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心的智慧》体悟(18)

46、觉悟本心的真正本性产生智慧,这一智慧立即会摧毁具有“我”和“我的”特征的无明,就如正确的信息清除了方向上的错误观念一样。

我们这段时间一直分享的都是《本心的智慧》,那么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本心的智慧?觉悟本心的真正本性产生智慧,也就是说所谓本心的智慧,其实就是我们的自性本心,觉悟到了自性本心自身的本性、自身的真相。当自性本心的真性、真相,在我们的心中产生了一种确定无疑的体证、体验的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生命以及对这个世界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站在自性本心的角度去看待所有的一切,就会产生一种智慧的眼光。这种智慧立即会摧毁具有“我”和“我的”特征的无明

所谓觉悟,其实就是觉悟到【我】的空性。佛经中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种智慧教导的核心,是引导我们通过深入的观照,看清内心深处最执着的那个【我】,是无常的,是无我的。这即是修行和觉悟的核心。

为什么对于【我】之空性的觉悟会是整个修行的核心?因为不管我们是把世界执着为真实,还是把身体执着为真实,还是把各种现象、各种概念执着为真实,这里面都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基于【我】而构成的。一旦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心中体悟到,所谓的“我”并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真实、永恒不变的我,当了悟到这一点的时候,就会发现,连我们最执着的自己,感觉最为真实的自己,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都是一种在因缘中变化的现象,更何况其它。

各种不同的因缘条件促成了我们的生命,在当前这样一个时刻,以这样一种特有的方式而存在、而呈现,它是基于不同的因缘而形成的。当因缘改变了,我们的生命就会改变。

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当我们深入地去观照自己的生命,将自己生命深处对于自我的执着、自我的真实感、自我永恒不变的这种攀缘和执着打破的时候,那么所有建立在【我】这个核心基础上的东西,你都能够很容易看清它的真相和真性是什么。因为它的坚固性绝对没有【我】更为坚固,因为我们对自我的执着是整个生命中最坚固的执着,而对其它所有现象的执着,比如房子、车子、金钱、财富、地位、名誉、爱情、亲情等等,这些都是叠加在【我】之上的。

也可以这样说,即使你能够通过对因缘的观察,清晰的理解了各种现象的无常性、无我性,但只要你还没有破除掉自己生命深处对自我的执着的时候,那么就不会产生真正的智慧。或者说你所产生的那种智慧,它是很浅表的,无法深入到你生命的深处。所以在这一节,商羯罗直接了当地提出:觉悟本心的真正本性产生智慧,而不是对外在其它任何一种现象的认识产生智慧。

那么是不是就不需要去观察身心内外一切现象的无常无我了呢?不是这样的,虽然觉悟本心的真正本性是产生智慧的核心,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本心智慧的人,它需要有一些切入点和过度的桥梁:通过观察外在现象的因缘生灭性,然后一层一层的深入观察和体悟身心内外一切现象的空性——观察和体悟世界的无常与空性,观察和体悟身体的无常与空性,观察和体悟念头的无常与空性,观察和体悟情绪的无常与空性......最终一步一步来到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我】,观察和体悟【我】的无常与空性,从而彻底打破对【我】的执着。

其实这个【我】就像一个洋葱一样,看似非常坚实,但是当你一层一层地剥开时,最后发现什么也不会剩下。对于我和非我的分别、执着,以及对所有属于我的、不属于我的分别和执着,即是导致一切痛苦烦恼的根源,在传统修行中称之为无明。而当我们认清自我的真性其实是无常、无我、空性的时候,无明自然就破除了,就如正确的信息清除了方向上的错误观念一样比如说你要到北京去,然后却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向,这样的话,你走得越久,就错得越远。但你自己却不知道方向错了,你认为自己是朝着北京走的,但其实你是在朝着其他方向走。只有当你获得了正确的信息,矫正了错误,比如说打开了电子地图导航,将北京设为目的地,规划出最优路线,然后跟着导航走,才能最终达到北京。

47、透过智慧之眼,达到完全觉悟的瑜伽士,看到整个宇宙在他自己的本心之中,并把一切都视为本心,别无其他。

对于本心的智慧,包括佛教的智慧,其智慧的核心,觉悟的核心,其实很难用我们平常去理解各种现象、理解各种事物的逻辑思维去理解它。透过智慧之眼达到完全觉悟的瑜伽士,看到整个宇宙在他自己的本心之中,并把一切视为本心,别无其他。当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我们很难去相信,所有我们感知到的一切,是在自己的本心之中,是映在自己本心之中的光影,是本心觉性作用的显现。如果我们总是用逻辑思维,想通过大脑的思考想明白这个问题,是永远都想不明白的。

那么如何才能体悟到这一点呢?其实途径就在于了悟到自心的真性。因为当你了悟到自心的真性时,就能了悟到一切现象的真性。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的生命处在一个非常奇妙的状态里,这个状态就是,你自己的生命,此时此刻的当下,它正映现在本心之中,别无其他。

