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不适合高强度运动?高强度运动容易短命?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1776627/
中国人不适合高强度运动?高强度运动容易短命?
来自: zzfznp(用眼神征服世界) 2012-08-08
想知道一下我们的人种是不是在高强度竞技体育下特别不耐受?感觉身体机能在这方面疲劳的特别快,骨骼、肌肉等也容易出现问题。
像刘翔这样国宝级的运动员,应该是有很好的营养、理疗恢复,缓解疲劳和酸痛,但即便这种国家级的训练体系他仍然受伤了,那我们普通人在锻炼时,有没有一种既锻炼身体又避免运动伤害的呢?比方说跑步就不可避免膝关节、踝关节的磨损,打乒乓、羽毛球就不可避免肘、腕关节的磨损,是不是我们锻炼了身体的一方面就不可避免的损耗身体的另一方面?即便是国家级运动员,有正确、系统的训练方法还常常落下一身伤病,那对我们来说,锻炼的意义似乎打了折扣。
上次看一个养生节目,一养生专家说,不要激烈、高强度运动。运动员都短命,他的理论是:人就像蜡烛,激烈运动就是加速生命的燃烧,那必然更早耗尽生命。这种莫名其妙的类比我觉得没有任何说服力,但是我想知道是不是有这方面的科学证据证明常年高强度的训练会减短寿命?
以下是一些网上抄的论证:
《中国医药健康保健网》载文指出:由于肌肉的运动“会使肌肉的需氧量急速增加”。我们知道人只有一个肺,呼吸的频次也有一定的限度,因而氧的吸入也有一定的限度,既然“肌肉的需氧量”急速增加,分配给大脑、肝脏等器官的氧必定减少,从而“使大脑、肝脏等器官的血管”应急收缩,“以便将血液供应给四肢肌肉之用,这就造成了这些器官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相对‘缺氧’状态”,从而损害内脏,“对健康有害”。
基础代谢率越高,意味着安静时身体消耗的能量越多。现代有关研究表明,新陈代谢率增高,身体耗氧率肯定增高。耗氧率可作为生物体能量消耗的定量尺度,它与体温、呼吸次数、血液循环快慢有着密切的关系。耗氧率高,新陈代谢率高,细胞就会保持高度紧张状态,工作量增加,人容易衰老以致短命。
俄罗斯科学院生化物理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此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们表示:“降低体温的实验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将人的体温降低2℃,那么一个人便可多活120~150年。”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体育运动正是做与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率、降低人体体温相反的事。在激烈运动的时候,代谢率可达静卧时的20倍,即使在运动停下后,能量消耗仍会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高水平。况且长期运动的人,肌肉在人体中占的比例越大,单位体重代谢率也就越高。
据《中国医药健康保健网》公布的资料:一家保险公司对6000名已故运动员的资料统计,运动员的平均寿命仅50岁,远远低于一般人的平均寿命——70岁。
相反的观点:
  8月底在巴黎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会议上,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市Bispebjerg大学的彼得?舒诺尔博士(Dr.PeterSchnohr)发表了一项关于运动和长寿的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运动的剧烈程度是延长人的寿命的关键,并且证实,高强度的运动对延年益寿有一定帮助;而运动的时间长度则不那么重要。

  舒诺尔博士主持的这项研究,样本是来自哥本哈根的5106位年龄介于21至90岁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研究人员发现,在男性自行车爱好者中,比起低运动强度的自行车手,中等强度的自行车手能多活2.9岁,高强度的自行车手则能多活5.3岁。而在女性自行车爱好者的比较中,中等强度车手比低强度车手长寿2.2岁,高强度车手比低强度车手长寿3.9岁。这表明,剧烈运动对长寿有一定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车手春季训练 - 打好基础如此重要
间歇训练:发展耐力素质最好的训练方法!
如何进行冲刺:正确的形式、变化和常见错误!
《转载》自行车运动员的心率训练(业余骑友可以参考)
骑自行车有益 可延寿六年
你还不知道中等强度有氧没用吧?其实只要稍微转变1点就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