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兆农 湖北构筑中部崛起战略支点

  “领头雁”越飞越高,引领“圈内”各地围绕“两型”主题,突出创新转型,展翅翱翔:

  青山—阳逻—鄂州突破地域界限,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孝感、汉川纳入武汉同城电子支付系统,实现了汉、孝资金同网清算;被誉为“光谷”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则在孝感、咸宁、鄂州等地建立分园;资源枯竭型城市黄石,产业从“低”到“高”,从“地下”转到“地上”,从“一业独大”转到“多业并举”。

  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伍新木说,“两型”的路径、内涵式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以此考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完全有可能成为中部地区最具实力、活力和潜力的城市群,成为战略支点上最强劲的引擎。

  如果说,武汉是鸟头的话,那么,宜昌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就是两个翅膀。湖北这只大鸟究竟能飞多高,一定意义上,更取决于翅膀的力量。

  纵观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没有一个不是靠省内多个经济强市支撑起来的。

  为此,湖北最近提出全省经济总量分为3个“1/3”:武汉、宜昌和襄阳、其他地区,各占1/3。4月2日至8日,湖北省分别召开了“一主两副”武汉、襄阳、宜昌3个专题办公会,特别希望“两翼”更加给力支点建设。因为他们分别还肩负着辐射带动鄂西南和鄂西北发展的重任。

  实际上,经过多年的追赶,宜昌、襄阳已经锋芒初露。宜昌市委书记郭有明说,以前宜昌和襄阳的经济总量加在一起还不到武汉的一半;可现在不是这样了,再过几年,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5月22日,我们从启用不久的宜昌东新火车站入城。雨后的宜昌洁净如洗,一路走来绿意盎然。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58%,境内99条河流的水质全部保持在3类以上,其中2类以上的达到71%。

  就是这个宜居之地,经济总量现在是湖北的“老二”,在长江沿线19座同等城市中排行“老四”,在中部77个同等城市中,坐第三把交椅。宜昌也是个宜业之地。

  宜昌磷矿资源丰富。通过转型升级,宜昌拉长磷化工产业链:磷矿—磷酸—磷酸盐,磷酸盐再进入精细化工,制成食品级和电子级产品。其中,电子级产品的国家标准就诞生在宜昌。如今,在磷化工等领域,宜昌有7个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5个居亚洲第一、10个居全国第一。梁亚丽建言,宜昌和近邻的荆门携手,整合现有加工、研发资源,完全可打造成国内磷化工的航母,创建全国磷化工研发和贸易的中心。

  现在,宜昌高新区每亩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已达300多万元,每亩产出达600多万元,集约发展态势明显。

  襄阳市是鄂西北的工业重镇。市委书记李新华表示,襄阳有条件、有能力,实现“高台起跳、高位转型”,为构建战略支点作出应有的贡献。

  汽车产业是襄阳最大的优势,现已形成每年50万辆整车、85万台发动机等零部件生产能力,2010年汽车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让人眼睛一亮的是,襄阳聚集了10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形成了从整车到电池、电机控制器驱动系统等较完整的产业链,与新能源汽车紧紧地“粘”在了一起。“东风天翼”客车采用的蓄电池,拥有17项专利技术,襄阳宇清公司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变速驱动系统属全球首创。

  襄阳已被国家批准为新能源汽车运营示范基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正在争取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中心。

  江浙之强,壮在县域。湖北发展不够,弱在大面积的县域。近年来,湖北创新体制为县域经济提速,大张旗鼓地发展民营经济;扩权强县,下放239项事权;推行财政“省直管县”体制,项目、资金、信息等直达县域。2010年,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比重升至56.5%,一般预算收入过5亿元的县市,从零增至21个。

  今年2月,湖北省正式启动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一个是“绿色”的民族区域,以恩施为中心;一个是“红色”的老区热土,以黄冈为中心。一“少”一“老”,过去发展相对滞后。去年,随着经由恩施的沪蓉西高速和宜昌至万州铁路的开通,恩施旅游出现“井喷”。节假日,大峡谷景区不得不分时段限人数。

