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读书日:成都七中老师这样看待读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说到读书这个话题可能稍显沉重,大家可能马上想到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想到我们繁重的课业负担。其实我更愿意用另外一个名字称呼她,玫瑰花与图书日。情人们在这一天互换礼物表达爱情,男孩送给女孩鲜花,女孩送男孩书籍作为回报。

为什么是送书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发生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就是一本书。

我的理解是,要想和公主从此以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不读书肯定是不行的。书象征着胆识和力量,这两种品质对一个男人是最可宝贵的。

4月23日,是平凡中蕴含着不凡的一天。1616年4月23日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在同一天辞世,在这一天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出生,按照我们的说法,这是文曲星归天和下凡的神圣时刻,所以把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实至名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把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在诠释世界读书日的主旨时说:“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书不应该成为一种被提醒和标榜的符号,而更应该成为自知与自觉的行动。

读书该是一种享受,盐也七生是我最喜欢的写历史的人,《罗马人的故事》就是她的代表作,她告诉我们,历史是愉悦的,应当把读历史当成是享受,以史为鉴当然好,但更重要的还是乐趣。从来都不是作家启蒙读者,而是读者培育作家。

贺拉斯说:“为了令人生趣而写的文章,才是好文。”

我觉得读书最讲缘分,一见钟情当然让人艳羡,但更多的是日久生情。我要说的缘分有两个指向。

其一是邂逅,邂逅一本书是诗意的浪漫。 

你要是经常逛书店,便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邂逅,通常在书店最显眼的地方都会摆着最为畅销的书,要是不知道读什么书好,那不妨在此处停留片刻,当然,畅销并不等于好,但其中一定有宝贝,我们要相信经济的力量,这是我最近才领悟到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就是这样走进我的视野的,我记得我们校门口就立着有关这两本书的宣传海报,它们长期占据着书店的最显要位置,由不得你不去关注。

看他的题目,人类也好,未来也罢,挺吓人的,拿起来掂掂重量,太轻。于是我得出结论,要么作者是傻子,要么他把我们当成了傻子。

我顶讨厌这样的书了,可是有时候,反感也是一种读书的动力。

最终还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翻开了书本,于是走进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还从来没有人这样看历史,时间被无限的拉长,又被无限的压缩,我只知道上下五千年已经足够恢弘壮阔了,可是要跟几十万年相比较,那确实又太过渺小,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能力。

我想说,这两本书重塑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家肯定觉得我太夸张了,说这样的话,要么我是傻子,要么我把大家当成了傻子。我该如何才能让大家相信呢?

要不,你们也来读读吧!

其二是温故,所谓温故而知新。很多时候读懂一本书,理解一个作家是需要时间的积淀的。

4月11日是王小波逝世20周年纪念日,网络上又掀起了悼念王小波的热潮,受此潮流裹挟,又一次与王小波相遇。十几年前已经读过了他的《时代三部曲》,并没有带来巨大的震撼,更多的还是隔阂。

重读王小波才发现,原来自己是那么的需要王小波,他的理性,他的通透,他对智慧发自内心的热爱,给愚昧的我,浮躁的我,迷茫的我标示了道路。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他还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他这样评价知识分子,对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

他对智慧的爱令人动容,王小波说: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还有什么比与书结缘更让人愉悦的呢?

    然而现实似乎离我们的理想越来越远,屏读时代的来临,我们每个人都在变成屏读者。

我们阅读纸质书的时间越来越少,阅读各式各样的电子屏幕的时间却越来越多。阅读行为虽然存在,但更多是泛阅读,仅仅停留在一种阅读的姿态上。用眼睛扫一下屏幕,手指轻轻划过页面,迅速浏览标题。阅读的意义在这种快速翻页中已经丧失殆尽,这只不过是我们维持日常生活秩序的一种技能而已,是填充时间的一种状态。

在这幅阅读画面中,看不到人与人的交流,甚至看不到人面对屏幕时情感的变化,阅读时的那种惊心动魄的体验和感受已经不复存在。

这难道不是我们的生活吗?

这难道就是我们的生活吗?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马上来了,它在提醒我们,我们的日常生活距离真正的阅读越来越远,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了,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读书日”也是一种召唤,它在召唤我们回归阅读,回归诗意。海德格尔说得好,人生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谢谢大家!


成都七中语文组:孟祥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接头暗号:王小波
王小波:除了现实的此生,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世界
出版被拒,死后爆红,王小波的写作经历,远比你想象中的曲折
今天,王小波回答了我们20个问题
“我读书我快乐”世界读书日主题班会
纪念王小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