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任生:台商“河南王”
王任生:台商“河南王”

本报记者 陶玉亮 陈 锋 成 燕 文 李 焱 图

他13岁从河南跋涉万里抵达台湾,17岁走上讲台,35岁投身陌生的工商业,十余年终成世界“圣诞灯大王”。

他55岁重返家乡,在河南洛阳兴办企业,只想帮助父老乡亲摆脱穷苦。62岁取得全国两家台商百货零售试点之一,于质疑声中创立丹尼斯百货。凭着独到的市场研判、独特的商业运营和成本管控模式,他在商业底蕴厚重的郑州建立起一个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商业帝国,引领并改变着商都郑州乃至中原大地的新一轮商业演进和提升。

关于他和他的商业帝国,日本一评论家这样写道:“日本的百货业领跑世界,我们认为很好,但在中国河南郑州,有家丹尼斯百货,看过之后会知道,不仅仅我们好,别人做得更好。”

他,就是东裕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丹尼斯百货董事长,郑州台商协会会长王任生。

早春二月的一天,记者如约走进丹尼斯百货人民路店7楼办公区。一个不大的房间,一张办公桌,几张沙发,墙上挂着照片,别无其他贵重物品。这难道就是创造了商业“连锁帝国”、身价百亿的王任生的办公室?摄影记者想选一个强光背景拍人物照,把大大小小所有灯都打开也未能如愿,只好把王任生“请”到外间会议室。

已是77岁高龄的王任生,身穿深色暗条西装,一丝不苟地打着领带,高挑挺拔,精神矍铄,目光坚定,透射出商人的干练。“实在对不起,我去二七路工地看项目,来晚了。” 甫一见面,记者还未开口,王任生先为不足10分钟的迟到连表歉意。

从故乡河南新安县谈起,我们开始回望这位工商巨擘的风雨人生路,感悟这位商业领袖的胆识和智慧。

苦难经历淬炼“金刚性格”

1935年,王任生出生在洛阳新安县孙都村。1948年,父亲把王任生送到郑州育幼院学习。4个月后,王任生十分思念父亲就出城寻找,没想到父亲此时却在去郑接他的路上。战事连连,人海茫茫,父子擦肩而过,从此再未谋面。

自古英雄出少年。从那次“错过”开始,13岁的王任生开始独闯天涯。他从开封出发,一年间辗转漂泊南京、杭州、绍兴、上饶、广州等地,1949年8月,他在乱世中淘到一张船票,生平第一次搭乘汽轮渡海来到台湾。

独自站在艳阳高照的高雄码头上,这个疲惫的少年饥饿难耐,不得不将唯一的财产——一件棉袄换成香蕉,充饥保命。想起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那件棉袄,王任生心头涌起阵阵酸楚。

小小年纪,身无分文,何以糊口?听说台湾师范学校免费管吃住,毕业后可当老师,王任生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台东师范学校。17岁毕业后,他来到宜兰县头城镇一所小学执教。因为怕误人子弟,他与男学生一起吃住,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也就是从那年起,除了除夕到初三,王任生都每天早上7点到岗,至今坚持不辍。对于超出常人的坚持和付出,王任生的解释是“小时候吃尽了苦头,一旦有了机会就要竭尽全力工作”。

刚当教师时王任生月薪只有160台币,却节衣缩食坚持每月积攒100元。4年后,他用积攒的4800元买了一块地。这块不断升值的土地,是他用商业头脑掘到的“第一桶金”。

1956年,王任生开始服兵役。两年的军人生活,积淀了他日后艰苦创业的身体和意志“本钱”。

志存高远的王任生,不满足在偏远地区当老师甚至是校长,他要到繁华的台北去,他要抓住更多的机会,追寻更多的财富。果然,在台北他碰到了人生的“贵人”,一位学生家长——台湾太山电器公司总经理蔡实鼎。

诚信务实铸就“圣诞灯王”

