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广、李世民——被历史误解了的两叔侄


李世民是千古一帝,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贞观之治开启了大唐盛世。

前面我们说了,李世民打小就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为了逼他爹造反,把杨广妃子拉上了李渊的床。

成功给自己添了两个后娘,让爹背上了杀头罪名。

话说,以前社会不像我们现在社会,出轨是个很严重的道德问题,结了婚就不能出轨,出轨是要被骂得狗血淋头的。

那时候女人地位低下,有点男人附属品的意味,讲究三妻四妾,多睡几个老婆是个很有面子的事。

可李渊睡了这两个姑娘却不敢宣扬,他睡的是杨广的老婆,这是霍乱宫闱,被人知道了是要杀头的!

再加上李渊和杨广是有亲戚关系的,李渊她妈和杨广他妈是亲姐妹,杨坚又宠独孤氏,对李渊也是爱屋及乌,没少给赏赐。(独孤氏是鲜卑族人,历史上大唐也是民风开放,公主、皇帝都爱搞点事,动不动就乱点伦,偷点人,这其中的典型代表有高阳公主私通辩机、李建成和他后妈乱搞、李隆基更厉害了,广为人知的《长恨歌》其实讲的是一个扒灰的故事,杨玉环一开始是李隆基儿子的妃子,后来李隆基抢了自己儿子的老婆,这个乱伦的故事却在诗人手里变成了一个感天动地的《长恨歌》,不伦之恋就这样变成了旷世绝恋。)

可此一时彼一时,独孤氏在世时李渊活得还算不错,独孤氏、杨坚双双离世后,杨广独揽大权。

杨广李渊这两兄弟从小就不轻厚。这李渊还哪壶不开提哪壶,偷偷把表嫂睡了。

这夺妻之恨是可以和杀父之仇媲美的深仇大恨,在武侠小说里不打个你死我活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况且杨广还是一国之君,被人带绿帽这事怎么忍?

李渊深知良民没法当了,只好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反了。

这一反就反出个万国来朝,万民归心的大唐盛世。

然而,李世民的坑爹之旅并没因此而结束。

和李世民一样坑爹的还有杨广。

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而他的侄子(杨广和李渊是表兄弟),李世民名流千古,是人人夸赞的千古一帝,但我觉得这两个人其实很像。

李世民是个王羲之迷,为了拿到王羲之珍品,李世民的行为简直到了不要脸的地步。他千方百计让萧翼去辩才那里骗得了《兰亭序》珍本,死还下诏《兰亭集》殉葬,绝代真品就这样,“随仙驾入玄宫”。(李世民骗王羲之遗迹详情点这里虞世南 —— 行走的新华字典

李世民不仅喜欢坑爹,还很讨厌,喜欢改历史,唐朝是历史上修书最频繁的朝代,而这股不好风气就是由李世民开始。反正史书记载的是玄武门血案后,李渊下令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子女,爷爷把孙子、孙女赶尽杀绝,我反正是不信的,你们信不信看自己啰!

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点是——隋书也是唐朝修订的,改了多少这个我们就不好说了。要是李世民不胡乱修改史书,到现在他的名声不一定比杨广好。

其实杨广和李世民除了都喜欢坑爹,还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现在我就带大家走入他们的坑爹之旅。

一、他们都坑爹,都是通过兵变登上帝位的。

话说,这两人都是雄才大略的实干家,杨广也是有底子做明君的人,众所周知两人都排行老二,在中国这个看中嫡庶之分的国家里,按理说他们都是没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可他们都手握重兵,最后都是通过兵变夺取帝位的。

杨广登基以前是晋王,他哥哥杨勇是太子。公元604年,隋文帝卧病在床,杨广写信给杨素,咨询如何料理隋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的问题,不晓得是送信人眼盲还是隋文帝眼线太多。最后杨素的回信没有送到隋文帝手里反倒落入隋文帝之手。隋文帝这下子炸毛了,这养了什么儿子呀,看起来忠孝仁义的样子,实际上就盼着我早死了好继承低位。

这时候也巧,后陈公主,也是隋文帝最后的宠妃宣华夫人又跑到隋文帝跟前告状,说杨广非礼她。这下子更是火上浇油,隋文帝拍床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

