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你逛国博】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

展览前言 

       《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专题陈列共有展品103件,分为“商代的青铜器艺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艺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艺术”三个部分,主要展示从商代晚期至战国末期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阶段性地演绎了我国青铜艺术的发展历程。

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在夏代纪年范围内,青铜铸造已较为发达。商和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作为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而达到顶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青铜文化异彩纷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从展品构成来看,每件展品皆堪称稀世珍品。

其中,有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后母戊鼎”,有商代最大的圆鼎“子龙鼎”(高达1.03米,与“后母戊鼎”并称商代青铜器双璧),有晚清出土的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器内壁上铭刻商周易代的真正原因),有妇好墓出土的设计精巧、工艺精美的觥等,足以代表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历程各时期的重要成就。从中我们可以体味造型艺术、装饰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书法艺术演变的轨迹,并继而探寻创造这些艺术元素的源泉,即我们民族上承远古、绵延不绝的审美体系。 

第一部分:商代的青铜器艺术 

  商代后期,青铜器多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底纹,主题则采用高浮雕形式表现,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而且有些浮雕还分成几个层次。器类大量增加,器形复杂多样,造型注重平衡、对称,并融入自觉而生动的艺术创作。     

      “后母戊”三字,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商代字体较自由,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因此“司”与“后”的字形一样,故此鼎初始定名时,专家释读其上铭文为“司母戊”。长期以来,在中小学历史课本中一直采用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等名称,为世人所熟知。然而随着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出后母辛鼎,对比发现后母辛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均与该鼎一致,而历史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一个王后,专家由此断定出土后母戊鼎的墓的主人也是武丁之妻。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这样反推,“司”应当是“后”的意思。现在,教育部门正在修订教材,改用“后母戊鼎”一名。

 

       后母戊鼎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  

       “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而作,因器腹部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鼎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青铜鼎,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是中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该鼎形制巨大,造型厚重典雅,通体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壁厚6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 堪称“青铜之王”。



 “子龙”青铜鼎    商 商后期    传20世纪20年代河南辉县出土  

       子龙鼎,因器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该鼎造型雄伟,在商代圆鼎中体积最大,而且铸造精细,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经典之作。通高103厘米,耳高22厘米,腹高43厘米,足高36.5厘米,口径80厘米,厚立耳,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2类6组浮雕式饕餮纹,足上端饰高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凸弦纹。 器颈部所饰,一为有首无身饕餮纹,瓶形角;二为首身完整饕餮纹,卷角较宽, 尾部下卷,爪后有长距,以凸起的鼻梁部位为对称轴线,躯干向两侧同时展开,形成一首双身,意在以平面展示立体。两类饕餮纹相间环列,静中求变。整个饕餮纹带由一个单元纹样向左右两方反复连续伸展构成,整齐并富有节奏。器足上端所饰饕餮纹卷角如羊,角尖部内卷并高高凸起,愈显动感,也与鼻梁部位耸起的扉棱增加了器物的稳定。 据传,子龙鼎系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后流入日本,又辗转至香港。2006年4月,在中央财政设立的“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的支持下,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子龙鼎征集回国。

 

       子龙鼎所铸铭文“子龙”之“子”字较小,下“龙”字以双线勾勒,虬劲有力,恰如一竖立且尾部向右上盘卷的龙形,瓶形角,圆目,张口,生动传神。 




青铜尊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河南新乡出土 

        此器以繁密的云雷纹为地,浮雕式饕餮纹、龙纹作为主题凸起其上;同时,饕餮纹、龙纹身上又阴刻线纹,目部尤为鼓张。这种使用阴刻和浮雕两种技法打造高低不同阶次的表现方式,既突出了主题纹样,又形成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改变了平面装饰的单调。


夔龙纹觚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夔龙纹青铜觚为侈口,口径较大,体高腰细。腹前后饰二兽面纹,高圈足上以回纹为地,上饰夔龙纹,腹足纹饰上下也各有一周圆圈纹。整体端庄厚重。觚是青铜器中的饮酒器,造型秀美修长,有亭亭玉立之感。尽管上大下小,但在结构上采用了宽边喇叭口形的高圈足,就使重心安排在器物的中部,丝毫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在花纹装饰上,颈部采用狭长形的蝉纹,而腰部足部用雷纹、夔龙纹和四条棱扉饰之,使整个器物的结构和高、中、低三层、立体感很强的纹饰巧妙地结合成一体,充分体现了静态中的平衡与和谐。这种纹饰不仅保留和发展了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几何图案纹,而且以夸张的形式,将上古时代幻想中的动物头部融进了花纹图案中,庄重典雅又自然得体。该觚的锈色斑斓,层次丰富,由内部向外延伸,变化多端,非人力所及。从觚身的锈斑剥蚀处观其铜质,有大小不等的砂眼和气孔,这些都是晚商青铜觚的基本特征。