而这一点,你需要在深度的静定中,在与整个世界达到一种无二无别、完全融为一体的状态时,才能体悟的到。如果你从来没有进入过一种非常深的静定的状态,没有这样一种身心内外所有的一切完全融为一体的状态,没有真切地体验过这种状态中没有自己也没有其他,没有内外也没有边际,没有生灭也没有来去的这样一种体验的话,那么你就很难体悟到本心的空性,以及一切都是本心的显现。

所以,对于自性本心其真正本性的体悟,是所有一切修行的核心。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在念佛修行过程中,如果能够一边念佛一边去体悟自心的空性与觉性的话,那么修行进步的速度,就会比仅仅只是念佛要快得多。

所以说一定要念佛观心、观心念佛。在念佛的当下去观照自己的心,去体悟自己的心,体悟心中佛号之念的生灭变化和缘生缘灭之性,体悟所有的念头都是因缘变化所产生的现象,看似鲜活真实,其实变化无常、了无实质,而能够照见念头生灭的心之本体,那个能生念的心体、能觉照的觉性,却一直在这里,从来没有改变过。

如果你想要找到这能念之心、能觉之性的具体所在,你会发现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它。找不到它的实体在什么地方,找不到它的实质在什么地方,找不到它具体在哪里。但它就是这样,我在这里说,也是基于能觉之性;大家在这里听,同样是基于能觉之性。它一直在这里,一直在当下,从未离开过。它不是任何一种因缘生灭变化中的现象,而所有一切生灭变化的现象却是这个能觉之性功能作用的展现。我们生命中能够感知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由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感官所感知到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由这些因素构成的。而这些因素全都是自性本心之能觉之性在不同因缘条件下的功能作用的展现。然后我们沿着这样的方向不断深入地反向向内去观照、去体悟。当这种体悟达到一定的深度,静定力和观照力都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就会来到一个临界点上。在这样一个临界点上,我们对于自心真相和真性的体悟就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你突然发现,我们一直所执着的【我】,仅仅是一个执着,仅仅是一个念头,它就像水面上生起的一道波纹、一个浪花。虽然这个波纹、浪花的现象在这里,但是却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波纹,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浪花。而对于生命的海洋,它并没有所谓的【我】......那个时候你就能体悟到,所有一切生命其实都是觉性的展现,所有一切现象都是映现在觉性中的现象。而所有不同的生命,其各种不同的心,都是各种不同的执着。除了这种不同的执着之外,没有任何不同的本质。

那时你就的确能够体悟到,一切都是本心,一切都是映在本心之中的现象,一切都是本心觉性作用的展现。

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一样,虽然有着无数种的变化,但这种种变化都没有任何的实质。我们经历过的所有一切皆如梦如幻。所谓如梦如幻,并不是否定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其不存在,而是指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它就像梦幻一样,你终究不可能留住它,它终究是变化的,终究是什么也抓不住、什么也留不住的。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所有一切,就像河流从雪山奔涌而下一路不断地向东奔流最终流入海洋一样,在这样一个生命之河里,你想留住任何一种东西,都是一种与所有一切事物以及生命的真性、真相相违背的,违反了生命最本质的规律,必然会造成痛苦和烦恼。而当我们看清所有这一切的时候,就可以放下对过去的执着,对未来的执着,对所有一切现象的执着,而时时刻刻回到当下,活在当下,安住在当下。

其实,生命只有当下,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我们的生命看似处在时间之中,有昨天、有今天、有明天,但其实是念头之流、现象之流,流过我们的心,流过我们永远处在当下的心——我们的心就像从来没有动过的银幕一样,是银幕上映现出的不断变化的光影造成了时间的错觉。

所以,不是我们的生命生活在时间之中,而是时间在我们的生命中变幻着。其实真正的真相是,时间从来就不曾存在过。当我们深入地体悟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能够体悟到我们的本心,它永远在当下,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包括所说的现在,也是离于时间相的现在,是既如如不动又鲜活变化的现在。如果你能够从这一点上去契入,也同样能够体悟到自心的真相

当我们能够安住在这样一种对自心真性的了悟之中,而不被任何一种现象所迷惑的时候,那么这种对于自性本心的觉悟与安住,本身就是智慧,就是光明,就是觉醒。

当我们对自性本心的体悟、安住,形成一种非常深的定力时,我们的心再也不会离开对于自心空性的了悟,再也不会离开对所有一切现象都是映现在本心之中的现象之了悟,当这种了悟的力量坚如磐石、烈如阳光,那么不管生命中发生任何变故,即使人们所说的死亡来临,这种智慧和定力,都不会被死亡的幻相所改变的时候,这时所谓的死亡,就成了飘过我们眼前的风景。那时就实现了真正的超越,对生死轮回的超越,获得了真正的、无上的自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什么是佛?
“情如白驹过隙”:林清玄这15句话,看透爱情、人生与死亡
坛经二1697
觉悟的人生从此与道相通......
刘战魁谈生命的真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