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区块链技术将重建信用体系?

个人信用是这个世界货币财富的唯一度量衡,评判依据是坚不可摧的数学逻辑和代码逻辑。


一直以来,欺诈与造假都是各国消费者心中的心头大患。那些欺诈与造假不仅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生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有数据显示,每年因为欺诈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

 


当今一条供应链往往由分散于多个国家的数十个供货商组成,链条如此复杂,很难防止某一环节不被不法分子作假。从纸币到电子产品到食品,市场上任何产品都可能出现造假。那么,欺诈与造假这一全球公害问题,真的无法避免、无法解决吗?

 


作为分布式记账平台核心技术的区块链的出现就给人们带来了信任的希望和曙光。如果说互联网技术解决的是通讯问题,那区块链技术解决的则是信任问题,即造假难题。


 

区块链在本质上,是一个共享、可信的公共总账,解决的是信任成本问题。区块链系统中的参与者们,任何人都可对公共总账进行核查,并共同维持总账的更新。如果说互联网让通讯更简单更便宜,那么区块链则让信任更简单可靠且成本更低。



区块链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信息不对称、不确定的环境下,建立满足经济活动赖以发生、发展的“信任”生态体系。



区块链使用算法证明机制来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借助它,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下自动安全的交换数据。



回顾历史,人类文明是建立在信任和共识的基础上搭建起合作网络,从而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



传统金融的合作网络建立在钢筋水泥的大厦上,所以银行都需要盖大楼,让大家相信他们是值得信任的。政治上的信任构建也大体如此,需要大量的成本。



从个人信任进化到制度信任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制度的产生源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通过对符合制度规定的行为进行认可与鼓励,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进行惩戒,引导人们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



但制度和国家机器等中心节点为我们建立信用的成本偏高,因为需要很多人来维持这个体系。不管哪个时代,需要大量的人来维持的体系成本必然很高。



区块链技术则用代码构建了一个最低成本的信任方式—— 机器信任,我们不需要相信语言和故事,也不需要有钢筋水泥、中央机构为基础,不需要靠个人领袖背书,只需要知道那些区块链上的代码会执行,也不需要担心制度会被腐败掉,就可以做到互相协作,低成本构建大型合作网络。



机器信任其实是无须信任的信任。人类历史将第一次可以接近零成本建立地球上前所未有的大型合作网络,这必将是一场伟大的群众运动。区块链有望带领我们从个人信任、制度信任进入到机器信任的时代。



区块链为解决的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提出了四个技术创新:



第一个叫分布式账本,就是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而且每一个节点都记录的是完整的账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作证。



第二个叫做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到,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个人的隐私。



第三个叫做共识机制,就是所有记账节点之间怎么达成共识,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区块链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以比特币为例,采用的是工作量证明,只有在控制了全网超过51%的记账节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伪造出一条不存在的记录。当加入区块链的节点足够多的时候,这基本上不可能,从而杜绝了造假的可能。



第四个叫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基于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以自动化的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以保险为例,如果说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医疗信息和风险发生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那就很容易的在一些标准化的保险产品中,去进行自动化的理赔。



通过这四项技术创新,区块链将重建人类的信任体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区块链的演化逻辑与经济学意义
SEC(社交电商链)的诞生,社交信任与共识算法的结合
区块链:开启价值交换新时代
区块链科普(一):一场颠覆生产关系的变革即将上演
金融科技与银行(完整PPT加简单注释)
什么是区块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