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 打造护理新模式

“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 打造护理新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优质护理服务侧记

CCTV.com  2011年07月12日 16:5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华人频道  

  

    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试点病房的肾移植科护理单元,在“以专业与基础并重、服务与技术齐驱”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实践并完善“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的全新护理模式,倡导“病人包实、责任到人”的护理服务理念,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成为西安交大一附院护理服务品牌中的“标杆”。 


突破传统 精心打造护理新模式

 
  肾移植手术成功仅仅是迈出了治疗的第一步,手术后患者的护理、随访和指导更是保证治疗能否最终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过去肾移植科采用传统的治护模式,医护患之间机械地条块分割,信息沟通难免有所缺失,导致彼此之间协调整合性不够,医护工作繁重,而往往不一定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如何突破传统治护模式,全面、动态掌握患者身心状况,实现医护患之间的顺畅沟通,同时更快、更有效地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一直是肾移植科医护人员思考的问题。在前期大量的调查和论证基础上并进行试运行后,2003年肾移植科创新性地正式提出了“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的护理新模式,即由三线(组长)、二线、一线组成的医生系列和二级责任护士、一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组成的护士系列共同构成一个“医护一体化”的治疗护理小组。根据护士能力与岗位技术难度、岗位风险将责任护士分为两级,采取个人述职与集体投票的方法竞聘上岗。每组由二级责任护士以管理重病人为主,一级责任护士以管理轻病人为主。患者整个住院期间的一切治护活动和出院后的随访与指导均固定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负责,如果再次住院将仍由该组人员负责,真正做到了“包病人到人”、“包病人包实”、 “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一次住院、终身负责”,也就是每一位护士无论在岗与否、无论白班、夜班,心中总有一组病人,大大地缩短了医护患之间的距离,保证了彼此的沟通与交流畅通,这不仅有利于术后恢复,更有利于医护及时了解病人出院后的状况,给予健康指导,从而极大地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与生存率,保证了治疗效果。 

“医护”搭配 更优化的协作与互补  

 
  “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行,首先在医护之间搭起了一座高效而快速的沟通与协作桥梁。新的模式将医生和护士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护士与医生对应管理一组病人,共同进行查房、讨论,参与制定治疗方案,医生会针对患者个体化的病情特点为护士进行专业的讲解,而护士会就自己不理解或有异议的地方向医生提出,从而极大地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明确了治疗的目的、意义,同时护士将病人详实的临床资料及时提供给医生,让护士成为了医生的“眼睛”,及时地为其提供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效果、身心状态等各方面准确的资料,有效地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组内之间达到了最优化的协作与互补。 


  在每周一、三的科主任查房日,全体护士会提前到岗,完成必要的护理工作后,共同参与主任查房,在查房的过程中,当医生汇报完病人情况后,主任往往还会说:责任护士有补充的吗?当医生回答问题稍有迟疑时,主任又会说:责任护士知道吗?护士即会准确的报告患者的病情信息,既给了护士一个展现的机会,也是促进护士全面了解病人情况、督促护士不断钻研业务的良好动力。主任也经常会说:“我们的护士懂得多、责任心强,把病人交给她们放心”。 

  同时,“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新模式的实行不仅使医护搭配更优化,也为肾移植科临床医疗安全扎下了一道坚实的篱笆。多少次,当护士发现病人尿量突然减少、伤口引流量突然增多、生命体征出现变化、出入量不平衡时,总是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并报告医生,为病人赢得治疗与抢救时机,医生常常会非常感动地说:“多亏了你们及时发现,确保了病人的安全,使医生的处理变得简单”。 

“护护”相携 更有效的互助与提升 


  肾移植科大手术比例高,100%的患者都需一级或特级护理,因此护理工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采用分层小组制来护理病人。在医护一体化诊疗小组的基础上,每个护理小组再次按照年资、学历、职称、熟练程度等进行护理细化分类,多年护理技术积淀、有能力、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作为二级责任护士,除了管理好本身的危重病人外,还要全面了解本组病人的整体情况,指导一级责任护士开展工作;年资低的护士作为一级责任护士,负责轻病人护理。各护理小组还会跟据病人病情的变化,护理难度的提升变化进行弹性排班,动态管理,最终实现让每个护理人员尽职尽责,每个病人享受到精心放心的护理服务。 

 

“护患”牵手 更明晰的职责与服务 


  护理部主任车文芳在谈到护理工作时认为,护理不仅要体现在水平上,更要落实到行动和责任上,要做到让家属放心地把病人交给护士。肾移植科在成立伊始,结合科室的特点、专业的要求、病人的需要,在护理部及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科室成立之初即实施了无陪人管理,护理人员承担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部的基础护理及生活照顾,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护理模式的革新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而且使护士之间“责任更加明确,层层负责”,每位护士为让自己负责的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都竭其所能。同时护士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节假日,给患者赠送贺卡、礼品等,并采用“病室演出队”、“我来当老师”等多种形式来鼓励病人参与到治疗、护理的整个过程中来,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患者找到新的角色定位,使其保持良好心态,淡化病人角色。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身”与“心”的兼顾使得无陪护护理的质量得到较理想的提升与加强。肾移植科护士在上班时,会仔细了解自己所分配病患的病情、心理、需求等详细情况,在下班后还要对重危患者的病情与值班护士进行电话沟通,同时在节假日还参与晨交班,了解病人情况,并对重危患者的护理提出指导意见。这样无论是上班还是休息,都始终对自己所负责的病人情况了如指掌,让每位患者的护理在任何时候都“不留缝隙”。 


  “一人住院,全家陪护;一人出院,全家病倒。”这是许多有住院病人的家庭面对的现状,而肾移植科开展的无陪人陪护的优质护理服务,则完全解放了病人家属日常生活,“伺候”病人改为“探视”病人。优质服务仅仅停留在“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这种表面的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她们认为,把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到病房中,了解病人的心理,了解病人的需求,才能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切实可需的服务。 


  “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新护理模式的实施给肾移植科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也造就了一支更为敬业、专业的护理团队,在迄今开展的3000余例肾移植手术中,无一例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在这里,医护、护患关系和谐,患者满意度一直高达98%,表扬信、锦旗纷至沓来;肾移植科护理团队也先后获得“整体护理示范单元”、“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护士形象工程优质服务病区”、“全国终身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未来她们还将继续战斗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这一片“沃土”上,用心、用爱继续演奏出动人的健康旋律!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杨涛 温秀蔺 王金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介入病房护理管理新举措——“医护查房一体化”,保证患者安全
医护患一体化管理,为血透朋友们保驾护航
病人究竟在想什么?你可能真的不知道
孕产妇的健康宣教怎么做?3大步骤 4个方法助产士须知!
合作,在点滴之间 ‖ anne医生
医护一体化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