这可了不得了,这样隋文帝怎么很可能还让他当皇帝,于是命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

杨广晓得后,这吓坏了,煮熟的鸭子都要飞了,还不快动手还等什么时候呀!于是发动仁寿宫兵变,将柳述、元岩逮捕入狱,并让右庶子张衡入隋文帝寝殿侍疾,然后将隋文帝身边亲信侍从打发走。

后来,隋文帝就死了,杨广假传圣旨,逼杨勇自尽。蜀王杨秀也被陷害贬为庶民,后软禁于内侍省。后来汉王杨谅起兵并州,杨广派兵镇压,杨谅降后幽禁至死。后来为了彻底铲除皇位的威胁,杨广又先后杀了侄儿长宁王杨俨,然后将杨勇诸子——安城王杨筠、安平王杨嶷、襄城王杨恪、高阳王杨该、建安王杨韶、颍川王杨煚、杨孝宝、杨孝范贬至岭南,然后在途中将他们秘密处死,至此杨广走完他的坑爹之旅,将他爹其他儿子、还有其他儿子的子孙辈几乎全部杀完。

说完杨广,我们来看看李世民。李渊谋反很大程度上是李世民的功劳,所以李渊起兵时,就承诺过封李世民为太子。所以,在打江山阶段李世民很是卖力。

李世民有野心有能力,还是个天生的军事家。

唯一遗憾的是,他出生晚了几年,当了个千年老二,李渊称帝后还是按照嫡长子顺序封李建成为太子。。

文韬武略,文治武功,李世民是样样精通。他上得了战场,管得了百官,手底下那些大臣都被他治得服服帖帖。

他在朝堂上把李建成秒得渣渣都不剩,在战场同样也吊打李建成。

李建成童鞋也是个脑回路清奇的小盆友,文治武功我虽然不及你李世民,但我床上功夫好啊,我文能提笔控萝莉,武能床上定人妻,进能起身压正太,退能提臀迎众基,这么好得硬实力,我得派上用场啊!

于是,李建成没走康庄大道,反倒偏偏选了一条容易翻船的阴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用身体征服了张、尹二妃,让二妃在李渊耳旁吹耳旁风。(话说不知道是古代民风豪放,还是鲜卑基因强大,张、尹二妃从一出现就是两人,陪杨广睡两人一起,给李渊下套两人一起,和李建成乱伦两人也是一起,虽然不清楚他们夜深人静的时候如何分配,但不得不感慨,张、尹二妃睡过的三个男人体力真心好。)(李世民坑爹详情看这里李渊——一夜情逼上皇位的开国君主

李世民功高,仅仅靠二妃吹耳旁风已经不能者拯救李建成的帝位了。于是,李建成为了巩固他的太子之位,和齐王李元吉结成同盟,一起对付李世民。李世民被逼,发动了玄武门政变。

玄武门一战,李建成、李元吉被杀,李世民顺理成章的继承太子之位。李世民夺取太子之位后,为了防止李建成、李元吉儿子复仇,李渊下令将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全部斩首。(到底是谁下令的就说不好了,反正李世民修改过的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杨广、李世民,都通过兵变继承大统的,唯一的区别是,杨广直接把老子逼死了,李渊是退位让贤,安心做了太上皇。

二:他们登基以前都手握重兵,为一统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隋朝统一天下之前,杨广追随杨坚多次征战沙场。杨广文才武略,十几岁就上战场追随杨坚东征西讨,二十岁时拜为隋朝的兵马大元帅,二十岁统军挥师南下,越过长江,平定南陈。杨广登基后,多次发兵征讨突厥、吐谷浑等周边势力,为了实现统一大计,他三次发兵高句丽。公元609年,杨广御驾亲征,为甘肃、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区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打下了基础。

李世民胆大心细,隋朝末年,为了逼李渊反隋,他设计将张、尹二妃送上李渊龙榻。李渊反隋后,他又南征北战,为唐朝一统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的。

