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之“内劲”

太极拳之“内劲”
在太极拳推手中,感到对方力沉劲整时,我们往往会说,“哟,你内劲挺足的”。那么,什么是内劲?
其实,“内劲”是武术通用的一种术语,中国武术的各类拳派都有“内劲”一说。尽管对本门本派练功的行气贯劲方法不尽相同,对“内劲”一词的解释,也有某些不同说法,但是,用“内劲”这个词来涵盖却是惊人的一致。内劲、内劲,顾名思义是指人体内在的劲力。
我们常说,某人劲大或力大,是指它的本力大,也就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克服阻力的能力。而“内劲”是人体通过长期练气、行气、运气的训练与人体本身的力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气力”。这种练气、行气、运气的方法我们通常叫做“行气贯劲”。太极拳非常注重行气贯劲的锻炼,陈鑫称之为“中气”。气行而健,行气而贯劲,才能产生“内劲”。太极拳在盘架子阶段就要求拳势与呼吸配合,而这种呼吸更要求采用腹部逆式呼吸,由此进行“气宜鼓荡”的中气训练。太极拳的“内劲”有别于其他拳术的内劲在于:她是人体本力与中气整合成强劲的整体弹性力,且深沉浑厚。犹如充满气的轮胎,瞬间的爆发威力无比。且不论接受任何方向或形式的外力,她都以整体的状态和整体的劲力作出反应,且这种反应富有弹性。
“内劲”呈圆弧形或螺旋运动,是太极拳“内劲”特征之一。太极拳不是直来直去的运动,而是圆弧和螺旋运动,借用洪均生大师名言:“太极是棚劲。运动走螺旋”。因此她的“内劲”体现同样是圆弧和螺旋的。有人说太极拳发劲是直线运动。其实不然,这是静止、孤立地看待发劲轨迹。发劲是个过程,不可能突兀而起。我们知道,发劲的轨迹从柔化起、至点成刚、再柔化。也就是说。当发劲完毕后即刻重又进入柔化。再柔化、再发劲,循环反复。诚然,圆周或弧线任何一点都可以看成一直线,但,发劲瞬间的直线在圆弧上仍然带有微小的弧形。就圆周而论,不管直线、弧线都在圆周运动轨迹上,周而复始。因此,太极拳的发劲仍然是圆弧状态。
“内劲”外柔内刚、棉里裹铁,是太极拳“内劲”的特征之二。“内劲”的启动以丹田为核心,由里及外,逐层鼓荡放大波浪式传递。当对方开始接受到我内劲时,松软柔和,至发至放时,已经是我内劲的最高峰值,对方根本来不及作出及时和正确的反应,即被我深沉浑厚的整劲或打、或拿、或摔、或发等而制。反之,当对方外力作用于我时,我最外层的受力点弹性接之,缓冲和削卸了对方部分和大部分劲力,然后逐层递减直至消化吸收外力,使对方发劲制我的企图落空,此时,我可顺势就势借力打力制服对方。
太极拳的一切技势都要以深沉浑厚的“内劲”作支撑、为后盾,没有“内劲”支撑的技势只不过是技巧而已。
太极拳“内劲”特点为:外柔内刚、柔中寓刚;曲伸圆活、劲不外露;神凝气沉、功蕴于内;发时深沉浑厚、排山倒海;收时接劲化卸、悄然无息。
练就“内劲”,一要拳架与呼吸配合,不能瞎呼吸,这点很重要。但我们常见的是老师叫学生自然呼吸,这非常有害。殊不知,自然呼吸与太极拳要求的腹部逆式呼吸行气贯劲路线相背,自然呼吸的练法不仅不能练就“内劲”,弄不好还能对身体造成损伤。因此,老师必须懂太极拳呼吸和行气方法,对学生要逐势讲解,什么地方该吸,什么地方该呼,什么地方是吸中有吸,什么地方是呼中有呼。自己不懂而教学生是误人子弟也!
二要大量的、大运动量近乎实战的推手练习。遵守推手沾、粘、连、随等的要求及要点,常推、多推,也就是增加推手的频率。而且,还要大运动量地推。几分钟一个轮回的礼貌推手那是健身式、体操式推手,我们要求的是低架的、十几分钟轮回的、八种手法并用的近乎实际交手的推手。开始会有互相瞎推、硬揪、顶抗等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太极拳的体悟,再在老师正确指导下,就能逐渐克服弊端,体现出深沉浑厚的太极拳“内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技理」太极拳之“内劲”
朱老虎老师推手论
太极拳推手中的"化劲"及运用
陈氏太极拳腰裆劲、缠丝劲、腹式逆呼吸的练法
太极拳的技击原则和十六字秘诀
混元24式太极拳科学训练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