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牧的一首冷门小诗,意境高远,展现出了一幅优美的白鹭飞天图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从诗的内容看,诗人被晚风中的白鹭迷住了,从而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诗。

鹭鸶

杜牧 〔唐代〕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

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开首两句,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赞语,而是通俗朴白的写实,然而就是这样一落笔,一群“雪衣公子”洁白美丽的形象,夕阳西下,蔽于溪影之中待机捕食鱼、虾的习性和机智,却全被描绘出来了,同时,诗人的迷恋之情也寓于其中了。

白鹭那洁白的羽毛很美,故有“雪衣”、“雪衣公子”的美称。诗人正是被白鹭的这一特色所吸引,所以从这里切人表现白鹭的精神,表达自己的迷恋之情。

而两个“雪”字的连用突出的是白鹭的“形”,其“神”尚未现,诗人巧妙地把它放在惊飞远去的情景中精心描绘,以

“碧山”相托,以“梨花”比喻,笔触空灵,而白鹭的精神也就显露出来了。

第三、四句:“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一个“惊”字,便把眼前之景推向了远处,顺势以“碧山”映衬出飘然远去的白鹭,而这群飘飞的白鹭又装点了青绿色的远山。

山青鹭白,晚霞渐逝,这是一幅优美的图画。

真是情景交融、自然浑成。

可是,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接着展开想像的翅膀,好像暗暗地问了自己一句:“远映碧山”的点点白鹭究竟像什么呢?哦,像雪白的梨花在静谧而轻轻的晚风中飘然落下的美妙景象!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鹭鸶溪中捕鱼,朴白平实,似无余味,其实为后边的惊飞远去营造了气势。

“一树”承“群捕”,“梨花”应“雪”字,读来晓畅自然,无一点造作之感。

这首诗在许多咏鹭诗中别具一格,而且它的最后两句也可以说是咏鹭诗中的名句。

后人的一些咏鹭名句,如元代顾瑛的“白鸟群飞烟树末,青山都在雪花中”(《泊垂虹桥口占》)、清代郑板桥的“忽漫鹭鸶惊起去,一痕青雪上西山”(《潍县竹枝词四十首》)等,很可能就是受了杜牧的影响创作的。

李商隐《杜司勋》: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唐才子传》: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争也。

《宣和书谱》: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刘熙载:其诗“雄姿英发”。细读杜牧,人如其诗,个性张扬,如鹤舞长空,俊朗飘逸。

胡震亨:杜牧之门第既高,神颖复隽,感慨时事,条画率中机宜,居然具宰相作略。

董其昌: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

叶奕苞:牧之书蒲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宗伯(董其昌)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家也。

刘克庄云:“牧于律中常寓少拗峭,以矫时弊。”(《后村诗话》)

杨慎:(杜牧)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

赵翼《欧北诗话》说:自中唐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杜牧之恐流于弱,特创豪宕波峭一派,以力矫其弊。山谷因之,亦务为峭拔,不肯随俗为波靡,此其一生命意所在也。

陆游:勋业文章意已阑,暮年不足是看山。江南寺寺楼堪倚,安得身如杜牧闲。

杨万里: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豆蔻词工,和《琵琶仙》:十里扬州,三生杜牧,以及《鹧鸪天.十六夜出》: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鹭鸶》是杜牧见到白鹭触景生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相对于杜牧的经典诗作,《鹭鸶》稍显冷门。杜牧的这首诗写得非常平缓,用词也是极为讲究,行云流水,一开篇便是让人感受到诗作里所独有的魅力,把鹭鸶的外形,以及它们的神态,以一种非常唯美的手法,描写的非常到位。

傍晚时分,诗人散步溪边,看见一群群美丽的白鹭,它们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白鹭洁白的羽毛很美,它行走起来,步履轻盈、从容不迫,远远望去宛如一位翩翩公子,故有'雪衣'、'雪衣公子'的美称。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这两句描绘了它们惊飞远去的美丽而生动的画面。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雪”字,突出的是白鹭的“形”,其“神”尚未现,诗人巧妙地把它放在第三句,惊飞远去的情景中精心描绘,以“碧山”相托,以“梨花”比喻,笔触空灵,而白鹭的精神也就显露出来了。

一个“惊”字,更是把眼前之景推向了远处,顺势以“碧山”映衬出飘然远去的白鹭,而这群飘飞的白鹭又装点了青绿色的远山。

动静结合,白鹭的白,与山峰的青交相辉映,让这首诗宛如一幅隽永优美的白鹭飞天图。

这首诗多处运用比喻,新颖独特,别具匠心,诗写得清幽柔美,富有诗情画意。

杜牧在这首诗中,并没有使用任何的典故,也没有使用一个生僻的字,通篇写得很自然。

青山耸立,绿水奔流,白鹭群飞,万物欣欣向荣。

后人咏白鹭之句如顾瑛的“白鸟群飞烟树末,青山都在雪花中”,郑板桥的“忽漫鹭鸶惊起去,一痕青雪上西山”,很可能就是由杜牧句点化而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树梨花落晚风
杜牧诗《鹭鸶》楷书全文,梨花落晚风。
诗词 |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就服杜牧,写了一首“鸟”诗,竟成古今经典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埔魚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尤其在初秋。
古诗词欣赏——唐代诗人杜牧的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