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睡眠障碍(二)

睡眠障碍(二)

中医中药的治疗

中医指失眠为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征。本病为临床常见病。证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时寐时醒,或夜寐不实,甚则可彻夜不眠。不寐的病因有情志所伤,五脏精气耗损;或劳倦思虑过度,精血暗耗;或大病、久病、产后、年老等致气血亏虚。或素禀不足,心虚胆怯;或饮食不当,致胃气不和,痰热内扰等多方面。其病机关键在于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本病的辩证可分为阳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虚胆怯、肝郁血虚、痰热内扰、胃气失和等证型。中医治疗不寐有很多方法,例如:气功疗法、中药、针灸、食疗以及推拿、按摩。

气功疗法

1. 肝郁化火型。六字气诀:选用嘘字诀,每日2—3次,每次12—36遍。

2. 胃腑不和型。①六字气诀:选用呼字诀,每日2—3次,每次12—36遍。②八段锦:选用调理脾胃须单举,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③常规保健功:摩腹,每日3—4次,每次转24—48次。

3. 阴虚火旺型。①八段锦:选择摇头摆尾去心火,每日2—3次,每次左右各转30—50圈。②保健功:擦涌泉,每日1—2次,每次擦左右足心各100次。

4. 心脾两虚型。①内养功:坐式或卧式均可,意守丹田,每日2次,每次30分钟。②放松功:放松功是以放松练习为主,松静结合,互相促进的一套静功基本功法。本功法可宁心安神,活跃气血,协调脏腑。

在整套放松功中,最基本的功法是三线放松功。三线放松功是通过有步骤、有节奏地依次注意身体各部位,结合默念“松”字,逐步达到使形体放松,自然舒适的状态,从而解除精神和形体的紧张,使紧张和松弛趋于平衡协调。同时使意念集中,使杂念得以排除,使心神安宁、气血通调、脏腑协调。练习时采取靠坐或仰卧式。头部端正,轻闭双目,或目露一线之光,嘴唇闭,面带微笑。靠坐式两手轻放大腿上,两足自然分开,与肩等宽。仰卧式要求四肢自然伸直,两手分放身旁。待按上述要求摆好姿势后,做叩齿,搅海咽津,摩腹等保健功法。三线放松功的3条路线分别为:

第一条线:头部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两手——10个手指。

第二条线: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膝关节——两小腿——两脚——10个脚趾。

第三条线:后脑部——后颈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面——两腘窝——两小腿——两脚——两足底。

按上述三条线的顺序,自上而下依次放松。即先注意第一个部位,同时默念“松”字,再注意下一个部位,再默念“松”字。依次进行下去。每放松完一条路线,即在这条路线的最后一个部位意守一下,意守时间1—2分钟。即分别意守中指尖、大脚趾、涌泉穴。

当3条线依次放松完毕后,再将意念集中在脐部(或根据不同情况意守其他指定的部位),意守3—4分钟。上述三条线依次放松完毕为一个循环,每次练功需做2—3个循环,然后静养1—2分钟,收功。在默念“松”的时候,如遇到某一部位,或几个部位,没有达到放松的感觉,或松的感觉不明显时,不必追求,要任其自然,不要将注意力仍然停留在这些部位,可按着练功线路,继续进行下去。默念时不要出声,快慢要适宜,须在练功中多加体会,调整适度。

放松法

1分段放松法。将身体自上而下分段进行放松。常用的分段方法有2种。

(1)头部——两肩——两手——胸部——腹部——两腿——两足。

(2)头部——颈部——两上肢——胸腹背腰——两大腿——两小腿。

练功时先注意头部,默念“松”字2—3次,再注意下一部位,周而复始,放松2—3个循环。适宜于初练功者,或对三线放松功感到部位太多,记忆有困难者。

局部放松法。在三线放松功的基础上,单独地进行放松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一紧张点,默念“松”20—30次。适宜于较好地掌握了三线放松功,而且有必要、有可能对病灶或紧张点进行放松的病人,如青光眼、哮喘、肝病病人,可分别对眼睛、气管、肝实施放松。宜采用仰卧式为主。