《隋唐演义》相信大家没少看吧,虽然很多地方有改动,但大体上还是遵照了历史,整个《隋唐演义》后期都是李世民带着一众瓦岗英雄到处征战。武德元年起,李世民四次带兵出征。他先是破薛举、铲除了唐朝西边威胁;然后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大唐北境;紧接着虎牢之战中,他打败王世充和窦建德,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统治了华北;最后他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为大唐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武德四年,23岁的李世民被封天策上将(历史上最出名的天策上将是宇文成都,隋朝第一勇士),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李世民得胜归来,李渊开心坏了,还特许李世民自设文学馆,招纳天下贤才,在登基前李世民就相当于自己建了一个小朝廷。

三、他们都才华横溢,满腹经纶,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作品;

野望

杨广

寒鸦飞数点, 

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 

一望黯消魂。

初夏

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其实单看诗词作品,我觉得杨广文采其实胜李世民不少,但是人家李世民会改史书啊,你杨广不会,只能吃个哑巴亏啰。

四、他们都胸怀大志,建立了千秋功业。

杨广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他开科举、修运河,多次派兵出征高句丽,扫荡突厥,从前期看他确实是一个胸怀大志,想建立千秋功业的人,只是在他的大业里他忽视小民的力量。不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业后期,因为常年征战和严重的赋税劳役,隋朝人口锐减,但是杨广还是没有放弃他千秋功业的梦想,继续开凿大运河,最后导致国破身亡,立了千秋功业,也成了亡国之本。

而李世民就幸运得多了,隋朝在他前面亡了,他就吸取教训,重农重耕,积极推广科举,对外战事也是无往不利,先是扫平了北漠,薛仁贵又征东大胜,在他领导下成就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强大的大唐帝国。对外军事力量强大,万国来朝,朝堂内又有魏征这些直言敢谏的忠诚谋士,但要说到精彩还是李世民后宫里的故事精彩,李世民后宫简直就是个乱世恩仇录,我们先说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原配,李世民娶她时李世民十六岁,她十三岁。两人琴瑟和鸣,夫妻恩爱,李渊退位当太上皇后,她依然每天都去给李渊请安,并嘱咐宫人伺候好太上皇。

两人爱情没啥曲直,在朝政上长孙皇后倒是时常提醒李世民。比较典型的有长乐公主出嫁事件和杀魏征事件,长乐公主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长女,平时很受宠,出嫁的时候,就任性了些,要求嫁妆比永嘉公主(李世民妹妹辈)多一倍。李世民想到,现在大唐有钱,国力鼎盛,给自己爱女多点嫁妆也没什么,于是就答应了长乐公主。

好皇帝,要有参照物才显得出来嘛!这时候魏征就出场了,魏征就指着鼻子骂李世民,你怎么能这么不靠谱呢?侄女嫁妆比姑姑还多,长幼尊卑还要不要。

这么一搞,弄得李世民非常不开心,回家后就对长孙皇后唠叨,想找点认同感。没想到不仅没找到认同感,长孙皇后还非常高兴的说:“: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蒙礼待,情义深重,每言必候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为之说难,东方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急务,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李世民这一番吐槽,没在长孙皇后哪里得到安慰,反而长孙皇后还夸魏征骂得好,最后公主也只能操着不太丰厚的嫁妆出嫁了。

魏征因为经常指着鼻子骂李世民,有一次出事了,李世民气冲冲的回宫,恶狠狠地对长孙皇后说:“我要杀了这个田舍翁!”

长孙皇后听了二话不说,换上华服,跪地叩拜李世民。李世民被长孙皇后吓了一跳,问她为何这样,皇后才缓缓开口:“妾闻主名臣直,今魏征直,可见陛下明。”

这里就可以出长孙皇后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她想救魏征,不是直接求皇帝放人,而是给皇帝戴高帽子,说有魏征这样直言敢谏的人说明你是个明君呀!反之,如果李世民把魏征那啥了,阿那不就等于李世民承认自己是昏君了吗?

