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板桥这首诗前三句平平无奇,全靠最后一句撑场子,竟成经典!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这首诗当读到前三句时,很多人都认为平平无奇,但是读完最后一句,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前三句就是为最后一句蓄势的,作者最后突然发力,让人有一种始料不及、手足无措之感。

诗歌有“起承转合”之说,这首诗到了第三句,作者还是和前两句一样,丝毫没有“转”的迹象,反倒是最后一句我们看见了作者的“转”,这时诗歌也戛然而止,留给读者重新想象的空间,好像这时我们才“柳暗花明”,明白作者的用意,不得不重新回头体会前三句的用意。郑板桥这首诗不按常理出牌,也是它的一个特色。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作者给我们构造了这样一个意境,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有一株梅花傲雪凌霜,含苞待放,雪再大,也阻挡不了梅花的开放“飞入梅花总不见”。在一片白雪皑皑之中,有一株红梅,“一剪寒梅傲立雪中”给人视觉上“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的即视感,这就使这首诗的意境更加深邃,仿佛梅花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其实,郑板桥正是为人正直,不阿权贵的人。

郑板桥这首用数字写成的《咏雪》是一首很经典的咏物诗,但是它不是七言绝句,它是七言古体,整首诗以仄韵结尾,并且前三句的尾字全是“片”,很少有人这么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隆写了一首诗,前三句看上去都是废话,最后一句却让人拍案叫绝
以数字入诗的古诗(二)
清代诗坛最孤独的一枝梅花,傲立在郑板桥的诗中,惊艳了无数时光
97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
郑板桥最经典的一首咏雪诗,只有短短28个字,美得犹如一幅山水画
史上最经典的一首竹诗,全诗无一竹字却句句不离竹,年年入选课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