在与蔡实鼎相处的日子里,王任生对其子精心辅导,还经常帮助蔡家工厂抵御水灾,赢得了全家信任。怀着创造财富的激情和梦想,35岁的王任生果敢弃教从商,毅然踏上了改变他人生走向的又一段新征程。

对于执教18年的王任生来说,“半路出家”意味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传承着河南人厚重、踏实、不畏艰难的天性,他朝着全新领域艰难挺进。“为了省5毛钱车费,每天早上5点半,我坐最便宜的巴士从台北到新竹工厂,我一上车就会睡觉,一个多小时到站后我会准时醒来,然后下车吃顿比台北便宜5毛钱的早餐。为了拓展销路,我每天翻查电话号码簿,挨个打电话。”王任生说,他觉得最甜蜜的事就是能在巴士上香甜地进入梦乡。至今他一上车很快就能睡着,而下车后马上可以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

历经3年磨炼,王任生小有斩获。随后,王任生以18万台币的全部积蓄,买下了日本人经营的东裕电器——圣诞灯饰工厂。却不料开业半年即风云突变,因国际战事,美国等国家为节能禁止进口圣诞灯,很多工厂关门歇业。

然而,王任生却始终坚信“有圣诞节就要有圣诞灯”,他一边暂营瓦斯生意支撑生活,一边默默等待东山再起。几年后,市场果然重燃生机,圣诞灯奇货可居。“当时价格不断上涨,一日三市,美国买家捧着现金站在台湾老板面前要货”。就在不少厂家趁机哄抬价格,王任生却坚守诚信,绝不哄抬价格。“人人都想赚钱,关键看你是要一时小利还是要长久信誉”。三年下来,王任生虽然少赚了几百万美元,但是却让他赢得了千金难买的商誉和人脉,为日后成为世界“圣诞灯大王”奠定坚实基础。

上世纪70年代末,王任生又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泰国。经过巧妙经营和全力开拓,王任生夺得泰国出口厂商冠军荣耀,并使泰国取代台湾成为全球最大的圣诞灯饰生产基地。正是凭借勤奋、机敏、守信的人格魅力,王任生不仅与美国各大百货公司CEO情同手足,还同98家大百货企业保持着稳定业务往来,成为美国圣诞灯饰市场的最大供应商,曾经40年保持“世界第一”,“圣诞灯大王”的国际美誉由此而来。

商都郑州缔造“商业帝国”

1990年,王任生为母奔丧回到家乡河南。“从泰国坐飞机到广州,再坐车到洛阳老家已是深夜。那天清晨,我循着琅琅读书声找到一所学校。可是这里校舍陈旧,灯光昏暗。我立即给老师说:三天之内如果你们能把全部教室的灯都换了,全部费用我来出。”三天后看到所有灯更换一新,王任生欣然出资。

看到家乡父老依然被贫穷所困,王任生陷入了沉思:如何帮老乡们找点事干致富起来?于是,他在洛阳创办了河南东裕电器公司,想借助这一劳动密集型行业帮助更多乡亲就业。随后几年间,2万多名河南人走进他的公司,但相对于1亿人口的河南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

“看来单做工业不行,还是要干商业。因为商业可以带动工业,可以让河南制造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帮助更多家乡人就业。”王任生告诉记者,他怀着如此初衷进军了又一个陌生领域——零售业。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风暴肆虐,轰动全国的郑州商战已烟消云散,古老商城陷入一轮行业性困顿,多家商场举步维艰。如此时机,当时还是“圈外人”的王任生要在郑州做商业,业界及亲朋好友一片哗然。但王任生敏锐地觉察到:商战废墟中的郑州商业,应该蕴藏着更大商机“这对想创业者来说应该是个机会,如果没有大风大浪打破原先局势,渺小的资金很难搅动一池深水”。敢为天下先才是真英雄!王任生注意到,郑州有不少人喜欢到上海等大城市甚至到国外购物,这是一个新兴的消费群体,是郑州商业的另一片蓝海。他要抓住这个市场,这个消费群体。“如果说郑州过去是10家商场售卖一万种商品,我们开业后应该是11家商场售卖争夺两万种商品,市场会更大。”

