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到中年不得不读:苏轼写给朋友的一首诗,治愈人心,看完就明白

人活在世,总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因为爱情,或者是因为事业,每当这时,难免会感到焦灼难安,甚至有时心底平白就生出些许烦躁,些许焦虑。孩童的世界总是无忧无虑,但成年人的社会却并不是,有很多时候心就如同被老鼠啃噬过一样,想要自救却无能为力。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如果有,不妨读一读苏轼的这首诗,虽然诗文很短,但是却极其治愈,读懂了,或许你的问题就没了。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想要了解这首诗,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题目中所提到的刘景文是苏轼一位好友,不仅如此还深受他的敬重,被称之为国士。苏轼在写这首诗时,刘景文已经是58岁的高龄,然而他却仍旧只是一名七品小官,虽然之后得到了苏轼的大力举荐,但是也只是得到小小的升迁,而且仅仅在两年之后他就离开了人世。

诗人在写下这首诗时,刘景文还没有离世,仕途上的不顺让他心情颇为烦躁焦虑,苏轼理解好友的这种心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想给他以劝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虽然是为了劝慰朋友,但是所描写的却是秋末初冬的景物,而且不同于其他诗人所写的诗,一改往常的悲伤萧索,然而变得士气高昂,透露着勃勃的生机,不仅鼓舞了刘景文,同时也鼓舞了无数人。

这首诗融情于景,先是描写景物。在前两句中诗人使用了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意象,分别是"荷尽"与"残菊",这是两个非常能够代表秋天的景物,并且将秋末初冬的那种万物凋零的景象也描绘了出来。"已无"与"犹有"两个字也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将菊花不畏寒冷的那种特点突出,为这首诗奠定了向上的基调。

而在这首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则主要议论与抒情,并且点出了自己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在这里,他写出了最为美丽而且又多彩的初冬景象,其实在诗人心中,冬天虽然万物凋零,可是在初冬时却有那硕果累累,这是最令人感到欢喜的,也是其他季节所没有办法比拟的。

苏轼之所以会写这样一首诗,其实就是为了告诉自己的朋友,青春的离去固然是令人感到惋惜的,可是这也是谁也没有办法决定的事情,而且此时的我们也一样可以大展身手,有一番做为。我们应该记得,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珍惜眼前的这些时间,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姿态,切勿不能消沉,也不可以妄自菲薄。

在这首诗中,苏轼不仅用眼前之景物安慰了朋友,并且还将朋友与这些景物的优点融合在一起,显得无比深情。尤其是那句"最是橙黄橘绿时" 更是无比经典,是全诗最妙的一句,这样子的斑斓色彩,无论是谁读到了,都会感到为之一振的。不知道焦虑的你,在读到这首诗时有没有什么感悟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赠刘景文》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诗文描绘了什么景象?你怎么看?
【央视荐诗】10月4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飞扬原创:精致行书苏东坡最乐观豁达的一首诗
苏轼写的最走心的一首诗是哪首?
苏轼无可超越的经典诗作,短短28字,温暖了千年时光,值得收藏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全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