 
青铜角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青铜角双翼下凹呈弧形,杯体如爵,兽首鋬,圜底,下承三棱锥状足。此器以云雷纹为地,两翼饰兽首与三角纹,杯体饰目纹,间置扉棱。器表鋬下铸图形 。此类图形在其他器上或省略其上部作 ,或连铸作器者先人庙号作 。宋代学者将此类图形解读为 “子孙” 或“析子孙”,意为子孙永宝用,如吕大临《考古图》云:“此便于书其文有若大小人形者,盖谓孙与子,小者孙,大者子,如称子孙永宝用之类。”王黼《博古图》云“曰析子孙,乃贻厥子孙之意”。近代学者对于此类图形的释读各不相同,如王襄释为“异”,叶玉森释作“桴”,丁山将此图上部释为“保”,下部释作“翼”,即古“冀”字,于省吾释为“举”字之初文,而郭沫若将其解释为古代氏族的标识。在众说之中,尤以王国维的考证发人深省。王国维云,此类图中的大小人形,如大人抱子为尸。《礼记·曲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 又《礼记·曾子问》引孔子语:“祭成丧者必有尸,尸必以孙,孙幼则使人抱之”,可知古时为尸者的年纪恒幼,故作大人抱子之形。此类图上部或两旁所置之“ ”,乃“几”侧面之形。《周礼·春官·司几筵》:“凡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 左右玉几也”。“ 祀先王,昨席亦如之”。《周礼·天官·大宰》云享先王“赞玉几”,郑玄注:“玉几所以依神,天子左右玉几。”是故此类图形是大人抱子,将其放在几间为尸之状。

?爵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爵呈菌状柱,杯体较长,壁较直,兽首鋬,圜底,下承三棱锥状足。器柱上饰涡纹,杯体上部饰两周弦纹。器尾内壁铸有铭文2行6字:“ 作父癸尊彝”。 父癸是作器者先考的庙号。


后?母斝    商王武丁时期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此器通高66.5厘米,口径30.7厘米,足高28厘米,重20.5千克,侈口,柱呈伞形,腹部分为上下两段,下段较大,底近平,兽首鋬,三棱形锥状足。口缘下环饰12个三角纹,柱顶饰涡纹,上端有两周凸弦纹,下饰4个三角形纹与一周云雷纹。腹部上段饰3组饕餮纹,角内卷;下段饰3组饕餮纹,角外翘,在其中1组饕餮纹的两侧各饰一尾部上竖的夔龙纹。器足部饰相对夔龙蕉叶纹。器口缘下内壁铸有铭文“后? 母”。

   饕餮纹觥   商王武丁时期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此器通高16.9厘米,长22.9厘米,足径10厘米, 整器由器身与器盖两部分组成。器身为扁圆体,短流,兽首鋬,圈足较矮。腹部三面通于圈足、流下各置三段扉棱。此器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口缘下饰夔龙纹,腹部饰饕餮纹,圈足饰目雷纹。器盖一端作龙首形,“臣”字状目,瓶形角,张口露齿。器盖中部铸一虺,上饰鳞纹,拱身成钮。器盖下缘为子口,与器口相合。

象纹铜铙   商末百越地区打击乐器  
       此铙为单件,高69.5厘米、铣距56.5厘米,铙腔体作合瓦状,口缘微凹呈弧形,舞部中部有管状甬,与腔体相通,甬上有旋。铙腔体外正中减地,饰浮雕式变形饕餮纹,目部饰云雷纹。饕餮纹四周饰云雷纹,鼓部正中饰对象纹。铙腔体内壁铸一象纹,其下又铸铭文“祖辛”,是作器者先人的庙号。此件铜铙,敲击起来声音低沉,是铜铙类器物中比较大型的。

饕餮纹编铙(3枚)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这组编铙通高10~15.3厘米, 铙腔体作合瓦状,口缘内凹呈弧形,鼓部正中处有梯形凸起,舞部正中有管状甬,与腔体相通。铙腔体外两面均浮雕饕餮纹。青铜铙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之一,始见于商代后期,西周早期继续沿用,敲击时器口向上。此型青铜铙主要出土于河南南部、山东南部与陕西关中地区,通常一编数枚,形制、花饰基本相同,大小依次递减,其中以3枚成编最为常见,余为4枚成编与5枚成编。此型青铜铙有些经过测音,其鼓部正中与两侧可发出两个频率音,音程关系有小二度、大二度、大三度与小六度,其中以大二度居多,已能构成合理的音阶序列。而且,在一编3枚的青铜铙中,3枚青铜铙之间均以四度半音程之差排列,三者最低基频为一度、五度、八度,大致与C调相符。 


龙纹刀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1951年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 

      此刀通长41.4厘米,宽8.2厘米,刀头上翘,平刃,短柄,棱脊镂空。棱脊下缘刀身以云雷纹为地,饰侧象龙纹。此型刀使用时需安装长柄,在商代出土文字材料中可见。而且,在河南安阳小屯墓中已发现此型刀的装柄遗迹。


