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军怕被偷袭,火力压制一夜,整片阵地的德军都活活冻死了

从苏俄内战结束后到二战爆发前的十余年时间里,苏联红军由落后、缺乏正规性的武装,发展成为规模庞大、武器装备先进的强大正规军。这一切都建立在苏联强大的工业基础上,苏军的发展成果也有目共睹,英法两大欧洲陆霸都不约而同地承认,如今的苏联,在军事上完全有资格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然而,苏军在苏德战争前期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究其原因,这与战前苏军内部的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原因有关。苏军军官团体的素质被极大削弱,许多只能胜任连长、团长职务的军官,出现在了集团军、方面军司令的位置上。

因此,二战中苏军将领指挥作战的技巧总体饱受质疑,虽然不乏能够灵活运用战术,打出以少胜多战役的名将,但总体而言,苏军取得关键性胜利的战役,往往都要投入更多的武器装备和兵力,蒙受更加惨重的损失。就拿整个1941年底到1942年初的冬季来说,苏军每一场战役的伤亡都要大于德军,总损失也是远超对手。然而,苏军硬是凭借可怕的战争潜力拖垮德军,最终赢得胜利。

在这一点上,就连伟大的朱可夫元帅都没有逃过,在攻克柏林前的塞洛高地战役中,苏军原本有更多选择,朱可夫却非要带着100万苏军强攻这块德军重点防御的区域,当然也是复出了更大的代价。这样的做法看上去似乎非常不科学,不过对苏军来说,这也是当时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将这种作战方式发挥到极致,威力反而是相当骇人的。

我们先来讲两个简单的例子。苏军向来追求火炮的威力,在冬季作战中,曾有一支德军与苏军盘踞在各自的阵地上对峙。双方互有攻防,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一直打到天黑也没分出胜负,德军选择暂停进攻转为防守,以逸待劳,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而苏军害怕德军深夜搞偷袭,非但没有暂停的意思,反而调来更多火炮,其中包括大量的喀秋莎火箭炮,一停不停地对德军阵地做火炮覆盖。次日,苏军弹药打光后,发现德军阵地静悄悄的。跑过去一看,原来德军被压制得不敢动弹,整片阵地的人竟然都被活生生地冻死了。

另外,苏军还喜欢追求火炮的口径,在苏德战争中,即便是在苏联局势极其不利时,当德军指挥官听说对方装备有T-34坦克时都会表现出畏惧并且消极的作战态度。因为T-34坦克火炮口径达到76毫米,斯大林坦克更是达到122毫米,能够轻而易举的打穿德军坦克装甲;相反,德军坦克为了追求速度,在火炮和装甲厚度上做了妥协。而苏军大口径的火炮数量也是非常惊人,在1944年6月的第五次斯大林突击中,苏军进攻气势如虹,但德军仍然展现出优秀的作战素质,在坚固的工事中顽强地抵抗苏军,几次冲锋下来,阵地上铺满了倒在冲锋路上的苏军士兵尸体。

这时,苏军调来重炮,对着德军阵地就是一阵猛轰。奈何德军工事建筑得相当牢固,并没有达到洞穿的目的。奇怪的是,德军却停止了抵抗,苏联人跑过去一看,原来工事里的德军士兵为了躲避炸弹爆炸四处迸飞的弹片,不少人匍匐在地上,结果被巨大的震动直接震碎了内脏,死相相当可怕。说到苏军的冲锋战术,其实不少人对它也有很深的误解。所谓的“人海冲锋”,并不是头脑一热的冲上前去当炮灰,而是一种严谨的战术。

早在日俄战争时期,俄军就规定,当步兵发起冲锋时,单兵之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以密集队形向对方展开冲击。为避免成为“活靶子”,俄军还规定作战单位彼此之间要相隔300~400步。苏联时期,这种战术得到保留并被进一步升级,为了减少伤亡,苏军将单兵距离扩大到5步,并衍生出多种队形,以灵活应对不同的战斗突发情况。在电影《兵临城下》中,苏军士兵一窝蜂地冲上前去,后面的士兵捡前边倒下士兵的枪,这样的情况并非不存在,但并不多见。而将这种冲锋战术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几乎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在乌克兰战役中,苏军就对德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人海冲锋。苏军在这场战役中投入了4个方面军,兵员充足,因此在冲锋时也是出手阔绰。在两军交锋初期,不少德军部队可谓是一触即溃,与德军平均作战水平大相径庭。后来有战俘回忆时提到,当苏联人喊着口号向他们冲来时,远远看去,整个地平线都是黑压压的人,脚下的大地都在颤抖,似乎有100万人在同时向他们扑来一样。看到这种情况,不少德军士兵一下子就崩溃了,只能放弃抵抗举手投降。

客观地讲,火炮压制也好,人海冲锋也好,出现在战场上,虽然不能彰显一名将领的指挥才能,但也并不是每一次冲锋都是日军那样的黔驴技穷式的搏命。相反,问题的答案,中国兵圣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已然提到:“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朱可夫元帅正是如此,他总要尽可能多地争取武器与部队,就是为了增大胜算,不打无把握之仗,正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都说“一经成名万骨枯”,苏军士兵更像是战场上的炮灰,实际不然;相反,以朱可夫元帅为代表的一大批苏军将领都是出身基层,非常体恤士兵,经常亲自到前线探望。朱可夫郑重地在作战日记扉页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伟大的苏军战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尾声之柏林战役
德军突围伤亡最为惨重的战役,不得不佩服苏联的战斗能力
二战柯尼斯堡战役:德意志军国主义末日
奥廖尔战役:苏军损失坦克上千辆 歼灭德军20万
奥廖尔战役:50万德军精锐越打越绝望,士兵:苏联人像是无穷无尽
明知是陷阱还将几百万人投入“绞肉机”,在荣誉面前,他选择漠视生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