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的四大阳谋,堪称经典 是否真的无解?

阴谋是为了达成目的偷偷的谋划算计某人或某事 阳谋正相反 是明白的告诉别人 要用何种手段达成何种目的 对方想化解却无从下手。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非常经典的 成功运用阳谋达成目标的典故。

第一个 是汉武帝为削藩 而颁布的《推恩令》

当初汉景帝削藩的手段过于激烈引发了七王之乱,武帝即位后改变方式便颁布了《推恩令》。

主要内容就是 把原先只有长子才能继承的封地,变成其他庶子也都能分到封地。表面上 诸侯权利不变 ,实际上随着土地被分散 实力也越来越分散 再难对朝廷造成什么影响。诸侯就算想反对,家里一堆的庶子们肯定就先要闹起来了, 佛经也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推恩令可以说把人性琢磨到了极致。

你在公司上班,原先国庆节照常上班 也没觉得怎样。可是现在国家颁布规定 国庆节要放假七天,这时候公司还要求你按照以前制度来上班,你肯定不同意吧,跟公司闹起来也不怕 大不了找国家部门给你做主。

把握人心,这就是推恩令的厉害之处。

第二个典故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实 在正史中记载了三次类似的说法,最早是毒士贾诩提出来的,当时董卓为吕布所杀,朝廷不同意赦免董卓手下李傕郭汜诸将,毒士贾诩劝李傕郭汜“奉国家以征天下” 李郭二人依计挟持天子及百官 并焚了洛阳退往长安。后来李傕郭汜两人内斗,手下杨奉抢了天子百官东返洛阳。

这时候谋士沮授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拒之” 献计于袁绍,可惜袁绍自大多疑的毛病犯了 ,他还在犹豫 皇帝抢回来 要不要尊重他 ? 是听他的还是听我的?要是我说了他不听怎么办的时候 ,另一边曹操枭雄本色果断采纳手下谋士毛介“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 出兵去洛阳把汉献帝掌握在了手中。

大汉王室虽然衰弱但是几百年下来早已深入人心,曹操大义在手 , 诸侯明知是曹操借皇帝名义发布号令,却也不得不认,不然手下心就先散了 。

第三个典故 围魏救赵

公园前354年 赵魏大战,赵国不敌都城被围 遂求助于齐,齐威王派田忌 孙膑领兵往援,孙膑判断 劳师远征未必建功 而且一路上肯定还有魏军的设伏拦截,不如趁魏国空虚直接杀奔大梁做出围攻大梁的姿态,然后以逸待劳半路设伏等魏军到来。

结果收到都城被围的消息 明知道齐军不一定真的攻克大梁,魏军也不得不匆匆回返, 于半路中了齐军埋伏 损失惨重 赵国之围自解。

围魏救赵 攻敌所必救 跳出对手的剧本还让对手不得照自己的剧本走,真不愧是三十六计之一。

第四个典故是齐景公时期“晏子两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手下三员大将 古冶子,田开疆 和公孙接三人自恃功高常常不把朝臣放在眼里。

三人又结拜兄弟 情同手足 一时朝中上下无人敢惹,而晏子作为三朝元老也被轻侮 ,就去对齐景公进言: 此三人 内不能禁暴,外不可威敌 此危国之器也,请除之。几经劝说终于让景公同意,于是跟景公就商量好了计策。

在一次宴会上 景公让使者端上几枚桃子说是自己亲手栽种,分给众人品尝,各人按官位品阶第次取食,轮到古冶子三兄弟时 只剩两枚桃子,晏子就出主意让三人比功绩,谁功劳大谁吃。

公孙接先说 景公打猎时被虎惊了马,他徒手搏杀老虎为景公解恨。晏子夸赞真乃壮士 当食一桃,遂分给公孙接一枚。

田开疆接着说他曾几次领兵打败敌国军队 保卫国家子民,晏子夸赞将军威武 当食一桃,也分一桃给他。

轮到古冶子时 他说 国君有次坐船过黄河时碰到水中恶鱼,眼看船要倾覆是他跳入水中与恶鱼搏斗 最终杀了恶鱼救了国君性命。晏子感叹 你救了国君性命功劳最大 ,可是桃子没有了 要不等明年再补上吧。

古冶子大感羞辱 功劳最大却没被赐予国君亲手种的桃子,愤而拔剑自刎, 剩下的两兄弟一看之下 心中羞愧也自刎而死,三人死后被景公以国士之礼下葬。晏子也因两桃杀三士之计名望大损。

两桃杀三士 就是一个激将法 ,古代人重名重义 在一些时候为了面子 名声 而不惜殒身。

​总结一下 推恩应自缓,挟重该谣乱。围魏当战胆,二桃是志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两颗朱砂红惹出的血案
详解“二桃杀三士” | 36计借刀杀人与成语“士可杀不可辱”的典故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阳谋
古代的这四大阳谋,人尽皆知,却是无解的存在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阳谋,各个耳熟能详,你知道几个
千门八将七十二地局之挑官当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