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鄪国春秋 ‖ 费县,从历史深处走来

费县,从历史深处走来

带你认识一下“费县”,看看那个古老的鄪国是怎样割掉了耳朵,才变成费县的。

费地在上古为东夷部落首领少皞近畿之地。

境内有多处大汶口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这里就有人类聚居。

费县在唐、虞、夏、商时代属徐州。

西周初年属青州。

商代费地即建有方国,周初分封诸侯时又被封为同姓(姬姓)伯国。

西周初年,今上冶镇南部古城、西毕城、宁国庄一带即称为“费”(古作鄪)。

大致在周宣王时代,周王室封鲁懿公之孙为费伯,费地自此成为伯国,境域大致方圆七十里。

鲁桓公时,费国沦为鲁国的一个邑。

鲁僖公元年(前659年),费邑成为鲁国上卿季友的私邑。

鲁襄公七年(前566年),季友的后代(史称季孙氏)开始在费地筑城,后经几代人的经营,至孔子生活的时代,费邑已成为鲁国最强的邑。

鲁元公二年(前427年)以后,季孙氏据费邑自立为国,境域大致方圆百里以上。

齐威王时,费国曾一度被齐国吞并。

公元前255年,费国又被楚国吞并。

公元前223年,楚国为秦国所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费地属薛郡。

建县之前,费地的沿革情况大致如此。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韩信被封为楚王,费地属楚国。本年,刘邦统一天下,分封诸侯,设立郡县,费地自此成为县。

境域辖今费县中部、东南部、北部及今平邑县东北部。

县治为原费国都城,为郡都尉治所。

费县之东为华县(今费县东北部及兰山区西北部)、西北为南武阳县(今平邑县城一带)、西南为南城县(今费县梁邱镇西及平邑县魏庄乡一带)。

高帝六年十二月,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刘邦改封其弟刘交为楚王,领有薛、东海、彭城三郡所属三十六县,费县属东海郡。

高帝七年(前200年),韩信部将陈贺被封为费县侯。至其孙陈偃时,因罪被褫夺爵位。

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武帝又封城阳顷王之子刘方为费县侯。五年后,又得罪被夺爵。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西汉中央政权在全国设置十三部州刺史,费县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

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改制,郡县更名,费县改名为顺从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华县并入费城。

费城不再是郡都尉治所,改属兖州泰山郡,为侯国。

不久,华县又自费析出,也属泰山郡。

献帝建安三年(198年),又改隶徐州琅琊国。

三国魏时,费县属徐州琅琊郡,南城县更名为南武城县。

西晋时,费县属徐州琅琊国。

永嘉之乱以后,西晋灭亡,淮水以北曾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历时约120年,费县均隶琅琊郡。

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政权后,为了安置随其南迁的原琅琊国士族和流民,于东晋大兴三年(320年)在江乘县境内侨置怀德县。

咸和土断后,怀德县改为费县,有实土,属南徐州琅琊郡。

至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废置。

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北伐,灭南燕,收复了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及汉水上游广大地区,费县一度属东晋和南朝宋之徐州琅琊郡。刘裕死后,上述地区又渐次被北魏等北方少数民族攻占。此时华县撤销,大部分土地并入费县。南武城县又恢复旧名。

北魏至北齐,费县属北徐州琅琊郡。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县治所由费城迁至枋城(今县城新华钟益楼、影剧院以南),后又迁至阳口山(今薛庄镇吉山)一带。

北齐时,南城县撤销,其地并入费县。

北周时,费县属沂州琅琊郡。

隋朝初年,实行州县两级制,费县属沂州。

开皇三年(583年),县治所又迁回初城。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武阳县为颛臾县。

大业年间改州为郡,费县属琅琊郡。

隋末天下大乱,费县先后被潘当、徐圆朗等部农民起义军占据,县城被毁坏。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重建费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自此,县治未再迁徙。

贞观元年(627年),颛臾县撤销,并入费县。至此,费县几乎占有汉初相邻四个县的地域。天宝元年(742年)废沂州,费县属琅琊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置沂州,费县属沂州。

唐灭亡后,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费县均属沂洲。

北宋时期,费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

北宋末年,费县曾一度属张邦昌伪楚和刘豫伪齐,后属金朝山东东路沂州。

金朝末年,费县一带曾被宋军收复,不久又被承宣使李全割让给元朝。

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今山东省一带直属中书省,称腹里。费县属腹里山东益都路沂州。

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沂州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府。五年,改隶济南府。七年,属青州府。十八年,属兖州府。费县均属沂洲。

清朝初年,费县仍属兖州府沂州。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沂州由散州改为直隶州。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沂州又升为府,费县属沂州府。

至清光绪年间,费县境域包括今费县、平邑县全境,苍山县北部和西北部,兰山区西部和沂南县西南部。

清光绪二十二年《费县志·疆域》载:“东界兰山,西界泗水、邹县,南界兰山,北界蒙阴,东南界兰山,西南界滕县、峄县,西北界泰安、新泰,东北界沂水。”其四至是:以县城为中心,东中村七十里,南至兰山县界埠阳村九十里,至兰山县界周井铺六十里,东南至兰山县界至高桥九十里,西南至滕县界青山岭一百二,十里,西至泗水县界舜王庙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泰安县界泌干村—百三十里,北至蒙阴六十里。

县界紫荆关七十里,东北至沂水县界黄草关民国二年(1913年),费县属岱南道,次年改属济宁道。

1925年改属琅琊道。

1928年直属山东省政府。

1936年后,属山东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

1939年1月,费县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下属重要集镇相继沦陷,国民党费县政府撤离县城,辗转迁徙,时存时亡。

日本侵略者曾在县城建立费县伪政权七年之久。

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自1940年2月至1943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曾在县一带先后建立过费县、费北行署、费南县、临费沂边联县、费东行署、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费北县、鲁南实验县、费东县、费滕峄县等县级人民政权。

1944年1月,成立温河县,费南县改称费县。

1945年8月,驻城日伪军逃往临沂,县城被人民政权收复。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权逐步巩固,国民党政权由流亡到垮散。

1946年1月,费北县、费东县合并为蒙山县。

1946年4月,费县改称平邑县。同月,温河县改为费县,隶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

1947年2月,县城被国民党军占据。7月,县城解放,国民党县政府流亡临沂。

1948年1月,隶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10月,国民党费费县划归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7月,费县县政府在郯城垮散。

1950年5月起,费县属临沂专区。

1951年8月,费县县委、费县人民政府机关由埠下村迁进县城。

1952年3月,撤销蒙山县,原蒙山县上冶、白埠、薛庄、诸满、汪沟五个区划归费县。

1956年春,由吾区由平邑县划入费县,改名朱田区。至此,费县总面积为1903.75平方公里。

1994年12月,临沂行署改称临沂市政府,费县仍隶属之。

2003年3月,费县7个行政村划归兰山区半程镇。

至此,费县现境域形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年古费县,绝非浪得虚名,看费县历史沿革!
山东省1个县,建县超2200年,县名沿用至今,是临沂的后花园
山东一个千年古县,建县超2200年,人口近90万
卷一百四十
山东省临沂市旧志考述
这是一份临沂的简历,请收好传下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