对于称他为“圈外人”的质疑,王任生说:“我虽然没有直接做过百货业,但我的公司却是美国98家百货公司的供应商,通过和他们接触,我积累下了不少商业经验。”

在当时租赁经营成为商场主流运营模式的情况下,丹尼斯独辟蹊径,自己投资建商场,自己出资备库存,以此推进真正的自营模式,这就是王任生所说的永续经营的内容之一。

1997年11月16日,郑州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亮相绿城,成为全国两家台商百货零售试点企业之一;次年6月27日又开设全省首家“量贩”,开创了百货与量贩错位经营的多元模式,在郑州展现出全新的消费观念和都市时尚,并在业界引发一场“新业态能否拯救郑州百货业”的大讨论。此后,王任生又先后将零售店、专卖店、大卖场、仓储等业态引入郑州,便利店与仓储物流中心,掀起一波又一波商业业态和商业理念革新的浪潮。

一位商业研究人士曾经说,相当长时间以来,郑州商业以百货商店为主体,这是传统的商业模式。丹尼斯及其他业态的进入,带来的不仅仅是行业里的鲶鱼效应,更有商业模式的转变和商业理念的革新。这样的变革,在接下来的十余年,一直引领着郑州商业由传统走向现代,引领着中原乃至更大范围的消费风尚。

历经15年风雨,如今的丹尼斯百货年销售额已突破百亿元,拥有员工4.7万名,在全省开店130家,其中仅便利店就有60家。如此实力和规模,如此管控和运营水平,是为中原商界当之无愧的新标杆。

桑梓情深回报中原父老

伴随丹尼斯的生根开花,古老的商城郑州燃起新一轮商战硝烟。十多年间,北京华联、沃尔玛、家乐福、大商、万达等一大批国内外商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原。王任生说,眼下的郑州商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回到河南的第一天起,王任生就为员工做好长远打算。除了少数高管外,丹尼斯的100多名店长及管理人员基本都是河南人,王任生说:“我想用事实证明,河南人是会做生意的。”他感慨地说:“这些年轻人进店时都是青年,但一二十年后他们也会衰老,这时候丹尼斯如果垮了,他们怎么生活?”他认为,零售业最大的成本就是商铺支出,虽然自建房屋初期很难,但随着土地升值和经济发展,在竞争加剧之时,那些辛苦盖房经营的人就是最大赢家。于是,丹尼斯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依靠自有物业发展的永续经营之路,探索成本控制典范,坚持不举债经营。

王任生还认为,经营大商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企业人才尤为关键。“我这个老河南人要带动年轻的河南人,把他们培养成杰出的商业人才,弥补河南人才结构的不足。”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开业之初,他就自行购地建设住房,低于市场价一大截卖给员工。正是这样的远见卓识,使得王任生视员工为手足,精心营造“家”的氛围,提升员工归属感。正是这样的“河南人”情结,使王任生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出发,深谋远虑地确立了永续发展战略。“不少人看了丹尼斯,都为河南人感到骄傲”。

续写15年在郑领跑发展的传奇,39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丹尼斯二七商业广场明年将扬帆起航,这个令人瞩目的郑州商业“新地标”将给中原人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与此同时,丹尼斯计划将猎猎大旗插遍全省18个省辖市,拥有22家百货店、62家大卖场,4家会所和130家便利店,营业额突破200亿元。