 

玉援青铜内戈   商王武丁时期礼器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此戈通长27.8厘米,援长15.8厘米,穿径0.5厘米。 玉援呈青黄色,长条状,通体抛光。前锋尖锐,有上、下刃与中脊,援末端嵌入青铜体之中,近末端处有一圆穿。与玉援相接青铜体前段为长方形,上以绿松石嵌作饕餮纹。有上、下阑,阑后有柲槽,槽内残存朽木痕迹。青铜内后段作鸟形,歧冠,“臣”字状目,钩喙,卷尾,通体嵌绿松石。此器制作精致,应为礼器。器上使用的镶嵌绿松石工艺,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从中可见两者铸造工艺的传承。



 兽面纹铜钺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1965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 

       这件铜钺形体巨大,两面均透雕着张口怒目的人面形,眉、目、耳、鼻、口均突起。直刃,双穿,两侧有扉。墓中还出土有铜鼎、斝、爵、矛、戈、镞、斧、锛等,其中在一件铜爵和铜锛残片上,都有“亚丑”铭文。过去苏埠屯出土的器物上也有“亚丑”铭文。由于苏埠屯村屡次出土“亚丑”青铜器,有人推测这里可能是“亚丑”族的墓地。据文献记载,商末周初这一带为薄姑氏所居,因此铜钺等青铜器或即薄姑氏的遗存。



乳钉纹方鼎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此器内壁铸铭文:“小子父己”,通高22.3厘米,口长18.3厘米,口宽15.6厘米, 厚立耳折沿窄缘,腹部呈长方形,下部略有内收,平底,下承四柱足。器耳外侧饰两周凹弦纹,口缘下与四转角处各饰1组饕餮纹,腹部四面左、右两缘与下缘均装饰排列规整的乳丁纹3行,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凸弦纹三周。此器形制、花纹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后母辛鼎相似。在商代墓葬中,方鼎均成对出土。商代前期,方鼎腹部作正方深斗形;商代后期,方鼎腹部呈长方槽形,更显端庄稳定。 



 

饕餮纹鬲鼎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此鼎通高20.5厘米,口径17厘米,器厚立耳,折沿窄缘,鬲腹较浅,裆部内凹,下承三柱足。口缘下饰云雷纹,腹部三分袋状,各以云雷纹为地,正中饰饕餮纹,两侧以夔龙纹相呼应。器内壁铸铭文,又铸图形,图形上部状如二人相向而食,此即“飨”字之初文。下部图形可隶定为 “宁”,即“贮”字之初形。商代前期,在鼎、鬲造型中,一足大多与一耳垂直成线;商代后期,两耳固定置于三足之间,造型如此鼎,视觉上更加对称、平衡。



乳丁纹?(gui)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作册般甗(yan)     商代末年 

       此器通高44.3厘米,口径27.2厘米, 绞索状立耳,侈口,上部甑体较深,下部鬲体较浅,下承三柱足。甑口缘下饰带状饕餮纹,下饰蕉叶纹,鬲体三袋足各饰一饕餮纹。商代末年,青铜器上出现了长篇铭文,内容涉及当时的战事、王室与贵族的关系及王室祭祀。

作册般甗铭文 

       器内壁铸有铭文3行20字:“王宜人方,无□。咸。王赏作册般贝,用作父己尊。□册。” 记述一个名为作册般的史官为商王出征进行祭祀,并得到奖赏之事。大意是:商末期帝乙帝辛时,商王想征伐人方,命作册般等人为出兵人方的事举行祭社。当时称为“王宜人方”,后《尔雅·释天》有解释,是“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这次祭社的结果“无”,大吉,可以出兵。商王大喜,在祭社完毕后,赏赐作册般贝。作册般用来铸造祭祀父己的甗,并在甗上铸铭,记载了这件事,并在铭文铸上族徽“来册”,隐含了册令史官的职位。这就是作册般甗的铭记。它提供了商末征伐人方以及伐前要进行祭社礼仪,确定吉凶的史料,是研究商史所不可忽视的可靠内容。

 

饕餮纹鬲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嵌绿松石饕餮纹罍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此器高10.7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7.5厘米,直口,圆肩,腹部微鼓,下部斜收,平底。器肩、腹四转角处与器腹四面中部均置扉棱。器表通体铸槽,内嵌绿松石。器肩部四面中心饰以浮雕式兽首,器腹部四面各以扉棱为轴线,饰饕餮纹,角部较宽,内卷。整器工艺精湛,色彩瑰丽,在商代青铜器中实属罕见。

觯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此器通高14.7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6.5厘米,器体扁圆,侈口,束颈,鼓腹,腹径大于口径,圈足较高。此器上腹部与圈足以云雷纹为地,饰变形动物纹。器内底铸图形 ,一立鸟侧像,其下铸铭文“父己”,是作器者先考的庙号。


