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龄算个屁,何必被奴役
1


文:流浪的红舞鞋


大爷的,每年都不得不过那该死的生日。


对于时间,我很敏感:


大四时,我说自己是“下架老学姐”;20岁生日,写在微博上的话是“奔三快乐”;过了25,时常觉得自己患了“初老症”。


青春就像王家卫老爷子笔下那盒凤梨罐头,保质期有限,总有唠叨症患者提醒你:再不吃就坏掉啦。


坏掉就坏掉!


记得那是2014年冬天,我在忙着投简历,试图让自己走过那座独木桥,正式成为“北漂大军”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外地生源的大龄女文青,我真的很累很辛苦,我首先必须解决生计问题。


可是,偏偏总有那么一帮人,根本不在乎你解决没解决生计问题就忙着问你计生问题,好像一问这个,就能抓住你的痛点,占领关心你的制高点。


何时嫁人啊?何时要孩子啊……


生你妈啊!


内心os着“老娘才不会安于在你们公司待一辈子”的怨念,却还是不得不天真地露出八颗牙,微笑地粉饰出一个事业优先、家庭计划暂缓的女强人形象。


没有人在乎我快不快乐,却都在乎我嫁不嫁人,这个世界,这些亲朋好友,似乎都病了。


我突然意识到,我的人生似乎总受制于此。


每到一个年龄节点,就会有一排人等在那里,将他们受过的罪粉饰一遍告诉你,让你也去受一把,否则就不是完整的人生、随大流的人生。


父母亦如此。


而我们自己,似乎也觉得“受制于年龄”是真理,从而在不同的年龄节点陷入不同的焦虑状态。


老娘真的上过很多次这样的当了。


找工作的时候,凡是需要驻外的工作都要思虑再三,想到驻外三四年回来就30了,怎么完成那些关心你的人嘴里的嫁人生娃大计?


我们每个人,都奋不顾身地朝着安稳的生活状态大步迈进。


然而现实是什么?


一年后,我仍然每天坐着同一条地铁线在同一个办公室做着同样机械化的工作,仅有的节假日除去睡觉约饭逛街并无空闲,日复一日,值得被记录下来的事件寥寥。


而我因年龄所限放弃的非洲欧洲南美洲,其实本该有更多风景等着我。


每当这时,老娘真想刺激一下那根麻木死了的神经。


2



两年前,我在一家媒体实习,认识了一位刚从捷克驻外回来的姑娘。


英姿飒爽,羡煞女屌丝。


旁边一位女编辑悄悄跟我说:她三十了,好难嫁的。


后来,我与英姿飒爽的她交往颇密,问她出去这几年,是不是耽误了嫁人。


她的回答很简单——


我更喜欢嫁给欢喜。


我靠,要不要这么屌,我当时简直崇拜翻了!


去年,我在朋友圈看到她po出来的结婚照,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人生赢家。


大概从那个时刻起,在做每个决定之前,我开始问自己是否能承担它潜在的机会成本。


我是否愿意毕业后gap year一两年再工作?


我是否希望工作两年后再回学校做个女博士?


我是否有勇气嫁给一个喜欢的再婚男人?


我是否敢于回到那个离开已久的小城市生活?


……


我是否愿意投入时间去做一些别人可能不会做的事。


这个很重要。


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我们事关年龄的焦虑,无非是来自身边同龄人的压力。


初中同学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高中同学结婚的份子钱都随了不少了,比自己小的老家的表妹表弟堂妹堂弟都纷纷踏上结婚生娃的正道了……


每次参加婚礼,一对新人敬酒说的最多的就是“下一个就轮到你了”。


轮到你了,轮到你了,轮到你了……


好像是告诉我,别着急,你也会有这样的幸福。


又好像是告诉我,你等着,早晚你也有这一天。


好可怕,身边单身朋友数量在减少。


更可怕的是,已婚朋友和自己的三观迅速拉大。


每逢聚会,面对对方嘴里的家庭琐事和生娃计划,你除了应和个“对”“哦”“就是”以外并没有其他话可以说。


这种感觉就好像高三的模拟考,周围同学纷纷交卷后谈笑风生地走出教室,留你自己在教室里面对解不出的最后一道大题抓耳挠腮。


其实我们自己解不解的出这道难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解出来了。


代际压力可能更容易理解。


我们父母那一辈人,大多平顺地在30岁之前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业”。


他们习以为常地把“不做异类”作为生存的基本法则。对自己子女的期许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在多数人公认的合适年龄结婚生子。


快乐与否?是否本心?


都不重要。


抛开同龄人压力和代际压力,很多事情真的不去做就会晚吗?


如果真爱非得加一个时间期限,那我是否该在这个年龄之后就自动默认此生与幸福无缘?


如果事业的黄金期注定只有几年,错失这个时间段的我是否就应该主动停下奋斗的步伐?


在一个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社会过了太久,太容易忽视作为个体的每个人成长轨迹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价值观绑架是一个比道德绑架更可怕的事。


三十岁不结婚就是不孝?


结婚后丁克就是自私?


相爱但选择不婚就是脑子有病?


面对这些简单粗暴的价值判断,笑一笑就好。


老娘的渺小与伟大,别人又怎能定义的了。


3



我问过很多周围单身的女孩子,如果30岁前不嫁人,还想做什么?


每个人都能列出来长长的愿望清单。


“每年两次长途旅行,海岛沙漠草原森林还没走遍呢。”


“辞职跟几个关系好的朋友一起开个工作室。”


“努力挣钱把wish list上所有的包包买下来!”


“谈一场不计后果的恋爱,谁说25岁以后的感情就非得奔着结婚去。”


每一个清单都不一样,恰似人生最美的是它赋予我们的无限可能性和多样性。


最好的未来永远有不确定性,最稳定的人生是植物人的人生。


我不知道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在做什么,跟谁在一起,读什么样的书,身边又多了哪几个朋友。


想要拥抱这些潜在的可能性,最好的选择就是不给人生拷上年龄的枷锁。


每个年龄该做什么事并不是普世认同的真理,每个人成长的时间轴都是独特的,强行在这条时间轴上捆绑约束性条款并不能让我变得快乐,结婚买房生孩子也不是一个年龄区间段的必修课。


接下来的日子,不管是顺利地碰上Mr. Right平顺地打开人生下一个篇章,还是要继续一个人跟生活对抗,老娘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让该来的来,该滚的滚。


其实所谓的黄金年龄,才不是18岁、21岁或者25岁,而是当你可以自然地面对成长的加速,也同时发现自己离着想要的样子越来越近的那个时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皮大衣饭局不少啊
舒服的关系,舒服的人,才是你要找的幸福
人到五十,逐渐退出同学群和亲戚群,那你多半是这3类人
让我们跟学霸好好相处吧!
唠唠退休这件事
《长安三万里》还有心理医生的作用,看完它,我和emo说拜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