说完长孙皇后,我们来说一个身份及其特殊的人,杨妃。

李世民的杨妃至少有两个,一个是杨广的女儿大杨妃,一个是李元吉的老婆小杨妃,就是就是在那场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顺便把齐王妃收进了后宫。

大杨妃是吴王李恪,蜀王李愔生母。前面讲过,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杨广的女儿和;李渊的儿子自然也是有血缘关系的表兄妹。按照现在的伦理纲常是妥妥的乱伦,但是古代,特别是封建王朝,表兄妹结婚不是乱伦,特别是在政治背景复杂的隋唐前期,豪门望族都是通过联姻来巩固政治地位。

如杨广的皇后就是前朝的公主。萧后——六朝为妃的故事点这里杨广之妻:野史里睡了六朝君王的传奇佳人我们在前面讲过了,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萧后最后在李世民宫中终老是毋庸置疑的。

按照野史的说法,萧后从突厥回来后,虽是徐娘半老,但依然风姿卓越,迷倒了正当壮年的皇帝李世民。

而杨妃,生母不详,有人推测杨妃的生母很可能是萧后,如此说来,萧后和杨妃当时的状况可能是母女共侍一夫。

就算杨妃非萧后所生,辈分上杨妃依然是萧后女儿,杨妃、萧后同在李世民后宫中为妃,不知道他们见面时该如何称呼。母女共事一夫,即使是在民风开放的隋唐时期,也是被视为不伦之恋的。

而且史料记载里李世民的后妃里是有两个姓萧的,史称萧才人和萧美人,至于这里面有没有萧后就无从查起了。

但我想李世民应该没可怕到老少皆宜,母女同睡这份上,我更愿意相信,萧后从突厥带着传国玉玺回唐后,李世民是以岳母或者婶婶的礼仪留萧后在后宫终老的。

而杨妃因为生了文韬武最像李世民的吴王李恪,李世民有一阵子一度想让李恪做太子,还给长孙无忌提了两嘴。长孙无忌,谁呀!

长孙皇后的哥哥,肯定不同意皇储之位另落他手,于是坚决的反对。我估计当年长孙无忌说吴王流着大隋的血,万一他登上帝位,不就等于大隋江山复辟了一半吗?

李世民想想也是,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又给它送回去了,太没意思了。于是,之后再也不提立李恪为太子的事了。

而小杨妃,一开始是李世民的弟妹,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把她纳入后宫。成王败寇,一夜之间,她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复的改变,老公被杀,儿子女儿也因连带罪被处斩。而自己为了活命缺不得不委身仇人,我无法想象李世民和小杨妃的相处日常。

根据后世记载,李世民是极其宠爱的小杨妃的。只是这份宠爱里不知几分是自责,几分是真心。小杨妃这个政治斗争里走出来的牺牲品,不知是因为怀念李元吉,还是为了防止儿子在王位争斗上被杀,她主动将她和李世民生的儿子李福过继给了齐王李元吉。

帝王位上危机重重了,名义上她的儿子李福是李元吉之子,远离了储君之争,自然也就没了危险。

可能李世民是真心宠爱杨妃的,也可能李世民为了平衡诸位皇子之间的势力,长孙皇后去世后很长他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把小杨妃扶上皇后之位。

他杀兄弑弟抢夺了皇位,本来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而今又要把弟妹立为皇后。这不是公然向天下人宣告我就是乱伦,我不顾兄弟之情,不顾伦理纲常的乱伦,我就是执意的要霸占弟妹!

这不是公然找骂吗?

这些贼精的老臣,怎么可能让他干如此愚蠢的事,于是一个个拼死直谏。胳膊拧不过大腿,李世民是双拳难敌四手啊!最后屈服于大臣们的淫威,封小杨妃为后的想法胎死腹中。小杨妃死后被封了贵妃,李世民再世时贵妃之位一直是被韦珪霸占的。

说起这韦贵妃,还记得范冰冰主演后来被被剪成《大头娃娃武媚娘》的那部剧吗?里面张婷主演的韦贵妃的原型就是韦珪。

说到韦贵妃,我不的感慨,李世民是真喜欢人妻啊!

