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核心素养词汇的语言分析

作者:怀沙君

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条要点。

据说,这是对核心素养的一次中国表达,也难怪选在阳历教师节和阴历中秋节之间的日子宣布。

这个近百位专家历时三年攻关的成果,希望“广泛听取意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此,特从语言分析的角度进行考察,给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添油加醋。

居于核心素养上层的三个方面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短语本质上都是偏正短语,即文化的基础、自主地发展、对社会的参与。其中的中心语分别是“基础”“发展”“参与”,基础是表示抽象对象的名词,发展、参与原本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这里借用为名词。一个抽象对象与两个动作行为并列,逻辑角度不统一。

再看其中的修饰语“文化”“自主”“社会”。自主是个主谓型合成词,指的是自我主动;这个自我是表示具体对象的指称。社会和文化则是表示抽象对象的指称,两个表示抽象对象的名词放在一起,它们的关系及各自的范围大小就值得辨析。

如果两者的范围交叉而不互相包含,并列就不成立;如果两者有大小的包含关系,姑且认为文化大于社会,那么整体上应该呈现为从自我到社会再到文化的递进,可是文本却没有这样排列;如果两者互不交叉,那么就必须是自我向不同角度的逻辑延伸,但是文本中也没有反映这一点。

三大方面,谁先谁后,谁大谁小,没有解释;说它们并列吧,逻辑性又不够明晰。这是语言的局限,还是专家们难得糊涂,就说不清楚了。

居于核心素养中层的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六个短语中,学会学习是动宾短语,实践创新是联合短语,其它的是偏正短语。不同的短语结构类型,所能充当的句法成分是不一样的。偏正短语和联合短语属于名词性短语,能充当主语、宾语;动宾短语属于谓词性短语,一般充当谓语。应该说,学会学习与其它五个短语所能充当的角色是不一致的。

再具体一点分解到词语,人文底蕴和科学研究由名词+名词组成,表示概念;学会学习由动词+(动作性)名词组成,表示行为;健康生活,既可以是健康地生活,又可以是健康的生活,生活能指抽象对象,又能指动作行为;责任担当的含义是对责任有担当,由名词+(动作性)名词组成,表示行为;实践创新由(动作性)名词+(动作性)名词组成,表示动作。组合形式的差异决定了短语内涵的侧重点不同。

这些短语,表示物体概念的是否指品格,表示动作行为的是否指能力?文本把它们含混地陈列出来,单个地给予解释,却回避了对它们的定性,也回避了它们的关系。说它们并列吧,不符合并列的条件;说不并列吧,却又逻辑不明。所以,单独地看每一大素养都有道理,放在一起就搅成了一锅粥。

至于底层的十八条要点,且不一一细说了,前面的分析已窥知一斑。这些问题既是研究的缺陷,也是语言的缺陷。

汉语的词性不分明,不像英语能够通过词缀来显示某个词的词性,汉语的名词和动词往往同是一个词。而且,在汉语的表述中,词与词的逻辑关系经常比较含混,没有准确的界定。因此,有时候是被迫的,有时候是故意的,汉语里面有很多“聪明的”模棱两可。

更深一步,就上升到了语言哲学。人的思维要依靠语言,而语言却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是文化产品,它本身是内在统一的,受制于内在的语法、规则、结构形式。

也就是说,语言是人类精神不可逾越的地平线,任何东西只有进入语言系统成为概念,才能进入人类意识;意义不是世界所固有的,而是语言所创造出来的。语言说出来的东西只是世界的幻象,似真非真,它成就了人类又囚禁了人类。

要想创造一个中国的表达,需要我们突破语言的陷阱,开辟一片崭新的世界。即使不能充类尽善,最少也要逻辑自洽吧。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草木焚简”,微信号caomufenji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语语法3---中心语
短语结构类型
语文语法知识综合卷
阅读交流过程中,理解与表述的关键要素之一—感受词与短语的词性。
汉语语法知识(一)
423.偏正结构两字短语 (易慧诗词教程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