目雷纹壶    商后期 (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 

       此器通高28.3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9.3厘米,侈口,长颈,垂腹,提梁套链与器钮相连,圈足。器盖周缘饰三角纹,钮饰涡纹,提梁两端为龙首,中间作龙身,上饰鳞纹。此器颈部上饰两周凸弦纹,下以云雷纹为地,饰目纹,圈足饰云雷纹。

 

饕餮纹方彝    商王武丁时期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此器通高26厘米,器高17.1厘米,口长15厘米,宽12.2厘米,整器由器身与器盖两部分组成。器身口部为长方形,平沿,腹下部略内收,平底,长方形圈足,圈足四面正中各有一个弧形缺口。器身四转角处及四面中部均置扉棱,通于圈足。器身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口缘下饰对鸟纹,腹部饰饕餮纹,身尾上竖,圈足饰相对夔龙纹。器盖作四阿式屋顶状,四阿式短柱钮,中脊、四坡角及四面中部均置扉棱,通于器身。器盖四坡面各饰一饕餮纹,长边一面饕餮纹与短边一面饕餮纹造型不同。器身口缘长边一侧内壁与器盖内长边一侧中部均铸有铭文“亚启”。


饕餮纹尊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此器高25.5厘米,口径20.5厘米,足径14.2厘米, 形体似觚,略粗,上口侈大向外平展,腰部微鼓,圈足下作阶状。腰部鼓起部位上下各以两周凸弦纹为界,中间以云雷纹为地,饰饕餮纹。器内底铸图形,为一象,长鼻向上弯曲,刻画简约,生动传神。其下铸铭文“祖辛”,是作器者先祖的庙号。


 

鸮卣(you)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


第二部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艺术

 大盂鼎    西周    传清道光年间陕西省郿县出土    1951年潘达于先生 捐赠 

       此器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 圆体,厚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下垂,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下承三蹄足。口沿下环饰六个曲折角兽面纹,足上端饰卷角兽面纹,衬以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盂铸造的青铜鼎有大、小两件,被称为大盂鼎和小盂鼎。小盂鼎已失,只留下铭文拓片,大盂鼎堪称西周前期著名重器,该鼎曾被左宗棠收藏,是清末海内三宝之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内壁铭文19行291字,字体雄浑,其中的“有”、“厥”、“又”等字波磔分明,得于用笔过程中自觉的提、按意识。通篇文字布局规整,书风凝重。文中记载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的史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铭文中,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告诫盂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赏赐盂鬯、命服、车马、邦司、人鬲、庶人等。铭文中语句“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体现了周人的天命观,而另一语句“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矣”,则是周康王告诫盂,商内、外臣僚沉湎于酒,以致于亡国,透露出周人对于商人嗜酒误国这一前车之鉴的警示。

天亡gui    周武王时期   清道光年间陕西郿县出土 

       此器旧称“大丰簋”、“朕簋”、“天亡簋”,高24.2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18.5厘米,侈口,四兽首耳,下垂方珥,鼓腹较深,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腹与圈足饰蜗体兽纹。这种四耳方座青铜簋,是西周初期独有的样式,簋身和方座装饰两两相对的夔纹,夔体卷曲,状如蜗牛,这种体态的夔纹也是周初特征。



天亡gui铭文 

      天亡gui内底有铭文78字,记述周武王灭商后在“天室”举行祭祀大典,祭告其父周文王,并取代商王的地位来祭祀天上神帝。作器者天亡襄助武王举行仪式,祭祀典礼之后,武王举行盛大的宴享,天亡受赏赐,铸造此器来铭记荣宠。




琱生   西周晚期 

       此器又名六年琱生簋。造型别致,甚为罕见。另有表制大小相同的五年琱生簋,早年流失美国,现藏耶鲁大学博物馆,较此完整。器体侈口浅腹,腹壁较直,底稍收敛,圈足高于器体而外撇。鸟兽形双耳较粗壮,五年簋耳下有外折的垂珥,长度与耳相当,六年簋垂珥残损。通体饰宽带组成的变体兽纹。器底铸铭文11行105字,内容与五年簋前后衔接,记述琱生在一次关于田地的狱讼中,得到本宗族宗主的庇护,达到了多占田地的目的。铭文所记史实,与《史经·召南·甘棠》所记同,可互为印证,是研究西周晚期土地状况及诉讼的重要史料。由于两篇铭文都提到召伯虎参与其事,过去曾命名为“召伯虎簋”,实际上作器者为琱生,因而久已订正为“琱生簋”。 



琱生i铭文

  铭文:隹(唯)六年(四)月甲?(子),王才(在),白(召伯)虎告曰:余告庆。曰:公氒禀(厥廪)贝,用狱?为白(伯),又(有祇有)成,亦我考幽白(伯)、幽姜令,余告庆,余(以讯)有(司),余典(敢)封,今余既(讯),有?(司)曰:令,今余既一名典献,白(伯)氏(则)报璧,琱(周)生(奉扬朕)宗君其休,用乍且(作朕祖召)公尝(簋),其万年子子孙孙宝,用亯(享)于宗。 

