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96)

第二十一文件(1)

三十七道品者,分为七科。

第一科,四念处,或名四念住。

由般若慧使念住境,观察自身内体,故名念住,其自体即是五蕴之身。依五蕴之身。依五蕴而分身、受、心、法。由此四种念住,能除时间贪忧,为趣入修道谛之初门。1)身念处,观身不净。2)受念处,观受是苦;3)心念处,观心无常;4)法念处,观法无我。由观此四念住,则能如此对治净、乐、常、我四种颠倒执著。

        第一科,四念处,又叫四念住。就是由般若的慧使念住境,念住在境上,一心缘那个境,心一境性吧?!这个要用般若慧来摄持,离了般若那不行,瞎想不行。般若智慧观察一切,象明灯一样,般若形容灯吗?!他是观察一切事物的,般若是形容灯的。观察自身内体,故名念住,其自体呢!即是五蕴之身。我们这个身体就是五蕴之身,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了这么一个身体。再观色是什么,色是很多物质组成的,很多极微组成的,人的身体就像一台机器一样,有的地方说三百六十骨节,一个个组成了这个身体,外头包层皮子,弄的好吗就漂亮,弄的不好就不漂亮,就是那个样子,里头都是脏的,九孔常流不净,就是这个道理。依五蕴而分身、受、心、法。由此四种念住,为趣入修道谛之初门。这是总说的一句话,为趣入道谛之初门。

        就是(1)身念处,观身不净。这个问题呀,我这里多写了一点。我们入佛法的门,要断除五欲这要观身的,要观的。(2)受念处,观受是苦;(3)心念处,观心无常;(4)法念处,观法无我。

        由观此四念住,四念住到一境上,则能如此对治净、乐、常、我四种颠倒执著。这四个念住就是对治众生颠倒执著。佛说的有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现在(有人)讲三法印,去掉一个,这怎么办呢?将来你得果也少一个,那就麻烦了。如其次第对治——常乐我净,你把这四个颠倒了,才解决问题。《四百论》讲常乐我净是四品,破常乐我净。世间上哪有常的?刹那刹那地在变坏,本来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刹那变坏的,他执为是常,就叫常颠倒,又叫颠倒,反过来就叫颠倒。人身不净,世界上都是不净,他执为净,就叫不净净倒。无常他执为常,就叫无常常倒。一切众生都是苦,他认为乐,叫苦为乐倒。一切众生本来无我,他执为有个我,就叫无我我倒,这四种颠倒,在凡夫众生里都是这样的。你要说他那个“我”,那可不得了。他把那个“我”尊贵的不得了。这个我执吗?!我们佛教讲的“我”,不是说你我他,说话的那个我,不是这个东西啊!不要扯到这上面来。“你是谁?”“我是李强”。那个“我”字不是那个意思啊。“你是谁?”“我是任杰”,这个我字,这个叫名言,这个不批的。佛也说我,佛经上说,佛经也说,佛也说吗,这叫代名词,这个不能批的。批是批那个实执,认为诸法有实体的我,那是要批的。有些佛教徒不懂,见啥都批,你把“你我他”这些都批了,那完了。那社会上完了,无法分别了,你怎么分别呀?你还有啥分别?那是不能批的,那是名言我,指的是名言。我们以后再说。

        身念处,我们第一个观身念处,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法念处,观法无我。)

《法蕴足论》卷五;念住品云:尔时世尊告比丘众,吾当为汝略说修习四念住法,谓有比丘于此内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彼内外身住循身观。…….

        我们这里引用了《法蕴足论》卷四,我在四川看了《法蕴足论》,《法蕴足论》是目犍连尊者著的,造的论,佛在世的时候造的论。佛在世只有两部论:《法蕴足论》是目犍连尊者著的,舍利弗著了一个《集异门论》,那个讲得广,主要是法相上讲的多。佛在世只有这两部论。《法蕴足论》过去我们听过,听过是用来做观修的。在四川那是很重视这部论,我们老上师特别重视这(部论)。念住品,念住品就是说一部念住品是一品来说:尔时世尊告比丘众,吾当为汝略说修习四念住法,谓有比丘于此内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彼内外身住循身观。……循身观就是观我们这个身,从头观下来,从脚观上去,这么观,看我们干净还是不干净,观自己。循身观是专门的一个观呦!(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础佛理: 认识生命痛苦的根源(1)
这么多执着,你有哪几种?
100句佛家名言大全(精选版)
关于昏沉
法句经 35 梵志品
哪里有苦,哪里就有离苦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