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末梢神经
userphoto

2012.05.13

关注
末梢神经 :mò shāo shén jīnɡ
  也称“神经末梢”
  周围神经的纤维终未部分终止于其他组织中所形成的特有结构,称为神经末梢(nerve ending)。按其功能,神经末梢可分为两类:即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

  感觉(传入)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未部分与其他组织结构共同形成的特定结构,称为感受器(receptor)。它能感受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感觉神经末梢按其结构又可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有被囊感觉神经末梢。

游离神经末梢

  1.游离神经末撤(free nerve ending)此种末梢广泛分布于表皮、角膜、浆膜、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结构较简单。周围突在接近终末端处髓鞘消失,其裸露细支又反复分支,游离分散跨上皮细胞或结缔组织中,能感受疼痛和冷热的刺激。

有被囊感觉神经末梢

  2.有被囊感觉神经末梢(encapsulate nerve endig)此种感觉神经末梢形式繁多,大小不一,但在神经末梢外面均包有结缔组织被囊,常见的有:
  (1)触觉小体(tactile corpuscle):又称梅氏小体(Meissner corpuscle),分布在皮肤的真皮乳头内,以手指掌面和足趾底面最多。小体呈椭圆形,直径约30~100μm,周围有结缔组织形成被囊,内有许多横列的扁平触觉细胞。有髓神经纤维在被囊处失去髓鞘穿入被囊内,分支盘绕。主要功能是感受触觉。
  (2)环层小体(lamellar corpuscle):又称潘申尼小体(Pacinian corpuscle),此种小体分布广泛,多见于真皮深层、皮下组织、肠系膜和胰腺的结缔组织中。小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其直径约为0.5~3mm。小体的被囊是由扁平的结缔组织细胞和纤维形成的同心圆板层,板层间充满胶样物质。小体的中轴为一均质性的圆柱,称内棍(inner bulb)神经纤维失去髓鞘后进入内棍,主要是感受压力、振动和张力觉等。
  (3)肌梭(muscle spindle):广泛分布于全身骨骼肌中的细长梭形小体,长约2~5mm,表面有结缔组织被囊,其内含有3~10条较细的骨骼肌纤维,称梭内肌纤维(intrafusal muscle fiber)。有两种感觉神经纤维进入肌梭:一种感觉神经纤维是粗的有髓神经纤维,人肌梭前失去髓鞘,在肌梭中段进入肌梭内,反复分支,呈环状或螺旋状包绕在梭内肌中段含核部分;另一种是细的有髓神经纤维,失去髓鞘后呈花枝状,分布在上述神经末梢的两端。此外,肌梭内还有一种细的运动神经纤维,它来自脊髓前角的小型神经元(γ神经元),其末端形成运动终板,分布于梭内肌纤维的两端。肌梭位于肌纤维束之间,当肌肉收缩或伸张时梭内肌纤维被牵强,从而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动,传向中枢而产生感觉,故肌梭是感觉肌肉的运动和肢体位置变化的本体感受器。肌腱中的腱梭(tendon spindle)与肌梭结构相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末梢
人体解剖学—细胞(2)
人体基本组织
神经组织学习内容
了解拉伸背后的原来——解读肌梭与高尔基肌腱——从此读懂拉伸
基本组织—神经组织知识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