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第一才女”背后的凄凉与心酸又有谁可知!

你们喜欢李清照的什么?是她从口中唤出便颇觉不俗的名讳?还是她宁为玉碎也不惧世俗的铮铮铁骨?亦或是她锦心绣口的满身才气?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外祖王拱辰乃仁宗朝状元,父亲更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在家学熏陶之下,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 逼近前辈”。一首后世广为传颂的“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更是让她名动京师。据闻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靖国元年的元宵节,李清照在灯会上邂逅了太学生赵明诚,才子佳人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同为朝廷官员的李、赵两家很快便缔结了婚约,本就是门当户对的一桩好亲事,再加上小两口志趣相投,步调一致,相处起来就更是琴瑟和鸣,恩恩爱爱了。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在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李父便因朝廷党派之争而被清算贬谪。相反,公公则是一青云直上,为救父于危难,李清照大胆上诗赵父。只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赵父并未出手相助,而是选择了袖手旁观,真是“炙手可热心可寒”。而受此影响的李清照也不得不面临着与赵明诚分离的命运。偌大的汴京城,却已然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她不得不跟随家人返回原籍。

不过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先是李家因大赦天下而得以离乡归京,李清照终得与赵明诚团聚。可没过多久,赵家便因蔡京复相而遭报复,举家被迫离开京城。还未安稳多久的李清照便只得随着赵家人一起回到青州私邸,过起了姘居乡里的生活。李清照把所住居室命名为“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日子虽然清苦不复昔日优渥,但远离了官场的恩怨是非,夫妻俩却是可以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自己喜好的金世文学当中去。他们节衣缩食,搜求金石古籍,一起校勘资料,整集签题。在李清照的相助下,赵明诚大体上完成了对《金石录》的编写。而此间还有一则轶事颇为有趣,据说是重阳期间,赵明诚外出未归,李清照思念之下,写就一篇《醉花荫》交与小书童代为转交。据说赵明诚看到诗后反复诵读叹赏不已,誓要写一首词能够超越妻子,于是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填词50余首,然后将这篇《醉花荫》也夹杂其间,交由好友品评。有人斟酌再三之后,言道,有三句实乃绝佳。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也。赵明诚闻言叹服。

在青州的十多年岁月,当是李清照一生中最为悠闲安宁的幸福时光了。其后,因着赵明诚起复入仕,李清照也随之辗转各地奔波,再未安稳。公元1127年,懦弱苟安的北宋朝廷随着徽钦二帝被掳北去而宣告崩溃灭亡。北方局势愈发紧张,李清照决心南下。动身之前,她只身前往青州,运送夫妻二人以前收藏的金石文物。当李清照押运着15车书籍器皿行至镇江时,恰逢镇江城陷,她一个弱质纤纤的女流之辈,硬是凭借着自身的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一批稀世珍宝保全,直至次年才赶到江宁与赵明诚会合。当看到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一味只知言和苟安时,李清照十分不满,屡屡写诗讥讽。可无论如何,她也不曾想到,有一天她的夫君也会做了她心中所不齿的懦夫。

公元1129年,江宁城内发生兵变,时任江宁太守的赵明诚非但没做任何处置,反而抛妻弃城,连夜出逃。人说至亲至疏夫妻,即便不论夫妻情谊,此时此刻,赵明诚却是连基本的文人风骨都弃之不要了。诚然,李清照并非小鸟依人的菟丝花,她有性格、有主见、有思想,但于此事而言,赵明诚的做法委实是让李清照失望心寒,这甚至比赵明诚战死沙场还让她伤心难过。所以当乘船经过昔日霸王自刎的乌江时,李清照写下了那首一改她前作婉约愁苦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事后,赵明诚应是有跟李清照做过解释。可是这件事终归是成了彼此心中的一根刺,内心的羞愧自责让赵明成始终郁郁寡欢,其后竟在接到圣旨前往湖州赴任的途中一病不起,他强撑着等待李清照来见他最后一面,一段近30年的姻缘至此落幕。有欢喜,有遗憾,只是自此后她的喜怒哀乐、人间天上再没个人堪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名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为何写下这样一首豪情诗?
一代佳人:李清照的乱世情
李清照:才情绝冠千百世,半生悲愁有谁知
李清照的乱世情
她是千古才女宋代词宗,两段婚姻刻骨铭心,半生幸福半生凄凉
喝酒好赌撕渣男!课本之外的李清照,野到你无法想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