王任生说,不断拉高河南商业坐标,教会更多年轻人学会创业,帮助更多河南人实现就业,这就是他对家乡最好的回报。

十年成就一名秀才,却成就不了一名商人。对于商都郑州来说,具有引领和标杆意义的商业精神和商业智慧,显得尤为珍贵。

记者手记

聆听王任生,他感叹最多的词汇就是“天下的事情……”,就是“人生的事情……”这种感叹,绝不是倚老卖老,绝不是“独上高楼强说愁”。阅读王任生,就能明白:他是有资格感叹天下,感叹人生的。

逃难与乞讨,让王任生参透人性,他知道什么姿态最能让人感动,能获取机会,争取到生存。乱世求生中,他领悟出路是人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他从不相信宿命。这直接锻造出王任生的商业性格:强烈的脱贫意识,不畏挫折;善于领悟人性,捕捉机遇;高度的风险意识,不举债经营。

天下小学老师何其多也,后来白手起家能拥有百亿身价的,又有几个?而王任生与常人最大的不同在于:“肉”与“辣椒”之间,他能“掂量”出未来前程孰重孰轻;在众多学生家长间,他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机遇;在圣诞灯价暴涨时,他敢于舍弃一时之利,赢得永久商机;在金融危机他人裹足不前时,他选择果断投资,开辟新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一个13岁就经历战争的人,最残酷的淘汰游戏莫过于死亡,这一关他早就经过,所以再遇到事业困难、产业低迷,他都能守得云开见日出。

在40多年的创业生涯中,王任生屡次遭遇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但他却深信,每次困难都预示着全新的机遇即将到来。与王任生交往60多年的台湾同窗柴松林说:“任生之所以成功,由一个乡下孩子、流亡学生,而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和成功的企业家,是由其始终秉承'诚实、勤劳、俭朴、谦卑、上进、通达、感恩’等因素决定的。”丹尼斯百货集团总经理蔡英德说:“董事长天生有大企业家的基因,凭借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他就是卖牛肉面也能赚大钱。”

在王任生眼中,始终传递着坚韧。采访中,他面带微笑,表情时而凝重,时而轻松,但双眸中始终萦绕着一种东西,那是能点燃起生活烈焰的坚韧和信念。这大概就是精神的力量。

他漂泊海外几十年乡音未改,故土难离让他永远牵挂着家乡。他说他是地道的河南人,最喜欢吃馒头,最怀念的美食是洛阳的甜牛肉。在他眼里,身为河南人,是一件骄傲和自豪的事。他很会做生意,但不会因为赚钱而忘了做人做事原则,他始终把经商当成是一种社会责任,看成回报家乡父老的最好方式。

告别时,记者本想约定稿子发表前请他过目,他拒绝了。他说,“不看”,“你们有你们的工作,你们有你们的规矩。我尊重你们的劳动”。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传递出人性永恒的光辉——真诚、通达、善良、务实。他被称为“河南王”,堪称河南商业的“精神领袖”,他无愧于这个称号,并一直在为“河南人”灌注着更优秀的元素!

听王任生谈商业悟人生

敢为天下先才是真英雄!

如果说过去是10家商场售卖1万种商品,我们开业后应该是11家商场售卖争夺两万种商品,市场会更大。

任何事都要在节省中有计划地进行。

人人都想赚钱,关键看你是要一时小利还是要长久信誉。

零售业最大的成本就是商铺支出,虽然自建房屋初期很难,但随着土地升值和经济发展,在竞争加剧之时,那些辛苦盖房经营的人就是最大赢家。

任何事情,如果有坚定的毅力,没有做不成的。

人生会遇到很多事情,环境和教育很重要。

天下的事情,要想到别人对你的好。

任何人想发展都是在艰苦中磨炼出来的,甚至是在不可为中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丹尼斯百货董事长王任生分享“创业心得”
如果胖东来郑州开店,丹尼斯该如何自处。
走出去的洛阳人
丹尼斯用永续经营理念助推稳健发展 量贩起家做成河南首家百亿商企
发展迎来新机遇 郑州商业发展思考之二
共96家!河南商贸流通业第一批“四保”企业名单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