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论“奇正”的战争艺术兼谈刘伯承、林彪、粟裕的用兵

看过一篇写刘伯承、林彪、粟裕的指挥艺术,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刘林多“正”兵,粟裕多“奇兵”。这个结论本身说明作者是把兵法中的“正”“奇”对立了,实际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我们先来看看孙子兵法的原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意思是战役主要目的的力量按正常的一般的规律用兵,而以变化力量根据作战态势进行变化使用而打破战场平衡取得胜利。也就是说兵法上的“奇正”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对立的,是作战制胜的综合手段。任何人用兵,正兵都是必须的,然后才是配合以奇兵。所以,论将领用兵是比谁的奇正配合使用最恰当,而不是比谁的正多谁的奇多。

综合看,刘伯承,林彪,粟裕都是近现代最优秀这个层级的将领,都能奇正并用,而奇正并用最佳又是刘伯承元帅。我们可以以战例来进行分析:

比如林彪的四平防御防御战,防御用兵属于正兵,而辅助防御的力量属于奇兵。按中央的意图是以少量兵力依托四平街正面防御,用作正兵,反而是以主要力量(集中6个师旅机动歼敌)作为奇兵,但林彪在运用时,奇兵缺少变化,最后全部用成了正兵(部署在防线上防御),没有了奇兵。第二期增援南满第三纵队和保3旅开辟第二战场,作为奇兵使用,也没有产生好的效果,最后也部署到防线上作为正兵使用,最终不能“以奇胜”。反观国军,以新一军和71军作为正兵使用,而以本溪北调的新6军作为奇兵使用,一举从右翼突破我军防线,致使我之防御崩溃。

再比如粟裕南麻战役,战役目的是围歼整编第11师,那么,防御力量就属于奇兵,而在防御方向看,正面防御就属于这个局部的正兵,留出的预备队灵活使用的部分又属于防御方向的奇兵,但是这个奇兵缺少变化,又导致正面防御被突破。围攻方向也是一味的“正”,全面攻击,而缺少“奇”的变化,致使打成僵局,是否考虑以正兵先牵制胡琏的主要力量,而出奇兵先歼灭掉突出的18旅打开战役的突破口呢?总之,奇正不合是导致了整个战役失利的重要原因。

林粟失利的战例还较多,鉴于篇幅关系,不再一一分析。而刘伯承元帅奇正并用几乎取得了战役的全胜,也限于篇幅我也不一一列举(有兴趣的可以见此文《刘伯承元帅的胜率》),仅举刘帅的一个平手战役阜阳战役来论刘帅的用兵。

48年3月底刘帅发动阜阳战役,以1,11纵作为正兵,兵力近3万,攻坚阜阳之敌约万人,以2纵和华10纵打援。战役开始后,敌军出动20个旅准备反合击我军,由于我作为奇兵的打援兵力太弱,你无论如何变化,也很难抵挡国军的强大援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帅下令结束战役。这个战役,是否就否定了刘帅的奇正并用呢?其实也不是,这次攻击阜阳是建立在第一次佯攻阜阳时,敌军只出动一个张轸兵团增援的基础上展开的,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后,我之策略也跟随变化,也是用兵原则,因为,兵法还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行”、“知可战与不可战者胜”,当形势变为“不可战”局面时,我在失败之前,及时撤销作战也是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兔子]元帅中,论兵打仗的作战水平,粟裕曾表示刘伯承第一,林彪排
《孙子兵法·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以“正奇”论,林彪、刘伯承与粟裕不同的战争指挥艺术
从不开口称赞别人的林彪却对他异常佩服,他是谁,有何特殊本领
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毛泽东改变了粟裕分别上报的三个和四个作战方案
中国古代战术战略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