  走出恩施火车站,一路空气清新,水秀山青,让人产生遐想:这里应该成为湖北的海南!实际上,省里实施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已经明确了这里的定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肖旭明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将抓住“两路”开通和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参与战略支点的建设,为湖北第三层面上的“1/3”,作出更大的贡献。

  支点建设,湖北始终高扬创新的旗帜。

  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说,科技创新最具爆发力、最具含金量、最具赶超的现实性。科技进步是湖北跨越式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突出的品格。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湖北乃至中部的智力密集区、创新的高地,继中关村之后的我国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这里,每天都在创造奇迹。

  被国外长期封锁的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实现产业化,使湖北成为全球3大光纤传感器生产中心之一;湖北产的我国首台深井探测机器人,已在四川锦屏水电站地下2400米岩层里工作了半年多,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木棉内衣和床单的问世,打破了大百科全书中“木棉不能纺织”的论断;“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突破传统纺织技术对纤维技术等级要求的极限,让我国纺织技术一步跨到了国际最前沿。

  “光谷正全力打造以光电子信息为核心的产业,以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为战略产业,以高技术服务业为先导产业的产业架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但长春强调,近年来,生物产业异军突起,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生物农业园、医疗器械园齐头并进,世界最大制药企业辉瑞公司,亚洲第一基因服务商华大基因公司,我国最大生物农业育种企业中国种子集团,我国最大医药物流企业国药控股等相继落户光谷……

  大型国企更是创新的主力军。武钢的钢产量比“十一五”前增加了293%,但吨钢综合能耗却下降了17%,吨钢耗新水降幅达78%;东风混合动力客车关键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民力、民资、民智成为支点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光谷1.4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有1万多家。目前,全省民营企业的经济总量,已占湖北的半壁江山。襄阳市保康县63岁的农民曹青山,十几年来痴迷于电动汽车电池的研究。在襄阳市政府的帮助下,前不久,“曹氏配方”的电池送到国家权威机构检测,32项指标全部合格!目前,襄阳市30辆装有“曹氏电池”的电动公交车,运行情况良好。

  这些湖北人,湖北事,湖北的创新产品和智慧,撑起了战略支点。

  创新体制机制,更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发展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光谷探索实施了“集合贷款”模式,即由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其下属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为贷款主体,以武汉光谷基金公司为担保主体,以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融资合作主体,为中小企业争取贷款。

  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光谷屡出高招。政府、高校、研究所和企业联合组建代表亚洲光电技术最高水平的光电国家实验室,同时建设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华大基因公司研发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其中两个“资深的小字辈”,一个在北大本科还没毕业就被引来做研究,一个竟是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高中生。创新的光谷充满朝气。

  2009年建设“人才特区”以来,光谷制定了一系列打破常规的配套政策和支持措施,成功引进了中科院院士邓子新担任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2009年以来,光谷共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1000多人,吸引了1万多名各类人才到这里工作和创业。

  “十一五”以来,光谷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29%以上的增幅,成为湖北创新活力最强、经济增长最快的板块。

  江出三峡,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说:“当前,区域间或区域内协调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一大趋势。区域的发展竞争也由单个城市、单个省份的竞争合作,走向城市群、经济区的竞争合作。”鉴于此,湖北与中部兄弟省份达成共识:将在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自主创新试验示范的交流协作,武陵山区和大别山区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开发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共赋中部崛起的宏伟篇章。

  支点建设,湖北又开始了新的跨越。

  中部崛起,湖北必将作出更大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自贸区正式挂牌!如何建?有哪些福利?全在这里了
千寻研选:湖北自贸区来了!一图读懂湖北本地股
湖北铁路建设再迎高光时刻
湖北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力
湖北自贸区名称确定 共设武汉宜昌襄阳三个片区
洛阳、宜昌、襄阳:谁是最具含金量的中部“副中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