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央美才女,画了一张素描石膏像,至今无人超越,画作常被拍到千万以上,人生要开挂了~
userphoto

2021.02.17

关注

一张《大卫》素描习作

成功刊登上全国高校美术教材的封面

被公认为“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卫像”。

34年了,至今无人超越

▲喻 红 《大卫》 纸本铅笔 100cm×74cm 1984年

其实在喻红之前

徐冰的《大卫》

是当时央美学生争相学习的典范

徐冰《大卫》

许多人认为徐冰的《大卫》无人再超越经典但是,不久之后,年仅18岁的喻红就凭借她的《大卫》超越了前人34年了,无人能再出。

喻红《大卫》局部图

再看完整版的

看完局部图,真的不能淡定了

这幅经典之作,让多少人魂牵梦萦,刚上大一的她,,花了四个星期完成了这幅《大卫》。喻红是谁?喏,就是她。

1966年出生,1980年进入中央美院附中,1988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读硕士研究生班,现任教于中央美院油画系,86年第一次参加全国美展,32年群展不停,大一时的素描作品《大卫》至今难以超越,美术功底无人质疑。

艺术家喻红

喻红,被称为中国当代画坛的“大姐大”,她的爱人,同是中国知名当代艺术家的刘小东也说她是女超人,喻红却说,自己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教教书,画点画。但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单纯的人,陈丹青评价说,她是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榜单上绕不开的“英雌”。

对喻红来说,性别只是一个策略,她用纯正的苏联现实主义手法,沉浸于描画细腻的叙事氛围中。无论如何,喻红,都是中国当代艺术里绕不过的一颗明星。

1974年,8岁在北京市少年宫开始学画

愈来愈红的预言

喻红的名字是姥姥起的,意思是希望她能越来越红,结果这个名字像一个预言,慢慢地实现了。

紫色的肖像 布面油画 1989

1966年,喻红出生在一个绘画家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母亲,打她一出生,就在想着如何培养她。1974年,喻红在北京市少年宫开始学画画,那时常有人问喻红,长大想干什么?她说,画家。

红绿相间的肖像 布面油画 1989

1988年,喻红从央美毕业并留校任教,两年后,1990年,她就举办了个人画展,1991年,喻红参加了“新生代艺术展”,她的名字开始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传播开来。

于是,顺理成章的,1993年,喻红作为受邀的14位中国艺术家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参加了“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这是中国艺术家第一次参展,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真正的登台亮相,具有划时代的非凡意义,而那一年,喻红年仅27岁。

繁衍 布面油彩 1999

目击自己和世界的成长

除了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3年还有一件大事:喻红和刘小东在纽约举行了婚礼。

1994年,女儿出生了,为了照顾她,喻红损失了四五年的时间没有画画,她坦承,孩子的到来对男性的影响远没有女性大,这四年里,喻红一直在适应生活里的改变,也一直在思考创作上新的可能,因为她再也不能按照画少女的状态创作了。

1993年,27岁和刘小东在纽约结婚

丈夫刘小东也是著名画家,夫妻画作双双拍到千万以上。她的人生真的就像开了挂,将多余的波折都化为情绪注入了作品。

在男人眼里,喻红漂亮、有才、贤淑,确实堪称完美,她是个完美的妻子、母亲,重要的还是一个艺术家。

《天梯》布面丙烯,5联,600×600 cm

《天井》,2011年

作品讲究造型、构图、颜色搭配

每一张画都充满故事感

《天择》,2011年

作品画得慢而精细,空间的写实刻画的深入,思路的明确,呈现了喻红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特有的内心意象,责任感和认知态度。

《唾手可及》,2016,布面丙烯,150×140 cm

《金属的声音》,2016,布面丙烯,200×200 cm

《判断》,2016,布面丙烯,76×97 cm

游园惊梦 布面丙烯 2015

游园惊梦 布面丙烯 2015

游园惊梦(局部)

喻红自画像

1999年,喻红着手创作她的代表作《目击成长》系列,记录自己和女儿两代人的成长历程。

1994年8月12日,28岁生下女儿刘娃

她从自己的儿童时期画起,将画和同一年的新闻图片并置在一起,画到女儿出生那一年,就开始画女儿的成长,“通过个人的线索再现一个社会的变化”,喻红这样评价。

1995年刘娃一岁

《目击成长》取材她和小女儿作为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孩子就像艺术家面前的白纸。作画前几乎不可能知道最终的结果,父母也不可能决定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喻红通过绘画方式,讨论成长的问题。

这个系列如今已经画了40多幅,严格按照当初的计划,每年一组,是喻红最具自传性的作品,并且永不对外销售,可见它的弥足珍贵。

2005年39岁和全家人在三

喻红不算是那种热心的画家更不是那种追求形式、制造效果的艺术家,她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在学校有课就去上,没课就待在画室画画。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做一个全职艺术家?

“我不喜欢做全职艺术家,我喜欢的就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以自由地愿意画就画,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每天创造一点新东西,每天收获一点点......”

《红绿相间的肖像》,2011年

喻红表示:走美术这条路,首先还是要喜欢,如果不喜欢,再怎么画、怎么坚持,一样还会转行,直到找到自己喜欢为止.......

《父与子》,2011年

《风起云涌》,2015

布面丙烯,140×150 cm

喻红创作素描之路

您能否回忆一下当时画这幅《大卫》时的前后过程?

“大学时期,我只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因为每个美院的学生都要画大卫,都是基本的要求,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这只是对于石膏像的观察和体会。”

您认为为什么很多画家都要画大卫,而且把它作为画素描的一个经典呢?

“这可能跟这个学院体系有关系,这个学院的训练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要画石膏,画大的头像。画大卫,大卫可能一个是经典,首先它是米开朗基罗的一个经典的作品,另外一个就是它非常复杂,所以这是锻炼控制力或驾驭画面能力的比较好的一个机会。”

“ 另外,我尽量想去接近文艺复兴的一种精神状态 ”

版权说明:源于网络,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央美才女一张素描, 至今难超越
大卫石膏像素描精选!
精选20幅大卫石膏像素描作品
学素描,你一定不能错过的石膏像写生 | 大卫石膏像素描精选
为何“我家孩子也会画”的作品,总是能卖天价?
毕业,迷茫!艺术大师也迷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