  释义:六年四月甲子这天,身为周王重臣的贵族召伯虎突然亲自驾临琱生家中,对琱生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拜托我的那场官司的事,如今我已经替你摆平了,你大可放心好了。琱生听了召伯虎的话,如释重负,顿时眉头舒展,立即命家人摆酒设宴,款待召公。宴会上,琱生将家藏的一件价值连城的玉璧赠予召伯虎以示感激。

钟   西周中期 

       左钟通高25.7厘米,铣宽13厘米,钟腔体作合瓦状,较长,口缘内凹呈弧形,舞部正中为甬,有旋,无干,钟枚呈圆锥状,篆与钲部中央饰以斜角云纹。鼓部中央饰此类型云雷纹,为青铜钟的早期装饰特征。

       右钟通高32.5厘米,1981年章立凡捐。钟腔体作合瓦状,较长,口缘内凹呈弧形,舞部正中为甬,有旋、干,钟枚呈圆饼状,下沿位弱于腔高三分之一。甬上饰目纹,篆间饰以斜角云纹,鼓部中央饰相对龙纹。



逨钟    西周中期    1987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此器通高64厘米,柄高21厘米,铣宽35.5厘米,重50千克,钟腔体作合瓦状,较长,口缘内凹呈弧形,舞部正中为甬,有旋、干,枚下沿弱于腔高三分之一。旋、舞与篆部均饰穷曲纹,唯旋上穷曲纹中又间饰目纹,鼓部中央饰相背龙纹,右鼓发音部位镌刻凤鸟纹。鼓部两侧与钲部中央铸铭文15行128字,记述器主逨继承祖考职事,为四方虞稟。器铭中“虞稟”一职,与《周礼·地官》中“山虞”、“林衡”、“川衡”、“泽虞”四职相似。

      逨钟同出青铜钟与青铜镈共18枚,此枚逨钟与其他3枚铸铭钟同属一编。据现存4枚钟的音域组合推测,此编钟还缺少4枚。现已知美国克里弗兰博物馆藏有1枚,属此编8枚中之第2枚。


鼎   西周 

       此器通高29厘米,口径18.3厘米, 附耳微斜,腹部呈圆角方形,深且下垂,下承四柱足。器盖扁方,与器身子口相合,上置两个曲尺形捉手。器颈部正面饰有两个乳突,似为饕餮纹的简省。


 南宫柳鼎   西周晚期    传陕西宝鸡虢镇出土 

       此器通高38.8厘米,口径39.8厘米,立耳,敞口,腹下部收敛成圜底,下承三蹄足。腹部饰一周凸弦纹,颈部饰顾首龙纹,龙身曲折。



南宫柳鼎铭文 

器腹内壁铸铭文8行79字,记述了某年五月甲寅日,周王在康庙册命南宫柳为“西六师”牧人、场人等职官。“西六师”是西周王朝以西土贵族集团为主组成的军事组织,为周初克商的主力。据《周礼·秋官·司徒》一职,司徒下辖有“场人”、“ 牧人”等职,掌管军队的后勤补给。

穷曲纹鼎   西周    

       此器通高23.9厘米,口径23厘米,立耳,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且鼓,底部曲率较小,近平,下承三蹄足 。腹部饰凸弦纹一周,颈部饰穷曲纹,足部上端饰饕餮纹,鼻梁处置扉棱,是西周中期青铜鼎的常见式样。


饕餮纹甗   西周    山西洪洞坊堆出土 

       此器通高39.5厘米,口径23.5厘米,上甑连铸下鬲,甑立耳微外撇,侈口,鬲分裆,足下端作圆柱状。甑口缘下饰带状饕餮纹,鬲体三袋足各饰一饕餮纹。此式青铜甗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与商代同类青铜甗相比,此器甑体腹部略浅,鬲体升高,柱足较为细长。


 

重环纹簠(fu)   西周中期



 伯吴盨   西周中期   

       此器通高17厘米,口宽18.4厘米,呈椭圆方角形,弇口,兽首耳,鼓腹,圈足中部内凹。器盖作拱形,上置两个曲尺形捉手。腹部饰瓦纹,器盖边缘与器腹近口缘处各饰一周穷曲纹。器内铸铭文3行15字:“鲁司徒伯吴敢肇作旅 ,万年永保用。”青铜 出现于西周中期,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基本消失。



龙纹?(hu)      西周晚期 



觚     周穆王时期    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村长思墓出土 

       觚高25.6厘米,口径14.5厘米,足径8.5厘米,器口呈喇叭状,斜张较大,周缘外翻而平展,中段较细且外鼓,上有扉棱通于圈足。器通体以云雷纹为地,上口饰蕉叶纹,中腰与圈足饰饕餮纹。


