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月十五禁吃元宵,袁世凯:改名“汤圆”,后来怎样了?听者有意

正月十五禁吃元宵,袁世凯:改名“汤圆”,后来怎样了?听者有意

在新春伊始,大地回春的春季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民间,绝对算得上是除夕之外的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了。

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人们都会选择过大年、逛庙会、看非遗、品美食,庆新春……特别是元宵节晚上,更会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舞龙舞狮、脚踩高跷,点上花灯、煮上元宵,观赏明月,猜猜灯谜……到处呈现出一番热闹非凡、精彩纷呈的生机之象。

民间谚语说:“不过十五都是年!只有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年!”

为何古人将元宵节定为春节的最后一天?元宵节又是怎样来的呢?这一天是月圆之夜,又为何家家户户点彩灯呢?

从古至今,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人们都喜欢过元宵节,吃元宵,为何民国时期,短暂称帝的袁世凯,对此却十分敏感,下令禁止再用此名呢?

“元宵节”的来历

在道教的神仙体系和民俗文化信仰中,有“三官大帝”三位天神之说,分别是:上元天官大帝、中元地官大帝,下元水官大帝。

三官大帝是谁?古籍《尚书》的前3卷中记载了上古时期三位贤德的帝王功绩:尧帝、舜帝、禹帝!

道教后来尊尧帝为上元天官紫薇大帝,其职责主赐福;尊舜帝为中元地官清虚大帝,其职责主赦罪;尊大禹帝为下元洞阴大帝,其职责主解厄;合称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因与人们的祸福荣辱密切相关,故受到了广泛尊崇。《历代神仙通鉴》一书中称:三官大帝的出生时间,分别是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和下元十月十五。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由此可见,这个节日与身穿大红官服,龙袍玉带、手持如意的天官大帝有关。

元宵节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史料记载,司马迁制定“太初历”时,就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的节日。

据说,将正月十五元宵节确定为春节过年的最后一天,与汉文帝刘恒有关。

汉惠帝的母亲是吕后,他重用萧何和曹参,采取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休养生息,大力发展民生和经济。

但由于惠帝生性较弱,大权逐渐落到了吕后手中。吕雉死后,族人怕遭到清算,便在上将军吕禄家中密谋于正月十五造反。

齐王刘襄与周勃、陈平合计一举平息了“吕后之乱”!汉文帝刘恒登基称帝后,为了纪念这个节日,将这一天定为“与民同乐日”,后来正月十五便演变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

元宵节为何要张灯挂彩

在元宵佳节点上五颜六色的精美花灯,是这个节日必不可少的一个特色。这个习俗又因何而来的呢?

张挂灯笼,除了增加节日的喜庆之外,民间流传有一个故事传说:上古时期,年崇、夕兽等怪物出没伤人,人们在打怪兽的过程中,却不慎打死了天庭的神鸟。

天帝知道后下令放火惩罚百姓,天帝善良的女儿,悄悄下凡来到人间,为百姓们化解灾难,出谋划策,让家家户户都点上灯笼,同时燃放爆竹,呈现出红光局面,成功避险。

袁始凯为何禁食元宵?

元宵节要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合家团圆,幸福如意!

可袁世凯称帝后,对这个词却十分过敏,听了很不舒服。

原来,“元宵”一词的谐音,与“袁消”相通。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袁世凯听到关于“元宵”的叫卖声后,联想到了这在暗示他“袁世凯的江山将会消失”,特别不吉祥。

于是,袁世凯专门下令昭告天下,不能再用“元宵”一名,统统改为:“汤圆”!

可是,不得民心的强行禁止,老百姓又怎会听令买账呢?没有多久,依旧改称汤圆为元宵!

那么元宵和汤圆,有没有区别呢?两者外形虽然相似,其制作工艺却有所不同,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却是摇出来的!

以上内容观点,您有哪些看法和高见,欢迎下方留言或私信互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关于元宵节祈福的传说你知道吗?
元宵节 | 今日最宜天官赐福,相守团圆
【春节话民俗】上元天官诞 祈福降吉祥
复兴“三元”节日文化正当时!道教胜地江西上饶市,过了元宵才算过完年
有关元宵节有趣的事
正月十五,恭迎天官大帝下界赐福,“天官赐福”祈福难得好机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