所折射出的张力却将整个石面连成一一片,密不可分。

赵之谦,
追求“有笔有墨,有刀有石”,
“书从印入”,又于“印外求印”,
刀法兼融,章法多样,
开启了后世印学的无限可能
……

本期原石照片,均选自即将出版的《海派篆刻家代表系列作品集——赵之谦》,特此感谢!

来源 |图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昌硕边款刀法的继承,学习浙派皖派,学习赵之谦与钱耐青
“署款”参考——看别人家的署款怎么吸人眼球
篆刻的款识
篆刻技法:边款
石头、木头、竹子、葫芦等上面刻字、刻画、刻边款、刻印章教程大全,这期文章可谓囊括了篆刻、砚铭、竹雕、葫芦画、石艺的各种技巧!
细读《篆刻学》:篆刻的“款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