长思盉   周穆王时期    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村长思墓出土 

此器高28.2厘米,口径17.7厘米,敞口、束颈,垂鼓腹,三袋足,一足侧附长直流。器盖顶有一半环钮,以链与兽首鋬相连。器颈部与盖缘以云雷纹为地,周饰穷曲纹,器流与鋬两侧袋足各斜饰两道平行凸弦纹,向上相交成直角。此器内壁铸铭文,记述三月丁亥日,周穆王在下域举行飨礼,期间又行射礼,作器者长思受到穆王勉励。


?罍   周穆王时期    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村长思墓出土

       此器高24.9厘米,口径15.5厘米,敞口翻唇,束颈,圆肩体宽,兽首耳衔大环,腹部较矮,圈足低且外侈。器以云雷纹为地,肩部间饰穷曲纹与涡纹,腹部饰8组穷曲纹,分界规整。

 



 

潶伯卣   西周早期    1972年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 

       此器通高29厘米,口径12厘米, 呈直筒形,腹上部两侧有环钮,与一兽首提梁相扣。器盖纳于口中,拱顶,上有捉手。器腹上部以兽首为中心,两方连续饰顾首龙纹,足上部与提梁均饰龙纹。 


戈   西周   

       通长23.2厘米, 器援狭长,向上倾斜,短胡,两穿,有上下阑,直内,是西周早期的标准式样。



侯戟   西周    河南浚县辛村出土

       通长27.5厘米,器上端为扁形刺,中段作戈形,有脊,下连长胡,三穿,直内较短,是西周早期、中期的典型式样。器内部铸铭文“侯”。


镂空蛇纹鞘剑   西周    1972年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 

       通长17.5厘米,柄长5.9厘米,鞘长18.7厘米,宽10.5厘米,剑身较短,呈长尖三角形,中脊稍为隆起,无格,扁茎,无首。剑腊饰三角纹,剑鞘镂空,以盘蛇为饰,鞘口两侧各饰一牛。

 


第三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艺术 

  春秋伊始,青铜器的总体面貌虽然承袭西周旧制,但已开始发生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周王室及王臣所做青铜器急剧减少,而代之以诸侯、卿大夫造器占据主要地位,甚至一些小国,如邓、邾、躖等铸造的青铜器在考古工作中也续有发现。这种现象无疑是这一时期历史背景的真实投射,即周王室统治的衰落与诸侯列强的崛起。而且,各诸侯国在竞相发展实力的同时,也在青铜铸造中融入了自身的文化传统,因此,春秋中晚期的青铜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一区域性特征在战国时期更加显著,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蔡是周武王母弟叔度的封国,后因叔度参与商纣王子武庚的叛乱,被周公流放,周成王时改封叔度之子胡于蔡。春秋时期,蔡为小国,处于吴国与楚国之间,经常受到楚国胁迫,于公元前447年为楚国所灭。

 1955年5月,安徽寿县春秋晚期蔡昭侯墓中出土了486件青铜器,包括武器、乐器、食器、酒器、水器,器类齐全,是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其中 、豆、鉴、盘、匜、尊、簠等器型源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或稍有形变;而鼎、敦、缶等则与楚器相同。许多器物均铸铭文,反映出蔡国与吴、楚两国的密切关系。

蔡侯申鼎    春秋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此器为一尊饕餮纹大鼎,通高69.7厘米,口径62厘米, 器体硕大,附耳微侈,直口,方唇,腹深且宽,圜底,三蹄足。平盖,顶有圆形矮支柱捉手。器颈、腹间铸一周凸弦纹,上、下均饰蟠螭纹,足上端饰饕餮纹。器盖内铸铭文2行6字:“蔡侯申之食(鼎于)”。



蔡侯申鼎(3尊)(中)    春秋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此蔡侯申鼎共9件,立耳外撇,束腰,平底,蹄足。口沿及腹下缘饰密点纹,腹中间饰一道弦纹,周围有六片云状扉棱。足上部饰兽面。出土时各有一匕。其形制类似王子午鼎,但无盖,纹饰亦较简素,与同出蟠螭纹大鼎有区别。同出列鼎尺寸递减,最大的高约52厘米,最小的高约42厘米。寿县西门蔡侯墓青铜器显然受楚国影响,鼎的形制是期限明证。

  鼎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可是,时至春秋晚期,一个小小的蔡侯竟也拥有九鼎之尊,也算当时“王纲解纽”、“礼崩乐坏”混乱局面的一个佐证吧。

 

蔡侯申簋(4尊)(右)   春秋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此列簋通高37.7-35.6厘米,口径24.3-23.7厘米,座长24厘米,宽24.2厘米,侈口,束颈,兽首耳垂珥,腹部圆鼓,低圈足,下连铸方座。器盖顶置五瓣花状捉手。器盖、器身与方座均饰蟠螭纹,器耳饰重环纹。



