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成功开展创客教育?这八个要素必不可少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确实也存在创客教育(Maker Education)的概念,并且已经从政府的层面在全国推广实施。

既然中外学者和政府都认同创客教育这一概念,那么就是否就意味着中外学者对于创客教育的内涵和表述就是相同或相似的呢?研究表明并不是这样的。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不仅中外学者对创客教育内涵的表述方式有较大差异,而且具体含义也彼此大相径庭。

我们这次就看一下国外学者是怎么看待创客教育的,在他们眼中要想成功开展创客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必要条件或因素吗?

Sylvia Libow Martinez

何克抗教授认为西方学者可以美国学者马丁尼兹(Sylvia Libow Martinez)和斯塔哲(Gray S.Stager)为代表。马丁尼兹和斯塔哲认为,创客教育把“基于创造的学习”或“在创造中学习”(Learning by Making)看作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方式。并且提出,成功的创客教育具有八个要素(特性),这八个要素表述如下:

  1. 目的和相关性——主要考虑相关的创客活动对于学生个体所具有的意义,例如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创造力;

  2. 时间——必须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时间来计划、执行、调试、修改、扩展和编辑他们各自的创客项目;

  3. 有一定复杂性——最好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并调用学生先前的知识与经验,使其有机会通过偶然发现和联想形成有创意的观点;

  4. 有一定强度和挑战——分割成条块的传统课程忽视了青少年具有不平常的能力,而创客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强度锻炼机会;为此,创客项目要能长时间吸引学生,让学生高度投入,并确保学生在创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5. 具有多维关联性——学生不仅可以与其他学习伙伴互联,还可以与专家、多个学科领域、有影响的学术观点互联,通过互联网与全世界互联;

  6. 可访问性——学生需要随时随地访问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和数字材料;学生除了可通过个人电脑来获取这些资料以外,也需要其他手工材料、书籍、软件、硬件,以及网络的支持;只有允许学生随时随地访问有价值的资源,才有可能让学生摸索出从来没有人想到过或设计过的创造路径;

  7. 共享性——创客项目的成果应可以与他人共享,而基于共享的动机将促使学生更愿意参与互惠学习,也更愿意提出并分享自己的创见;

  8. 新颖性——每个班级和每一届的学生所完成的创客项目都应有所不同。

综合来看,这八个要素和两位学者强调的 Learning by Making 学习理念一脉相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不再把学生当作被动的信息和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知识应用者和创造者。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利用技术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西方学者认为的创客教育的核心内涵。

那么对于中国的教育环境来讲,这样的教育内涵是否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实施起来可能有什么问题?我国学者又如何理解创客教育的核心内涵?欢迎留言或者回复,参与讨论。(来源:节选自《教育研究》16年第4期何克抗教授文章《论创新教育与创客教育》)

注:本文系转载,版权所有人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删除相关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外学习风格研究现状综述- -
素质教育的内涵
以科学精神塑造和培育上海城市精神
知识点来了!关于研学课程评价体系,这些你必须知道
中小学校训初论
韩锺恩丨不忘《大学》初心 牢记“大学”使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