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如海就是探花郎,为何邀请贾雨村当黛玉老师?林家绝后不是天灾

林如海就是探花郎,为何邀请贾雨村当黛玉老师?林家绝后早有端倪

但凡读过《红楼梦》的,对贾雨村都没什么好印象,恩将仇报、不择手段、攀附权贵、出卖黛玉……套用现在流行的话叫:“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贾雨村如此低劣,林家门第这么高,林如海夫妇“爱女如珍”,为何给黛玉选了这么个私人老师?

要知道,贾雨村被林如海聘为西席,正是因为他在知府任上贪弊被革职,才流落到林家。这点事,在朝廷混迹的林如海不会不知道。

而林如海知道贾雨村的丑事,还为黛玉招来作西席,并且黛玉北上进荣国府,林如海还要其依船同去,这份信任,林如海可不是白给的。

那么,为何林如海如此信任贾雨村?笔者认为,林家从钟鼎之家,到支数不盛、子孙有限,到林如海这辈唯一的儿子都死了,接二连三的死人背后,林如海已经意识到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林家人都死绝了,唯一留下黛玉这一点血脉,林如海想为女儿赢得活下去的砝码。林如海选择贾雨村为黛玉老师,笔者认为正是受其幼子早夭的打击。

林如海的真实身份:同是科举出身,贾雨村难望项背。

红楼梦里纨绔子弟众多,科举及第的人其实只有3个,除了宁国府那个钟情炼丹的贾敬外,就是林如海和贾雨村。

原文介绍,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而贾雨村是今科进士,同样都是天子门生,身份一样,性别一样,林如海为何还要让贾雨村教黛玉,不自己亲自操刀?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公务繁忙?

笔者认为不是!林如海之所以为黛玉聘西席贾雨村,源于他的幼子3岁夭亡的打击。

首先来看林如海到底是什么身份?他和贾雨村到底差别在哪?

“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

林如海是前科探花,何为“前科”,表面上是贾雨村这一届科考的前一届,但细究却根本不是。

且看林如海的官职——兰台寺大夫,什么是兰台寺?它不是什么寺庙,而是东汉时御史台的衙门所在地。

兰台寺主管什么呢?主管史书编撰、保存,监审百官。

明清时期根本没有什么兰台寺,而改叫御史府。仅从名字上看,兰台寺就高雅多了,有君子之风,而御史府则更多的是纠察百官的肃杀之气。

而实际上,兰台寺也确实是史上御史界的骄傲,至今仍有人评价——“兰台遗风千古飘香”,兰台寺里不仅藏书丰富,且遍植兰花,寓意君子之地。

曹翁给林如海安排兰台寺大夫的官职,实际是隐喻他并非宝玉口中的禄蠹之辈,而是汉科举选出的人才,所以在介绍他入选进士时,用的是“从科第出身”,而非“及第”。

所谓科第,是汉科举制度,《新语本行》中曾有:“表定'六艺’……科第相序”的表述。

兰台寺的探花,是科第出身,而贾雨村则是进士及第。

也就是说,贾雨村虽也是进士,但和林如海的君子之风的探花朗完全不一样,而君子之风,则是造成林家断子绝孙的根源所在。

托孤:幼子早丧,林如海面临腥风血雨,托孤贾雨村。

林如海的君子之风是什么?笔者认为,在红楼梦里特指“真”,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点君子之风,顶多让人感觉有点轴,但林如海被皇帝钦点的是什么职位?

本来兰台寺大夫的职责就是监审百官,如果林如海是君子之风的话,在红楼这个“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大环境下,肯定得罪不少人,因此他唯一的儿子,刚刚3岁就早夭而死。

也就是因为林如海儿子“于去岁死了”,林家只剩下黛玉这点血脉,夫妻又爱女如珍,所以林如海才会聘请贾雨村当黛玉的老师。

贾雨村,一个“假”字早已表明他的身份,已经成为禄蠹中的一员。而林如海为黛玉聘他为西席,其实是丧子的巨大痛苦,让他作出违心的改变。

林家五世列侯,书香门第,才孕育出林如海这样的品质,可见林家整个家族都是君子之风,而君子之风让林家支庶不盛,到林如海等于成了单传,而偏偏他的儿子也死了,等于林家断子绝孙了。

林如海意识到,再坚持君子之风不变,黛玉也难保寿命,于是出于爱女如珍的心理,林家几世都在坚持“真”,抵御“假”的传承,在此刻丧子丧妻的凶险中,林如海妥协了。

黛玉在这一年里,都向贾雨村学习了什么呢?“只读了一年《四书》……”

《四书》是什么,是八股之文,是明清时期培养假道学的经典,林如海让黛玉学习这个,无非是打算让她在以后的日子里能适应红楼时代“假”的环境。

贾敏死后,林如海将黛玉托孤给贾雨村,让他附黛玉之船而行,送她到荣国府。荣国府是“假”家。这就是林如海这个父亲的良苦用心。

林如海临行送别黛玉时,脂砚斋侧批:“可怜。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可见林如海送走黛玉,似有诀别之意。

一个女孩去姥姥家住而已,为何像生离死别一样?记着,黛玉被送到荣国府,是贾敏死后,林家又一口人死了,林如海才最终送走黛玉,那是让她逃命去的。

林如海是钦点的巡盐御史,扬州是明清盐务总局,全国上下都指着这项,往自己口袋弄雪花银呢,林如海秉承君子之风,得罪多少人?

林如海送黛玉去荣国府,实际是做好了以死殉节,赌上性命与这些人作斗争的准备,他周全安排黛玉去荣国府,实际就是让她逃命去的,所谓临终诀别,就是林如海此时的心情。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云不往?”

再读林如海这些临行嘱托,真让笔者这观书人流下清泪两行——林家真社稷之脊梁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侃红楼04:黛玉妈身死莫名其妙,林如海送女表现反常
红楼札记 黛玉红楼之黛玉的身份(外两则)
贾政为何屡逼宝玉见贾雨村?
《红楼梦》里,黛玉两次进贾府,为什么有贾雨村同行?
《红楼梦》里有两个中山狼,孙绍祖是明写的中山狼,暗写的是谁?
《红楼梦》分回导读—04 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