注意事项:

(1)要做好功前准备,做几节保健功,避免紧张。

(2)阳亢者,如有头胀痛,可采用靠坐,平坐式;气血两亏者,内脏下垂者,宜采用仰卧式。

(3)对三线上的注意点,其部位宜大,意念不宜过重。

(4)采用自然呼吸。胸腔胀满者,可适当加强呼吸。

(5)练功过程中,一般先注意一个部位,随后意念向下一个部位过渡,同时默念“松”字。肝阳上亢者、头部症状明显者在意念运用上可采用由内向外或由注意点向下方放松的诱导方法;气血不足、神疲体弱者,不宜多次循环放松。宜选用倒行放松法或意守脐中的方法。

(6)在进行放松练习后,除一般意守肚脐外,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心肝火旺者,可意守涌泉或大敦穴;脾胃运化失常,腹胀腹痛者,可守足三里;肾阳不足、阳虚明显者,可守命门;有心悸症状者,可守中冲穴;阳亢以致烦躁不宁者,可守外景。

松静功

通过松静功的练习可达到放松和入静的要求,可起到宁神行气、调理脏腑、防病祛病的作用。

姿势:坐势、卧势、站势均可,其中以坐势较易放松,站势次之,卧势主要适用于久病体弱的练功者。站势和坐势练功,两眼可半闭或微睁,如觉得站、坐不稳时,眼睛即可睁开。

呼吸:从自然呼吸开始,逐步过渡到腹式深呼吸。

意守:以自己的意念体会放松,随后可意守中丹田,也可意守外景或“放眼远眺”。

练法:摆好姿势后,微闭两目或留一线之缝,守神调息,随即放松入静。放松的方法是:配合呼气从头部缓缓地放松到中丹田(也可沿脊柱放松到腰部的“命门穴”)同时两上肢由肩胛部放松到肘部,自然地吸气后,再配合呼气,从中丹田(或从腰部的“命门穴”)放松到骶髋部,两上肢同时从两肘放松到两手。自然地吸气后,再配合呼气,从骶髋部经两大腿放松到两脚心处。随着放松和引气下行,意想如牛毛细雨缓缓下落(低血压者不用此法);也可意想如淋浴时温水从头部缓缓下淋全身那样轻松舒适,亦可随着身体的放松,在呼气时配合默念“松”字,诱导形体和精神放松。边放松边入静,两者相辅而行,以达到松静的目的。

当放松到两脚心后,注意力就不再转移,一直注意两只脚的脚心处,意想两脚如老树生根。这种方法叫“意守涌泉法”。也可根据身体情况意守“中丹田”或“命门穴”。

练习意守涌泉穴有些基础后,也可随呼吸进行升降的锻炼。方法是,随呼气将“气息”自中丹田降至涌泉,稍停片刻后,再随吸气将“气息”自涌泉经两腿、渐至命门引至中丹田。如此,一呼一吸,气息一降一升,反复练习。此法也叫“中丹田——涌泉气息升降法”。按此法练功时,也可与意守中丹田或自然呼吸等交替进行。

收功:准备收功时,不论意守何处,都要把意念活动逐步地转移到中丹田,意想从身体各部把气息缓缓地向中丹田集聚,这就是所谓“气总归元”。初学者可将一只手的掌心(左、右手均可)按在肚脐部(可以隔在衣服外面),另一只手的掌心贴在这只手的手背上,两手同时自肚脐中心向左(顺时针方向),由内向外,由小圈到大圈缓缓地推转20—30圈,停稳于心窝部,最大一圈上不过心窝,下不过耻骨;稍作停顿后,再向相反的方向做同样的推转,停稳于肚脐处。随后,轻捷两手,睁开双目,接着活动身材。

注意事项:

(1)意守部位可根据病情灵活确定,最好由气功师根据练功者的身体状况及病情确定意守部位。

(2)收功不能草率,不能流于形式,必须把气息收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发五禽戏动功
道家灵力修炼法
放松功
放松功!人人都需要放松下自己!收藏分享!
放松功(一)
跟我学中医气功·功法篇(11) | 调节身心的放松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