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解刘罗锅的家族!七代出了35位举人,父亲谥号文正

民间传说大多将刘墉说成是出身平凡的学子,有的影视作品甚至说刘墉家境贫寒,但事实恰恰相反,刘墉出身于清代著名的官宦世家,祖孙三代均官居高位,其门第之高在清代很少有几个人可以与之相比。乾隆帝曾特赐刘墉御诗: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 尔称拟东箭,且爱栋南金. 河诫伐檀诮,薪勤芃域心, 家声勉永继,莫负奖其深。

意思是,刘墉出身名门望族,为官应有所建树,不辱门楣。

康熙58年,刘墉生于山东诸城。他的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的进士,祖父刘起是康熙间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是乾隆朝前期极受重用的正臣。刘统勋是以汉人身份出任首席军机大臣的第一人,其地位之高、兼职之多,堪与后来的和珅相提并论。刘统勋于雍正二年中进士,乾隆朝累官至工部、刑部、吏部三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军机大臣等。是乾隆帝统治前期最为倚重的臣子。刘统勋是乾隆年间名震朝野的刚正之臣,他就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时,不畏当朝首辅大学士张廷玉的势力,毅然予以弹劾,最终扳倒朝廷要官12人,满朝为之震惊。

乾隆38年,刘统勋病死在上朝途中,乾隆帝闻讯悲痛万分,亲自赶到刘府志哀,看到刘统勋家中一贫如洗,乾隆帝不禁感慨万分,赞叹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刘统勋死后谥号文正,是清朝大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称誉。清朝200余年间,仅有八位大臣获此殊荣。刘统勋是继康熙朝的汤斌之后的第二位,自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到刘墉的侄孙刘西海,刘氏家族共出了35位举人、十一位进士和两位大学士!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刘墉自幼便饱读经书,博闻强记,然而奇怪的是,刘墉在30岁之前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记录。直到33岁时,刘墉才因出身名门,直接参加了在京举行的会试和殿试,被钦点为二甲第二。据说,由于刘墉才华出众,乾隆帝举行殿试时曾欲将他点为状元,后来因其父刘统勋极力反对才作罢。

中进士后,刘墉进入翰林院深造。三年后,授翰林编修。不久升为翰林侍讲。此后,刘墉多次担任科举乡试会试正考官,曾先后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三通馆、会典馆总裁,《清史稿》评价刘墉的才能:外弦正数、内通掌故、博通经史、长于古文考辨。

刘墉不仅学识出众,还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集历代名家之所长,自成一派。刘墉的书法体风骨劲、笔法浑厚,尤其擅长小楷。后人称赞刘墉的小楷不仅有颜真卿和苏轼的风采,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骨。刘墉的官场生涯,前期主要是在各地做地方官,这一段时期,他刚正不阿为民除暴,革除了科场、官场的不少弊端,一度被百姓称为刘青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朝并无宰相,那么刘墉最大的官是什么,他在官场经历如何
刘墉对联<幽人來聞籬邊菊,僊客相論海上琹>
【钩沉】你知道吗,刘罗锅的字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当茶遇上诗词,既能舒爽,又能静心
明清科举人物传之十三——山东诸城县刘统勋—刘墉家族(五)
刘墉(4):侄子刘镮之,刘墉亲自扶养长大,嘉庆时官至兵部尚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