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却人间蒸发17年,再出世时震惊全世界

这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他曾为中国的原子弹事业放弃诺贝尔奖,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却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过,甚至有人连念都不会念。

他叫王淦(gan)昌。邓稼先、李政道见他,都要叫一声老师。

他原是个放羊娃,却成了中国的核弹之父和两弹一星元勋,还曾三次与诺奖擦肩而过,就算称他为中国科学第一牛人也不为过。

天才的遗憾

王淦昌,4岁丧父,13岁丧母。

早失怙恃的他只能以放羊为生,所幸外婆颇有远见,鼓励王淦昌一定要接着读书。

为了养家糊口,中学毕业后,他原本打算学汽修。却一不留神考入了清华,而这一年他才18岁。

1925年,王淦昌只身前往北京求学。当时,日本人侵华的狼子野心愈加猖狂。

这年10月,日本的军舰公然开进中国内海,我国军队在大沽口予以正当还击。没成想,日本人竟然纠集英美等国,向中国发出了所谓的最后通牒。

不仅要求中国人撤除大沽口海面的水雷,主动打开大门,引狼入室,而且还不允许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设置炮台。

他们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了呼吁反抗侵略,王淦昌和同学们走上街头,

可当局的枪口居然对准了手无寸铁的学生。

王淦昌只能眼睁睁看着,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一个一个倒在血泊之中。

那一刻,王淦昌无助极了。

他怎么也想不通:惨死的同学们究竟错在哪?

他只能去问老师叶企孙。

叶企孙泪流满面,对他说:“弱肉强食才是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只有科学,只有手里捏着武器,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

(爱国学生运动,图片来自网络)

王淦昌闻言,心头一震,从此更加发奋学习。因为从这一刻起,他发誓:要用科学救国!

这一努力就不小心拿到了公费赴德留学的资格。并就此,开启了他开挂般的人生。

在德国,王淦昌的老师迈特纳女士,是被爱因斯坦称为“才华比肩居里夫人的女科学家”。

而王淦昌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4岁时,他便提出了发现中子的实验设想。

没成想,却因迈特纳的偏见,王淦昌的试验申请两次都被拒绝,被迫为他人做了嫁衣。

两年之后,一个英国人用他的思路发现了中子,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王淦昌第一次与诺奖擦肩而过。

27岁时,王淦昌在德国获得了博士学位。

优渥的生活唾手可得,可他却毅然决定回国。

那是在1934年,相比于德国,中国战火纷飞,犹如人间炼狱。

世人都说他傻。他却说:“我是科学家,但我首先是中国人。”

王淦昌

回国后,他在浙江大学担任教授,却因为年纪太小,被人称为“娃娃教授”。

然而,就在他准备大展身手之时,日本加紧了侵华的步伐。

为了支持抗日,王淦昌把家里的所有的积蓄,连同妻子的嫁妆,全部捐给了军队。

家里食不果腹,连女儿的奶水都不能保证。

王淦昌便自己养了一只小羊,每天下课就牵着小羊去吃草,用羊奶养活女儿。

因此,同学们背后都称他为牧羊教授,可他失去的远不止这些。

35岁那年,王淦昌再次发现了探测微中子的方法。但当时国人要活命都难于登天,

哪里拿得出资源支持他的物理实验呢?

梅开二度。王淦昌只能再次为别人铺路。

而后,美国人用他的理论成果,发现了微中子。本该属于他的诺奖也被美国人拿走。

右为王淦昌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王淦昌的科研终于走上了正轨。

52岁的他成功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

人类对微观物质世界的认识,由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消息一经公布,震动了整个国际学术界。

当时的王淦昌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可就在诺奖唾手可得之际,王淦昌却突然神秘失踪了。

此后十几载,再也没有人听说这个名字。他究竟去了哪里?

王淦昌

伟大的舍弃

1958年,一支从朝鲜战场凯旋的队伍,突然接到了一道特殊的指令。

而后,这支队伍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西北无人区的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基地。

两年之后,中苏关系交恶,苏联召回了所有专家学者,中国的原子弹几乎陷入了瘫痪。

就在这时,一位对中友好的苏联专家悄悄留下了一道密电:“我们离开了,但你们还有王淦昌。”

中为王淦昌

当时,王淦昌正好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进行访问研究。

凭借他闻名世界的科研天赋,定能挽救中国的核武器事业。

只是他才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再进一步研究,必然会有更大的突破。

所有人都说:“王淦昌已经站在了诺贝尔领奖台旁。”他真的会愿意放弃一切回国吗?