小杨妃嫁给他前是人妻,韦贵妃嫁他前也是人妻,韦贵妃嫁给李世民的时间大约是武德四年,那年李世民带兵攻打王世充窦建德,在洛阳遇见寡居在家的韦珪。李世民娶她,很可能是政治联姻,韦贵妃出生京兆韦氏,父亲韦圆成是郧国公。京兆韦氏是隋唐时期望族之一,李世民纳她为妾有拉拢韦氏一族的政治目的。

实际上嫁给李世民后日子过得相当不错,李世民即位后就封她为四妃之首,后又封她为贵妃。长孙皇后去世后,她统领后宫,是贞观后期后宫里的实际掌权人,只不过少了个皇后封号而已。

她初婚的那段历史,史书包括她本人墓志铭上都未曾提及,要不是她女婿阿史那忠墓志出土,韦贵妃这段经历很可能被历史掩埋。韦贵妃初嫁初嫁隋朝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下了定襄县主。

县主的封号可以断定,李世民本人对韦贵妃极为宠爱,不仅让她地位尊崇之首,还将她与前夫的女儿以亲王女对待,封其为县主。

与韦贵妃同一时期被收入李世民后宫的还有韦珪的堂妹韦尼子。

唐太宗喜欢人妻的人设同样体现在韦尼子身上。韦尼子嫁唐太宗之前是王世充儿子王玄应的太子妃。李世民打败王世充、窦建德后,韦尼子(韦珪父亲韦圆成袭爵郧国公,但早亡,因膝下无子郧国公之位由他弟韦匡伯承袭)应该是与堂姐一起作为政治联姻的手段嫁给秦王的。

韦尼子嫁给秦王后待遇就没她姐那么好了,一生无所出,只有个昭容的封号。

而李世民最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和阴妃的爱情故事,两人之间既有国仇又有家恨,两人唯一的孩子又被李世民下令处死,yy一下就是一部虐恋情深的霸道皇帝爱上我。

阴妃的父亲阴世师,是隋朝的大将,为身兼隋朝骠骑将军、张掖太守、武贲郎将、楼烦太守、长安太守、左翊卫将军数职。

公元617年,李世民成功将杨广两个妃子弄上李渊的床,麻利的将他爹坑上了绝路。随后,李渊起兵太原,在这时候,李渊就遇上了人生的冤家对头阴世师。隋炀帝巡游江南后,阴世师奉命留守长安,没想到阴世师打仗不咋地,手段却多的很,而且还相当恶毒。

这这次相遇,李渊年仅十四岁的幼子被阴世师害死,并且这阴世师做事还特别绝,不仅杀了人家幼子,连李渊家还没来得及冒青烟的祖文也被端了,连带他们家家庙也被阴世师一起毁了。

结下了如此大的梁子,李渊怎肯善罢甘休,李渊攻下西京大兴城后,下令诛杀阴世师、骨仪三族,但却放过了阴世师幼子阴弘智与幼女阴氏。 

然而,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奇遇,明明是冤家的人偏偏就被命运拴在一起,逃不掉,挣不脱,只能在命运的玩弄之下坎坷求生。

李渊称帝后,与李家有深仇大恨的阴氏却偏偏成了李世民的妾氏,并于李渊称帝第二年齐王李祐。

玄武门兵变前夕,阴弘智已经是秦王府洗马,也不知道他从那儿知道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要弄死秦王李世民,还向李世民通报了。阴弘智凭借着这开国之功,成功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李世民登基后,他像走了狗屎运一样步步高升,历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等高官显职。

阴妃受宠,阴弘智身居高位,李祐的待遇当然不会差。李祐册藩就国后,阴弘智任齐王府长史,阴妃也遂升级至一品夫人(德妃),在当时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俗话说树大招风,阴家待遇那么好,当然引来不少权贵攀交,加上阴家与李家的世仇,自然是有不少有心人怂恿李祐造反的。

可能是帝位太诱人,也可能是李祐耳根子太软,也可能是齐王的封号不好。李祐长大后果然走上了喝齐王李元吉相同的命运,起兵造反。

李祐起兵造反,依然没能逃过李元吉的结局,也是兵败后被诛。

资料来源:《新唐书》、《旧唐书》《唐太宗文皇帝故贵妃纪国太妃之铭》、《唐会要》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太宗的非主流爱情
这位皇帝不仅文治武功出色,选后选妃的本事也是一流
唐太宗后宫丰富多彩,不仅有前朝公主、仇人之女,还有一对姐妹花
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人是谁
小李最爱长孙
李世民宠爱的女人,身份仅次于长孙皇后,一生历经了五个朝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