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500年前的日照“水稻”,即将亮相!


11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与日照市博物馆举行了交接仪式,梁中合研究员将尧王城遗址出土的6粒炭化水稻颗粒移交给日照市博物馆,这也填补了市博物馆炭化稻收藏的空白。



这批炭化稻颗粒出土于尧王城遗址,是目前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人工栽培水稻的实物证据之一。经鉴定,这些炭化稻属粳稻。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称为稻作农业,而北方则以种植粟和黍为主,称为旱作农业,两种农业类型的分界大体在今淮河一线。尧王城遗址发掘出土的炭化稻突破了这一认识。
根据专家介绍,尧王城遗址发掘出土的炭化稻,把文献记载山东地区有稻作的历史提前了约2000年。同时,这一发现开启了海岱地区史前稻作农业研究的先河。
专家研究证明,龙山时代的日照地区,稻作农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水稻是当时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比较接近现代的粳稻地方品种。
接下来,日照市博物馆专业人员将对其入库归档整理,计划将在日照市博物馆开馆两周年活动月之际面向公众展出。

知识链接:尧王城遗址

尧王城遗址位于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安家尧王村和南辛庄子村之间,东北距日照市区约16公里,东距黄海不足10公里。遗址坐落在沿海冲积平原和丘陵的交接地带,西、南两侧有川子河绕过,海拔高度10余米。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尧王城遗址南北长2000余米,东西宽1900余米,面积约为400万平方米。该遗址地势北高南低,文化堆积厚约2~3米,包括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周代和汉代等不同时期的遗存,以龙山文化遗存最为丰富。
该遗址发现于1934年。1992~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进行了两次发掘。这两次发掘地点位于遗址的西北部,发现了房址、墓葬和灰坑数十座,出土了石器、骨器和陶器等数百件遗物。
1995年以来,中美联合考古队数次到尧王城遗址实地考察,在遗址西北角大沟的北、西两壁上,发现了比较清楚的夯土堆积,推测是龙山时期的城墙遗迹。
1998年冬,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尧王城遗址的北侧和西北侧进行了勘探,发现夯土宽十余米,并向东延伸100余米,初步确定为龙山文化城墙。
2012~2020年,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连续不断的发掘工作,尧王城遗址的分布布局已基本清晰,揭露的遗迹主要有城墙、环壕、房址、祭祀台基、墓葬、灰坑、器物坑等。

文章来源:日照市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谭天宇:日照尧王城遗址考察记
齐鲁文化
4000多年前古国都城“重见天日”——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考古纪实
第六批国保--古遗址(12)
日照与《山海经》
医易系列谈之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