蔡侯申豆    春秋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此器通高35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13.2厘米,器身作半球状,口缘下附四环耳,短校,圈镫。器盖扁圆,与器身相合成球状,上置四环纽。器通体以铜嵌作兽纹。



 

蔡侯申尊   春秋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此器通高29.7厘米,口径25.3厘米,足径19.7厘米, 器体似觚较粗,上口侈大作喇叭状,周缘外翻而平张,下腹部凸起,饰饕餮纹。器内壁铸铭23行95字,记述了公元前518年蔡昭侯为大孟姬作媵器之事。铭中语句“敬配吴王”,是蔡、吴两国通婚的证明。


 

蔡侯申方鉴   春秋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此器口长38厘米,宽37.5厘米,足长27.5厘米,宽27.3厘米,方体,直口,方唇,束颈,折肩,套环耳,深腹下微收敛,矮方圈足。器腹内壁四面各置一环,可与尊缶环钮相系。器口缘、颈腹之界与圈足饰蟠螭纹,颈部与腹部以铜嵌作兽纹。



蔡侯申戈   春秋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此戈通长21.6厘米,胡长10.3厘米,器援狭长且直,短胡,三穿,直内。胡上铸铭文2行6字:“蔡侯申之用戈。”



编钟(9枚)  春秋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此组编钟通高78厘米——48.2厘米,跣宽33.9——23.2厘米,形制、装饰花纹相同,大小依次递减。器腔体作合瓦状,较阔,口缘内凹呈弧形,舞部正中为上小下大柱状甬,有旋,干作方形,枚下沿大于腔高二分之一。器甬、舞、篆、鼓部饰蟠螭纹,细密繁复,凹凸有致。9器均铸铭文,字数不等,自名为“行钟”。春秋时期,编钟的数目比西周时期增加,构成完整的宫、商、角、征、羽五声音阶。



蟠螭纹提链壶   战国 魏 晚期  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此器通高37.8厘米,口径10.2厘米,足径14.5厘米,器口微侈,束颈,铺首衔环耳,圆鼓腹,低圈足。器盖缘铸接四铺首衔环,中央铸一纽连接二环,与提梁相扣,以防器盖脱落。提梁横直,两端下曲,各以四节链环下接两耳。器颈部又铸四小套环纽,可以绳索与器盖四铺首衔环相系,使器盖密合,壶中液体不易散溢。通体装饰繁缛,花纹精细。器盖饰蟠螭纹,提梁饰鳞纹,器体由肩至腹,各以两周凸弦纹为界饰六层花纹,最上层为绳索纹,其余均为蟠螭纹,圈足饰绳索纹。此壶在铸造之初,即注重使用细节,颇具匠心,殊为难得。

 
  嵌铜鸟兽纹壶   战国 中期   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此器通高43厘米,口径12.2厘米,足径14.5厘米,侈口,长颈,铺首衔环耳,深鼓腹,圈足。盖略上拱,缘置四环纽。器通体铸纹槽,以铜嵌入,装饰五层花纹。每层纹带均由四组对称走兽构成,形态各异。各层纹带之间均以“工”字状纹间隔,每对走兽之间除第四层以饕餮纹间隔外,其余也均以“工”字状纹间隔。圈足嵌饰“工”字状纹带。器盖嵌饰内外两周卷云纹,一纵一横。 


嵌绿松石勾连云纹钫   战国 晚期   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此器通高53.2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14.2厘米,方口微侈,方唇,长颈,铺首衔环耳,鼓腹、下部缓收,平底,方圈足。覆斗形器盖,缘置四环纽。器通体铸纹槽,以绿松石镶嵌装饰勾连云纹,精细繁缛。


虎足青铜器座    战国 早期    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此器通高7.7厘米,径13.9厘米,为四虎口衔圆形器状。虎通身阴刻斑纹,前爪上扶圆形器沿,后爪站立支撑,尾上卷,仿佛奋力向上攀爬,极为生动。圆形器外沿呈环状,内接一镂空八瓣花形,花瓣上阴刻云纹。花蕊稍内凹,饰镂空四龙,相互衔咬中身,对向两龙造型相同,与相邻两龙略有差异。四虎与器座为分铸,于虎口部位焊接。



嵌铜兽纹豆    战国 燕    1952年河北唐山贾各庄出土 

       此器通高35.9厘米,口径18.7厘米,足径14厘米,器盘扁圆,口沿两侧置环耳,校部细长,中腰内收,圆镫。盖顶有圆形捉手。器通体以铜镶嵌装饰花纹,器盖与圆镫均为回首兽纹,器盖捉手为两周“S”形几何纹,校上部为“S”形几何纹与三角纹,中腰处为菱形纹与三角纹。龙虎纹盘   战国 燕    1952年河北唐山贾各庄18号墓出土 