1961年4月3号,第二机械工业部的刘杰部长和钱三强,一同会见了王淦昌。

初次见面,他们便开门见山地提出:“希望你能放弃一切荣誉 与所有人断绝来往,参加国家核武器的开发。”

话音刚落,屋内陷入死寂,这显然是一个唐突的要求。实际上,刘杰与钱三强也在惴惴不安。

可没过多久,王淦昌便给出了答案,只有六个字:“我愿以身许国。”

王淦昌

而后,王淦昌以出差为由离家,而这一去便是17年。

从此 科学天才王淦昌消失,西北代号为221的核试验基地出现了一个叫王京的人。

家人朋友却对此一无所知。他的女儿总是问妈妈吴月琴:“爸爸去哪儿了。”

吴月琴也不清楚,她只能告诉女儿:“爸爸在信箱里。”

而另一头,核实验场所处的西北荒漠,位于海拔3200米的高原,水烧不开,馒头蒸不熟,条件异常艰苦。

许多年轻人都叫苦不迭,年近花甲的王淦昌硬是扛住了艰辛。

每一次实验,他都会亲力亲为。

当时,邓稼先说:“王淦昌、郭永怀、彭桓屋三位核武器研究负责人是三尊大菩萨。”

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王淦昌的真实身份,有些工人甚至会直接叫他王老头。

王淦昌不仅不生气,反而十分高兴地表示:“这说明我和工人打成一片了。”

右二为王淦昌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全国人民为之欢呼,世界人民为之震撼。

而戈壁摊上的功臣们却很快从喜悦中平静下来,因为这对核武器研究来说还远远不够。

王淦昌等人的终极目标是氢弹。

原子弹和氢弹的区别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前者的威力有上限,而后者是没有上限的。

从原子弹到氢弹,前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8个月,而我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至此,几百年来,帝国主义悬在华夏大地上的利剑,终于被彻底折断。

彭老总当年所说的,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海岸架上几尊大炮便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才真正一去不复返了。

看着戈壁滩上升起的蘑菇云,邓稼先看着王京,哽咽着说道:

“叫了十几年的王京同志,叫一次王淦昌吧。”

然而 两弹试爆成功后,王淦昌却又隔了十年才恢复自己的身份。

令人愤怒的是,这位共和国的功臣,竟然因为一自行车车主肇事逃逸,而迎来了一场灭顶之灾。

致命的横祸

在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后,王淦昌并没有立刻恢复身份,而是领导核试验场的战士们,进行了3次地下核爆实验。

一直到1978年,王老才告别“王京”的身份,回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人们这才发现,他们叫了十几年的王老头,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王淦昌。

17年的时光,恍然而逝。

71岁的王淦昌满头银丝,一个科学家最珍贵的时光,他都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那一片荒漠,只为兑现以身许国的诺言。

左二为王淦昌

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也耕耘不辍,始终坚守在原子能研究所,

一直工作到九十多岁。

王淦昌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jue)铄。可意外却在1997年的一个夏日发生了。

那天,王老像往常一样出门遛弯。

突然,一辆的自行车迎面飞驰而来,王老来不及反应 便被撞到在地。

骑车的男子只回头看了一眼,竟然丝毫没有下车的意思,便扬长而去。

王老扶着剧痛的腿,在原地坐了许久,才被一个好心的路人扶起。

这一场事故导致王老的腿部严重骨折,只能卧床休养。

这对于一个九十岁的老人来说,无疑是重创。

自此之后,王淦昌老先生的健康便急转直下。

谁料,祸不单行。一年之后,

王淦昌的发妻吴月琴也不慎摔了一跤。

她的情况更加严重,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huan)。

王淦昌老人突闻噩耗,受到极大的打击,病情也随之加剧。

1998年12月10日,王淦昌老先生不幸去世。

可恨的是,肇事司机至今都未归案。

捧花者为王淦昌

1999年,王淦昌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功勋奖章。

他的名字终于为全国人民所知;可王淦昌老人却永远也无法亲自戴上这份荣誉了。但他并没有真的离开我们。

2003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小行星14558正式命名为“王淦昌星”。

他将永远在银河之中,遥望他深爱的祖国。

他会亲眼看见,如今这繁盛荣昌的中国。

当下,追星文化盛行。一些德行有亏、毫无才华的人受尽追捧,名利双收。

而像王淦昌这样的共和国功臣却被世人遗忘。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吗?

吾辈当铭记先辈之恩,追真正值得崇拜的明星。

王淦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弹元勋王淦昌:90岁因散步被自行车撞倒而离世,凶手至今在逃
防务短评:数度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两弹元勋们
他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隐姓埋名17年,只为……
王淦昌:三次放弃诺贝尔奖!隐姓埋名研发核武,一声巨响令世界侧目
比氢弹威力还大的核武器,三相弹的威力有多大?什么是三相弹?
钴弹:比原子弹氢弹更为恐怖的核武器,目前尚未研究出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