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泥岗取生辰纲,晁盖吴用露出3个破绽,只是杨志运气差没有发现

黄泥岗取生辰纲,晁盖吴用露出3个破绽,只是杨志运气差没有发现

智取生辰纲绝对是《水浒传》中最激动人心的章节之一!为了成功抢走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从人选和步骤两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但是,即使是诸葛亮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更不用说吴用了。

因此,他们在黄泥岗取生辰纲的时候,露出了3个破绽,但当时的杨志因为不细心或者运气差没有发现。这样来看,晁盖吴用的成功就有一定的幸运因素!那有什么破绽呢?

第一个破绽:口音

当时,晁盖改告诉杨志,他和他的伙伴是来自濠洲,打算到京城卖枣。这个看似普通的交谈实际上漏洞百出。要知道他们的路线有很大问题,照晁盖那么说他们根本没有理由在鲁西南落脚,而且他们以地道的方言说话,即使他们外出经商,他们也不至于不会说家乡话。但最重要的是,濠洲根本不生产枣,在炎热的天气中长途运输,稍微懂一点经商之道的人都不会这么做。

第二个破绽:外表

要知道,这些人都很魁梧,所以看起来不像一个经常为赚钱而奔波劳碌的商人,而且这些人个个都凶神恶煞,说话粗声粗气,眼里闪着精光,尤其是当杨志拿刀吓唬晁盖时,晁盖虽然连连讨饶,但举止神态却没有丝毫惧意,反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的杨志深信不疑。

他们手中的武器也是朴刀。在宋代,朴刀是一种相对昂贵的武器。几个普通小贩竟然随身携带朴刀,真是令人怀疑。

第三个破绽:出手

做过生意的朋友能够理解,没有人会轻易地将自己的货物随便赠与他人,但是晁盖直接当场分枣子给大家下酒。这些人出手真是太阔绰了,当时,一桶酒的销售价格是每桶5贯,不要低估这5贯钱,宋朝1贯钱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好几百元钱。一个小贩卖枣,手里拿着朴刀,出手还那么大方,这很明显就是山寨好汉大口喝酒大秤分金银的行径,也许将门之后的杨志,对这笔小钱没有概念,才忽略了这个细节。

因此,晁盖吴用的计划表面上是万无一失的,但是许多细节无法经受仔细推敲。

不过由于杨志太看重这次押运了,于是他就要不惜一切代价,那些随从受的苦在他看来只是代价之一!

可是那些随从这次押运没有那么大的好处,还要受这么多的苦,杨志眼中他们只是可用的材料而已,丝毫没有尊重和同情。

杨志连给他们画个饼的意思都没有!

你杨志押送成功能够升官发财,这挑夫的呢?杨志哪怕许诺一顿饭也好啊!

可是杨志认为不用什么许诺,不用激励,有藤条就足以让这些人的听话了。因此杨志这一方虽然人多眼杂,但个个都不肯卖力,再加上如果出了事那也是杨志担责,所以他们也就懒得留意晁盖那帮人,因此才着了道儿。

在这里不得不说,还是给他们惯的,要是依武二郎的脾气,押运的不听话已经被他打死两个了,剩下的肯定乖乖听话,也就没有后面黄泥岗的事了。

智取生辰纲,为什么不直接抢?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就是晁盖一帮人对付杨志“一个人”,为什么还要智取而不是直接抢呢?其实晁盖等人对杨志非常忌惮。晁天王加刘唐应该不是杨志对手,杨志和鲁智深,林冲一个水平的,水浒翻拍电视剧中一段对白:公孙胜说杨志是杨来令公之孙,问刘唐你觉得你在他手下能走几招?刘唐想了想说,咱们人多。

但其实水军头领在路上不怎么样,李逵这种三流水平都能轻松胖揍张顺,我觉得不算公孙胜法术,他们七个一块也打不过杨志。三阮水平我基本理解和张顺差不多,李逵在陆地上三拳两脚打倒张顺,实际上李逵武力根本不入流,燕青,甚至地煞的焦廷都能够打倒李逵,李逵碰到杨志,林冲,鲁智深这种顶级高手估计走不上三五回。吴用是秀才没什么战绩,公孙胜最好战绩就是徒手打倒天王手下几十庄客,天王战绩和李逵差不多,都是赶散小兵还行,史文恭一箭放倒。刘唐用他的话说就是1000敌人他一条枪也不怕他,实际和梁山副将雷横打平手。至于白胜忽略不计。要说他们一起上能打过杨志,我还是有点担心的。

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对于梁山来说如何?

