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复闲 心性之学
2024年09月17日 04:49 北京
西医治的是人得的病,
中医治的是得病的人。
上篇文章,写天干地支,得到了平台的推荐,也获得了很多读者的关注,究其原因在于:道在术先,文章首先要把道理讲通透,别显摆细枝末节的知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首先要讲道,其次是吃饭的专业,最后是回答学生的提问。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现在很多所谓的教授,只知道传授专业知识,离经叛道久矣。只有死的知识,不知活的道理,这也是受西方科技思维的侵蚀,只知其小无内,不知其大无外的结果。
更不可思议的是,很多国人以反对中国文化为荣,把自己放在哲学或者科学的西方祭坛上,指东说西,数典忘祖,不知中华文化宝藏之奥妙。
最有争议一个话题,就是中西医理论之争。有人认为中医没有理论体系,或者说中医理论就是玄学,也就是巫术的意思。
其中,取象比类,是被攻击的重点,因为在某些西方科技的崇拜者眼里,这明显不科学啊,只有数学公式和化学分子式才是科学的,只有小白鼠试验才是正确的。
不懂就信是迷信,
不懂瞎说是胡说。
平时,我喜欢易理命理,刚刚学习医理不长时间,属于后学晚辈。每有学习心得就喜欢写出来,以写促学,敬请大家拍砖指导。
回到正题:取象比类才是真科学。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科学的定义。
科学不是科技,而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洞察。真正的科学,应该符合天地之道,用西方的话说,科学就应该是真理。
西方科技的发展,以市场为推动力,金融为手段,为人类在局部物质世界的探索,不可否认,做出了很多贡献。
同时,基于假设和验证的逻辑,发展出了哲学体系。于是,以哲学为真理的科学主义,成为了大众信以为真的日常,“科学”成为真理的代名词,加之舆论手段,很多世人的脑子就被洗白白了。
西方的“科学”真的科学吗?基于哲学的假设,采用公式化的演绎推理,以及局部的样本试验,怎么可能会是普世的真理呢?但是在金融+市场+舆论的三个大棒下,是不是真理不重要了,只要你买他们的产品就对了。
举个例子。
目前很多国内“成功学”导师,动不动就是“递弱代偿”,言必称“第一性原理”。
啥是第一性原理?是马斯克的事业成功带火了“第一性原理”,不是第一性原理有多么科学。通俗一点说,就是阿基米德原理,给猪一个支点,猪可以翘起地球。跟风口来了猪都会飞是一个意思,他们忘记了,等潮水退去,才会发现自己没穿内裤。
时代是变化的,人是变化的,人们的需求也是变化的,怎么可能用几个公式推导出公司的成功?那些第一性原理的信奉者们,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视为圭臬,却不知道,几何学老祖宗在我们中国。这跟有人跑到日本买马桶,回家发现Made in YiWu,有啥区别?
其次,什么是取象比类?
对一个事物的定性定量,是水平高低的分水岭。
啥是定性?看待事物维度的高低,就是定性。啥时定量?取象比类就是定量。
同时,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体系,必须有足够长的时间跨度,以及足够多的数据作为支撑,否则定性定量就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举个例子。
井底之蛙,坐井观天,青蛙看到的事情是真实的,得出的结论也是真实的,但是认知维度太低,青蛙所见,只是局部的知识,不是永恒的道理。
夏虫不可语冰,一季的虫子,没有经历完整的四季,你跟它讲天文历法,它会觉得你是虫族的异类。
《易经》之所以是大道之源,六经之首,是有根本性原因的。凡是称“经”的,在定量上,均有极其严格的规定性;在时空的定性上,具有无限的延伸性。换言之,凡是称“经”的,放之世界而皆准。
易经体系有四个维度:象、理、数、占。什么是“占”?此占,不是现在的占卜算卦,而是古人万年的天文观测。
《文心雕龙·书记》:“占,觇也。星辰飞伏,伺候乃见。登观书云,故曰占也。”占日是观测太阳,占月是观测月亮也,占星是行星观测。日月星辰时隐时现,所以,只有古人祖祖辈辈的坚守,诚诚实实的记录,才能观测出天地的规律,并制定科学精美的历法。
象理数占是易经四位一体的科学体系,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纯科学,不是苹果砸在脑袋上的臆想臆测,西方少拿西方牛顿这类神棍故事糊弄人。
据考证,西方在明清时期,窃取了中华民族的格物致知之学,但是看不懂咱们老祖宗的天文历法学,只得其表,未知其里。所以,囫囵吞枣,臆想臆测搞出了所谓的哲学,并篡改科技历史,乱编人物故事,本质上就是资本催大的市场之学,哪里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天文科学。
什么是“象”?
象即天象,也就是天文历法,日月星辰。人生活在宇宙之中,要以宇宙为参考系,建立我们人类的科学体系,可见我们古人的认知出发点,何其高远?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为什么中医之望闻问切,“望”是第一位?望的是什么?是象。此象,非现象非想象,是“气”象。
“气”象,在人为志,在天为道。 “象”即道,明道为“理”,知理为“数”,象理数源自于“占”,成之于“悟”。什么是“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就是“悟”。只研物而无人是格物,格物非“悟”。
何为“取象比类”?取象之意而明大类,触类旁通。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道在术先,明道而生术。象是道,类是术。俗话说,大道不过三两行,说破不值一分钱。但是学会死的知识容易,融汇贯通难,难在什么地方?不会取象比类。
《素问·示从容论》:“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
中医认识疾病方法是“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认知疾病,古代先贤将人体放在天地之间来认识,放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来认识,放在子午流注之中来认识,因此,明象知类,治一种病可以有百类办法,万法归宗。
西医将病人放在仪器下认识,以人为物,割裂了人体与天体的联系,割裂了人体与气候的联系,割裂了人体与时空的联系,因此只能看似是“科学”的演绎推理,实际上是知识的死搬硬套。
一言以蔽之,西医治的是人得的病,中医治的是得病的人。
《素问·徵四失论》:“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懂比类,不用比类,不可以言医。
医者,象也,意也。“取象比类”思维是古今中医临证中不可缺少的思维方法之一,如元代朱丹溪首创提壶揭盖法。温病学派赵绍琴继承“提壶揭盖”法,发展“开宣肺气”法,治疗水液代谢异常,广泛用于现代临床。
另外,“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等,均是取象比类的产物。中医大家张锡纯提出“脏器疗法”,也是取象比类的另一应用,其原理是“以脏补脏”与“同气相求”能够产生相同的效果。
唐代孙思邈于《备急千金要方》论食治原理,以脏养脏疗法,可谓中医脏器疗法最早的集大成者。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以胃治胃,以心归心,以髓补髓…”,皆是取象比类之妙用。
《周髀算经》云:“问一类而以万事达者,谓之知道。”取象比类的核心在于象,知象之道,其用在类,而世人以“取象比类”为巫术,实在是买椟还珠,滑天下之大稽。
写在最后。
取象比类,不是玄学,而是一通百通的大方大用;取象比类,不是模糊的归纳法,而是大根大本。西方的演绎法是小学,而东方的象类法是大学。
取象比类,源自于天文历法学,成之于天人合一之道,是真真正正的科学。如中医所言,五步之内必有解药,古圣先贤的智慧,实在是大道至简,大德不显。
今天是中秋佳节,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祝福我们的祖国国泰民安,祝福我们的家庭阖家安康,祝福我们自己心随所愿。
谢谢阅读,就写到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