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下经济一张生态民生双赢的好牌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3-08/20/content_661964.htm?div=-1
林下经济一张生态民生双赢的好牌
    近年来,林下经济这个字眼不断冲击人们的眼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既保护生态,又促进农民增收,具备生态和经济的综合优势,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林下经济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森林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林业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开展林下种植、养殖以及森林休闲旅游等经营模式,构建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现代林业。林下经济可利用农林业各自优势,达到取长补短、增产升值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等效果。有研究表明,发展林下经济的树木与未发展林下经济的树木相比,生长速度可提高10%-20%;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与未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相比,产值可提高1-5倍。发展林下经济,“以短养长”,“以林护农”,见效快、潜力大,可实现林下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保护森林生态,真正实现“不砍树也致富”。
    目前,林下经济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林粮模式,如在林下套种薏米、豌豆、马铃薯、大豆、绿豆、甘薯等粮食品种;林菜模式,如在林下套种黄花菜、紫背天葵、鱼腥草、黄瓜和草莓等蔬菜品种;林药模式,如在林下套种铁皮石斛、金线莲、草珊瑚等地道药材品种;林菌模式,如在林下套种竹荪、灵芝、香菇、木耳、奥平菇等食用菌品种;林草模式,如在林下套种狼尾草、百喜草等优质草种;林畜模式,如在林下养殖鸡、鸭、鹅、羊等家禽家畜;林花模式,如在林下套种兰花、朱砂根等花卉品种;林下游憩模式,如利用森林景观建设森林公园、“森林人家”,开展森林游憩等项目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出台了扶持政策,从今年起连续3年,省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对林下经济项目予以补助。各地也不断加大推进力度,安排了相应资金,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如泉州市今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种植铁皮石斛、金线莲和林下养鸡、养蜂等项目。邵武市专门成立了林下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引导社会和民间资金向林下经济聚集,同时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典型示范和技术服务的作用,带动林业经营者和林农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近年来,全省各地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组织似雨后春笋般出现,部分龙头企业也积极参与林下经济基地建设。如顺昌县山沟沟果蔬专业合作社林下种植竹荪,三明市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林下种植草珊瑚,邵武二都国有林场与福建瑶理药业公司联合在生态公益林下种植金线莲等。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林下经济的良性发展,“生态林下产业”正成为村民致富的新兴产业。如三明市梅列区在林下种植多花黄精1.05万亩,实现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大田县八峰天然菌业合作社,在生态公益林下发展红菇、泥菇、杏鲍菇、金针菇、木耳等天然珍稀食用菌,经营面积达2600多亩,社员每户年均分红近3.5万元。连城县庙前镇芷联村在林下种植兰花,养殖中蜂、竹鼠等。村民陈美娘去年利用自家竹山养竹鼠,单此一项年收入就有6万多元。据统计,2012年,全省实现林下经济产值约620亿元。今年,全省林下经济产值预计将突破700亿元,逐步实现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目标。
    林下经济,为生态、民生双赢打出了一张好牌。当前,我省正在编制《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和《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技术规程》,对林下经济的开发、利用、保护作出总体安排和布局,指导全省林下经济科学、健康、有序发展,使我省林业这个绿色品牌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化集体林改 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种养殖,补贴20万!
盘活林资源做好林文章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三农”这十年)
发力“林下经济”,九大模式助挖林间“金饭碗”
循环经济与生态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小陇山东岔林区为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