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什么,意义何在?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什么,意义何在?

——答书画家章航凯先生问

2017年5月11日  浙江余姚

 

章航凯:王阳明哪些事迹最典型?

方建勇:王阳明真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从这三处着手。

章航凯:细说。

方建勇:立德,贵州龙场驿悟道;立言,传有《传习录》;立功,鄱阳湖擒宁王。

章航凯:我想画一张关于王阳明的典型性的画,正在思考该取哪一个点。对王阳明大概是有了解的,自己去看书呢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所以想请教下你。王阳明呢,他不仅仅是中国的王阳明,也是国际的王阳明,可以画出大场面来。

方建勇:如果从传统的儒家来说,王阳明的成绩在于真三不朽。但是从国际上来看,切入点似乎又不在此,而是从“吾心光明”这个哲学角度切入的。

方建勇:从南宋朱熹开始,《大学》的修齐治平奠定了儒家代表思想宋明理学的基调,修身往下走就是修心,修诚修心,“吾心光明”他是儒家最基础的发展的那么一个端,心,光明,然后发端,向修齐治平的方向走,最后到达天下平的境界,“吾心光明”使得天下平有了更积极意义的这么一个走向。

章航凯:要稍微讲得具体一点,这样我才听得懂。宋明理学的奠基人是朱熹,有朱子家训流传的。

方建勇:王阳明的哲学地位,或者说王阳明在儒家史上的地位,我为什么提“吾心光明”,这要从儒家的发展脉络来看。

礼乐崩坏,孔子作六经,其实中国文化的源头是易经,六经皆史,其实都是易经这个哲学思想的同时代注解。到了孟子,它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孔子是述而不作,主张仁,嘉靖十七年殿试第三的袁炜策文提到的仁育,就是指这回事;孟子主张义,袁炜策文也提到了义断;孔孟之学的核心,袁文总结为仁育义断。到了两汉,尤其是汉武帝的时候,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家进入鼎盛时期,所以也有两汉经学这一说;到了三国魏晋南北朝,甚至是唐前期,哲学思想以魏晋风流的道家和南北朝隋及唐前期的佛教为主流,儒家在这段时期衰落的很严重,儒家也是到了中唐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开始,借古文运动,儒家得以重新发兴。到了北宋司马光的时候,儒家复兴已经相当巩固,当时河洛之地,二程师从理学祖师周敦颐,从孟子的基础上演绎易经,哥哥程颢发端为心学,弟弟程颐发端为理学,都成一代儒学宗师。理学这一脉,到了南宋朱子的时候,得以发扬光大,而陆九渊则是继承了心学。朱子提倡的理学,是从格物致知开始进阶的,所谓存天理灭人欲,这也是被统治阶级所采用的,心学没有走到这个层面;到了王阳明这个时代,王阳明不是心学的发源,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当时也是有很多的哲学家在探讨这个命题。南宋末年,我们余姚车厩岙安葬的哲学家杨简,他是陆九渊的弟子,也是陆九渊心学最为有名的传人,人称慈湖先生。因为朱子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与倡导格物致知,大家先穷理才能进阶为圣人,从而大量的知识分子湮灭于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儒家思想体系当中,不能自拔,往下走,走到了无限的宇宙当中。到了明朝王阳明这个时代,王明阳提出了质疑,一是作为哲学家的质疑,一是作为新晋的知识分子,他在儒学入学门径方面碰到了困惑,他花了那么大的精力、那么长的时间去掌握这套体系,到后来还是处于混沌当中,然后王阳明找了心学这个概念与体系去解释这个现象。这个心学的亮光也不是凭空产生,他也是通过朱子所推《大学》的修齐治平,修身要修诚,修诚要修心,通过这个点来突破的,所以说,王阳明一方面是继承了朱子的理学,另一面则成为了朱子的反动。他的方向,也就是哲学演进方向发生了变化,修行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但是作为儒家的两个分支,理学与心学是殊途而同归,大部分的知识分子是在朱子理学的基础上学习心学的。心学宗师与门徒所倡导的,就是说,人人都能悟道,降低了悟道的门槛,你不用到浩瀚烟海的儒家典籍中去琢磨,也不会因此而陷入混沌,而是根据人的特性,做到“吾心光明”,逐渐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而去悟道。之所以说王阳明的心学具有现代意义与国际意义,是因为现在的知识体系相比以往,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膨胀,几何级的膨胀。如果继续按照朱熹所讲的格物致知这个基础来进入圣人的境界,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南宋的时候书籍相对来说还是少的,而且能够识字的人也是少的。到了明朝王阳明时代,因为藩刻,明朝的那些藩王削权削得很严重,但是他们有一个权力,就是刻书印书,所以明朝中晚期,书的普及量是非常大的,而且识字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社会知识构成有了一个大的转变,知识的精英化在弱化。结果导致什么呢?大量的人有一个求圣的需求,也就是这么一个修行的方向。现在其实也一样的,就是在新儒家,以牟宗山为代表的新儒家的思想,意思就是说,我们在读大学也好,做什么也好,最后发现我们要用的东西,其实跟我们所学的东西不相关,或者说相关性不大。实际上我们该怎么样呢,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志向定下来,我们的心要切到某一个方向,“吾心光明”也一样,我们修行的方向,他是朝一个明确的方向、积极的方向行走的,我修的学识,或者修为的方向,其实有一个立志的过程。所以新儒家也好,心学也好,他是内心出发,有个立志的方向,向光明、向好的方向立志的这么一个过程,这是起点;但是,朱子提倡格物致知,是把格物致知这个当做起点,心学则是继承理学的;反过来,两个派系殊途同归,向圣人的最后目标进发。由此可见,王阳明“吾心光明”四个字,在整个儒学史上,包括心学的现代性,心学的国际性上,它都是非常重要的,有积极意义,打开了新儒家的一扇窗。

章航凯:你给我上课比较感激,原来我也比较了解。我这么听下来,你这么一讲体系,我心里稍微有点脉络了,什么时候有空啦,我们面对面的促膝长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的心学命题及其当代意义(一)
读书札记之三百五十七——心学与理学
吴震:王阳明与他的心学三命题|文史知识
品读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
心学道统论——以“颜子没而圣学亡”为中心 | 吴震
维心说《传习录》2:儒学四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