       此器通高12.8厘米,口径35.4厘米,足径19.7厘米,圆盘,口沿外折,附耳向外折曲,腹部下收,平底,高圈足。器口沿以铜嵌作菱形纹,耳饰饕餮纹,盘外璧周饰菱形纹与绳纹,圈足饰云纹。盘内底装饰花纹三层,内为三团双龙盘曲,中围绕四龙,首尾相逐,外周饰六虎,两两相望,顾盼有情。器通体装饰题材众多,错落有致。将水注入盘中,霎时水波荡漾,龙腾虎跃,生气盎然。


 

龙虎纹盘   战国 燕    1952年河北唐山贾各庄18号墓出土 

       此器通高12.8厘米,口径35.4厘米,足径19.7厘米,圆盘,口沿外折,附耳向外折曲,腹部下收,平底,高圈足。器口沿以铜嵌作菱形纹,耳饰饕餮纹,盘外璧周饰菱形纹与绳纹,圈足饰云纹。盘内底装饰花纹三层,内为三团双龙盘曲,中围绕四龙,首尾相逐,外周饰六虎,两两相望,顾盼有情。器通体装饰题材众多,错落有致。将水注入盘中,霎时水波荡漾,龙腾虎跃,生气盎然。


青铜鼎   战国 燕    1952年河北唐山贾各庄出土 

       此器通高16厘米,口径13.2厘米,足距13厘米,圆腹,环耳,圜底,下承细长三蹄足。平盖,折缘,顶中央有一环,周缘置三鸟首。器腹中部饰一周蕉叶纹,足上部饰饕餮纹,盖上三鸟首饰蟠龙纹。 



青铜敦   战国 魏 晚期    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此器通高19厘米,口径16.3厘米,器体与器盖造型相同,子母口,环耳,鼓腹圜底,三短蹄足。器腹部饰绳索纹三周,中间有绳纹凸起。



一组战国青铜车饰 

青铜车饰出现在西周后期,当时只有诸侯以上阶层的人才能使用,但纹饰也比较简单。后来随着青铜器的进一步发展,青铜车饰越来越繁复。到了战国时期,青铜车饰成为了财富和等级的象征,一些士大夫阶层甚至不惜重金在车饰构件上镶嵌了各式各样的纹饰。一般来说,龙虎纹是一等公侯以上的人使用的,兽面纹是大夫以上的官僚使用的。而在车饰错金银和香松石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现在这些车饰构件就显得十分珍贵。


五年相邦吕不韦戈   秦 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

       此戈通长27.6厘米,胡长16.8厘米, 器援长而狭,长胡,内部三面均有刃,是战国中晚期青铜戈的典型式样。戈胡部两侧均刻铭文,正面:“五年,相邦吕不韦造。诏事图、丞蕺、工寅。”背面:“诏事。属邦。”

《史记·吕不韦列传》云“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为各级督造官员及不韦”,则铭文中“五年”,应指秦王政五年,即公元前242年。“相邦”,即典籍中“相国”,汉世因避汉高祖刘邦之讳,改称相邦为相国。铭文中“图”,为地名。“丞蕺、工寅”为督造官员与工匠。此器是战国晚期青铜器物勒工名的代表之一,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管理模式。

 

嵌绿松石饕餮纹青铜剑    战国 (公元前403年-前221年) 1954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墓M015出土  

        此剑通长62.2厘米,宽5厘米,剑体较长,脊呈直线,斜从,前锷收狭,格中部略上凸,圆茎,上铸两周箍,圆首。器保存完好,出土时与漆鞘均装在木椟中,青铜本色,金光灿灿,刃部锋利异常。剑格以绿松石嵌作饕餮纹,茎部所缠丝绳保存完整,剑首端作喇叭状,排列细密同心圈。



青铜鼓    战国 (公元前403年-前221年)  1975年云南楚雄万家坝1号墓出土  

       此器通高40.4厘米,面径47厘米,足径68.9厘米,平面,曲腰,四环耳,中空无底。器腰部饰一周云雷纹。此式青铜鼓大约是春秋中期之后流行于今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等地,与当时中原地区两端收敛的筒形鼓不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出土此面青铜鼓的云南楚雄万家坝1号墓中还发现鼓面留有烟炱者以及与鼓同形而倒置用作炊具的釜,说明这一地区的青铜鼓系由釜发展而来,而且,此时的青铜鼓,尚处在炊器、乐器不分的发展阶段。



青铜钲   战国(公元前403年-前221年) 

       钲,击奏体鸣乐器。此器通高31.5厘米,腔体作扁圆形,较长,口缘内凹呈弧形,两铣上侈,柄作实心多棱形。通体光素,惟衡部饰有涡纹。1972年四川涪林小田溪出土两件青铜钲,与此青铜钲结构全同,惟大小略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博物院典藏精粹
凤鸣岐山——周原青铜艺术展
青铜器的分类六【匜斝觚爵角觯兕觥】
极品中国青铜器-1
北京故宫馆藏青铜器赏析
上海博物馆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