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97期/闻天语解析《诗经·秦风·蒹葭》/薛红诵读

小轩清浅:

《诗经》传达的是发自心田的喜悦或是悲伤, 它断然不会辜负所有人对文学的期待。它的自由之美,就在于这“发自心田”的真实,因真实而生动,因自由而可贵。透着文字,我仿佛看到遥远的先秦时代,先民们坦然率真,举手投足都了然爽利。而这般爱憎分明,不玄不妖,才使简简单单的词句落在心口里,都让人感动得泫然欲泣。先民们不受曲调拘束,没有格律限制,不讲究遣词造句,不寻思起承转合。也因了这份自然,才不矫饰,不媚俗,不堆砌,不刻意,所以随意拎出两个字,都让后人高山仰止;咏一句面前的物事,来者便穷极千年变化。透过闻天语老师的解析,让我们更能领略《诗经》中那种天然之美。

解析/闻天语

导语/林小菲

诵读/薛红

编辑/清慧

闻天语课堂: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反映婚姻恋爱的诗经作品--《秦风·蒹葭》,看看诗经中记录了什么样的爱情故事:

这是发生在秦国的一个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呢,发生在初秋的一个早晨,当夏天的露水即将变成秋霜的时候。河边的芦苇非常茂盛,有一个小伙儿,在河边溜达。走着走着,忽然他看见河面上有一条船,船上有一位姑娘正在捞水里野菜。只见她长发披肩,全身素衣,头发上束了条金带,顾盼遗光彩,长吟气若兰。这小伙一下子就看呆了,妈呀,这么美丽的姑娘不就是我昨天晚上梦见的那位吗?心上的人啊,我终于看见你了。

就在小伙做木鸡状时,姑娘的小船已渐行渐远…..他回过神来一看,急了,忙迈开大步去追。追啊追啊追啊,怎么追了半天,却根本看不到姑娘的影子,小伙儿仔细一想,妈呀,方向追反了!赶紧掉头再追,早已经追不上了。也许由于小伙儿跑得太猛,出现了幻觉,他仿佛看见那美丽的姑娘就在不远的河面上……

从此这小伙儿就得了相思病了,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心人儿在哪里呢? 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天渐渐寒了,芦苇呈出冷寂与落寞,小伙天天守在这儿,终于忍不住对着这片芦苇从唱了起来……我们的行人听到后马上把它记了下来,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诗歌。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为:凝结成。

3.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4.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逆流而上。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顺流而下。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水中高地。

14.坻(chí):水中的沙滩

15.涘(sì):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译文:

河边芦苇郁郁葱葱,青苍苍,深秋的露水结成霜。 心上的人在何处?她就在河水的那一方。

逆着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漫长。顺着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就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心上的人在何处? 她就在河岸的那一边。

逆着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就在水中的沙滩上。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心上的人在何处?她仿佛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就在水中沙洲上。

天语赏析:

现在来讲一下这首诗,开头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个心上的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追求的理想),而那人却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好几个小时,通过这种访求过程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诗中描绘的那条阻隔于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秋水,既是眼前之景,又显然别有喻意,如果仅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达彼岸,见到伊人,何况诗人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和热烈。因此我认为这条秋水实际上象征着一种社会的阻力。正是这种阻力,才把两人阻隔在河水的两岸,使他们“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诗中写“苍苍”,“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对于“伊人”,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希望能与“伊人”一遇。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寻求自然顺理成章。尽管诗人满腔热情地去“溯洄”、“溯游”,不畏“道阻且长”、“且跻”、“且右”,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即。诗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这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浓郁。正是缘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


此外,本诗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唏、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涣、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在结构上重复叠句。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选用了近义词或同义词,如“萋萋”、“采采”分别放在“苍苍”的位置上,用“未晞 ”、“未已”去分别取代“为霜”,这样既做到了一唱三叹,使诗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又使诗作行文富有变化。

《蒹葭》是十五风中的一篇,可谓“风”类诗的代表,读它时让我们感受到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韵律美可见一斑。

天语小诗:

在水一方 

/闻天语

青青的芦花    翩翩的白鹭

云水含羞    伫立于水边凝望

任婉约的音符湿润了心田

眉山如黛   朱唇含丹

伊人长发飘逸   伫立于水边

任牵念的目光在风雨中绵长

横笛声   一声声

吟一阙相思  任你那一低头的温柔

迷醉江南的水天  任我相思千年

捧一掬月光

着一身霞光

听一曲箫湘

吟一阙山高水长

在绿草萋萋之际

吹起一浪浪的蒹葭苍苍

在水一方

潋滟了谁千年的忧伤

沉醉了谁笔下的华章

我孤单的守望

将相思种成一道道篱墙

任时光勾勒出我一世痴狂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附1、作者简

闻天语,原名薛鹏飞。女,生于70年代,曾在《女友》、西安门户网站《古城热线》做过编辑。在《西安日报》,《女友》《劳动者》《大红鹰》等相关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若干。作者自语:余自出校门后,匆匆只为生计奔忙,不知日月为几何,忽惊两鬓萧疏,方感已然不惑,今凉风飒至,年关将至,可叹虚度岁月,甚慕草鞋芒杖,蒲团袈裟,对长松修竹,听鸟鸣溪流,阅两行《金刚》 ,吟数句《心经》岂不快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今韵
20210419
白露读诗经-----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蒹葭
《蒹葭》:为何几千年来很多人喜欢这首诗?读懂它我们需了解这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