十万贯对于打祝家庄时期的梁山已经是不算多了。方腊凭十万贯盖宫殿还要拉队伍,能拉几百人人管吃管喝已经了不起了。方腊要发家不可能靠的是是十万贯生辰纲。而且按答主所说,方腊本身没有拿十万贯来扩大影响力。十万贯生辰纲之于方腊,没什么太大意义。

十万贯根据当时平均物价(石米2贯)来计算,等于五万石米。

米价基准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所以五万石米的价值可以视为现在296万公斤米的价值。一包米五公斤算将近40元,所以可以理解成当年的十万贯大概等值现在的2368万左右。

那再对照梁中书大名府知府能够有的油水,还有当年蔡京抄家(黄金价值八千万贯、白银价值二千万贯、绢帛二十万匹,换算约同现在70亿),直接把这份礼说成”对梁中书而言简直轻如鸿毛”,有点太想当然耳。

第一次劫生辰纲的人是谁?

基本上生辰纲是从北京大名府(现在的大名县,靠近河北邯郸)送到东京(现在的河南开封),然后晁盖他们是在石碣村(山东东明县,靠近荷泽)密谋,在黄泥岗那犯案(山东郓城县一带,也靠近荷泽)。

方腊起义则在现今的杭州淳安县(靠近黄山那),用地图比对一下,这伙人在没有GPS导航,没有手机定位,没有内应飞鸽传书的前提下,既知道梁中书大队什么时候出发,路线大概会经过哪,又愿意花半年时间来回,并且期间所有吃住都能自力更生。(杨志一行五月中出发,要六月中蔡京生日前到,邯郸到开封271公里,等于依照书中的描述他们打算走一个月;所以黄山到荷泽809公里估大概3倍时间,走三个月;这可不是啥多走两步路)

这样大量物资得手后还可以让全天下都不知道默默运回家,(你看杨志那样低调,大家都还是知道这是运生辰纲的)加上生辰纲又不只一家送,他们真要劫,也大可以从长三角那一带送过去的,何必不辞千里找梁中书的麻烦?总之这脑洞很新奇,但不太可能是方腊。

梁中书本来就是蔡京女婿,只要他不犯错基本上不存在“为了让蔡京继续同意他当知府,他必须贿赂”的这个假设。

应该说就算今天自己女婿不给生日彩礼。也因此梁中书投机取巧想省这笔钱,本来就有着合理的前提条件。

也就是这笔钱以他们的身价而言并不算小数目(差不多跟我们过年包给亲戚一万大红包差不多概念)。

同时他的背景又存在着真的没付这笔钱也不会出事的优势条件,所以自然他会有设计这个套路的诱因。

当然不是说所以劫生辰纲一定是梁中书的阴谋(因为在其他面向上有点牵强),而是这样的阴谋论在起点上有他合理之处,可以作为讨论水浒的一个切入点。

如果让武松押送生辰纲,结果会怎样?

关于押运生辰纲,情报泄露是最大问题。因为蔡太师年年过生日,生辰纲年年送。生日每年都是固定的,古代交通又不比现在,适合走路的官道就那么几条。这样,生辰纲什么时候送,会走哪条道全国上下都知道。早知如此,其实梁中书应该换水路:,大名府离海不远,十万贯金银珠宝没多重,十个人就搬动,一条稍微大点的船就解决问题了。方法是,先下海,然后再沿黄河顺流而上,一直送京城,齐活!

从用人角度,武二哥是个好选择。看似粗鲁,事实上粗中有细。

印象很深刻的有两处,1,武松还没正式发迹的时候,在景阳冈打死老虎,领了赏钱,自己摸都没摸就全分给当地猎户了,那时候他自己也不富裕,就是天性使然,会做人,会体恤人,这种性格当领导,情商和办事能力都在线的。2,准备杀嫂的时候,思路缜密,办事有板有眼,邀请各位邻居做见证也是以礼相待,但又很威严,这样既不得罪人又能达到自己目的。

武松是久历江湖的人,和杨志鲁智深这种体制内的好汉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他们三人武艺相当。但武松却是唯一一个没中过麻药的。水浒中中麻药的好汉有:宋江,戴宗,杨志,鲁智深,徐宁,李云等。无一例外都是体制内的。可见庙堂和江湖的差距。杨志押运生辰纲更是叫人可发一笑。处处显出自己半吊子江湖人的缺点。让吴用略施小计就麻翻在地。以武松的江湖历练是根本不会犯这种错误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取生辰纲的背后
胡说水浒之十七,智取生辰纲【下】.
水浒中,闹得沸沸扬扬的生辰纲再一次丢失,是谁的过错?
生辰纲之谜(中):关于"生辰纲大劫案"的3个秘密
智取生辰纲 ,吴用用心何在?
《水浒》中;智劫生辰纲背后隐藏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