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民街33号......”/ 作者&清读:梁轩诚(第1306期)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轩诚有话

前几日写了一篇与陕西广电有关的文字,引来了许多人的议论,有人说那篇文字真诚、善良、正直,也有人说偏激、片面、极端,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发言者在内心深处都对陕台抱有深深地爱恋,我又何曾不是如此,激扬愤文字,泪眼常忆君......

撰文/播读梁轩诚

(搜遍全网竟然找不到一张新民街33号的图片,

就如此图右上角那个点,它便是新民街33号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住这个门牌号,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安市“新民街33号”在绝大多数陕西人心中,那是个神殿级的存在,它也许是那一代人记忆中最熟悉的一个门牌号。
 
 
我是1991年初第一次走进这个院子的。
 
那天我着我中学老师的一封引荐信,去和省台新闻播音员张晓老师联系学习播音。第一次看见“新民街33号”的感受可以用震惊来表述,没想到我憧憬了无数次、每天重复出现在电视里的“新民街33号”竟是如此的破旧、寒酸。穿过临街的门道,正对的是天天在广告中出现的“陕西电视台广告经理部”,进大门右拐穿过狭促的小院子再左拐,就是陕西电视台的核心区域,左边和广告部背靠背的也是一组平房,记得好像是新闻部记者科办公室,右手边是一栋三层的小楼,我要找的新闻部播音科就在三楼上。
 
那天恰巧下着小雨,我踩着一路无法躲避的泥泞上了楼,到了二楼却找不到上三楼的楼梯,经人指点在最东头找到了一个外挂的铁楼梯,原来三楼是后来加盖的临建。我心惊胆颤的踩着咯吱吱作响、摇摇晃晃的楼梯上了三楼。第一间是新闻录播室,据说当时刚刚重新装修不久,但里面的简陋依然让我惊诧。主播间也就20来平米,正面居中是我心中的圣坛——陕西新闻播音台,丁凡、陈爱美们每天就是坐在这里向全省人民播报新闻呀。在主播间的一侧放着一张宾馆里最常见的小圆几和几把圈椅,这我看明白了,主机位转个90度,这里就是录制访谈节目和其他一些轻松内容的地方。

(91年,华明老师在新民街33号为我做专业示范)

我敲开了录播室隔壁播音科的办公室,那天恰巧各位老师好像都在。张老师看了熟人的引荐信,礼貌的请我先坐下等等:我一会要录节目,得赶着先把妆化好,你先坐会儿。然后就翘着优雅的兰花指继续化妆了。
 
我惴惴不安的坐下来,开始打量这个无数次出现在我梦中的地方。南北朝向的房间也就十几平米大小,东西两侧各有五张桌子一张张挨着靠墙一溜摆开,和一般办公室最大的不同是每张桌子都面对墙摆放,墙上都镶嵌着一面大镜子,桌前的人不是在对着镜子念稿子、就是趴在桌上写着什么。身旁的张老师边化妆边和镜子里的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几句,问了我的一些基本情况,我机械的应对着。我坐在最里面的一把椅子上,看桌上的相框我知道这应该是陕西新闻一哥(当年是没有这个词语的)丁凡老师的位子,他是那天下午唯一没在办公室的人。张晓老师的右边坐着一个帅气、还带着些羞涩的年轻人在默声的读着稿件,还时不时的写点什么,我在心中也早都很熟悉了,他是初登荧屏不久就大获好评、给陕西新闻带来一股清新的年轻播音员华明。靠东边一溜坐着的四个女播音员我也早都单向的认识了,最外边是常丽君,挨着她坐的是禄秦剑,她一个女同志,竟和我的名字有一个相同、很少在女性名字中见到的“剑”字,中间坐的程航英当时主要播报一些经济新闻,后来才知道她竟是我们鲁桥镇的媳妇。坐得离我最近的,就是我最熟悉、几乎天天在电视上见面的一位……
 
“哎,小剑,你是三原人呀,三原和我们阎良挨着,我去你们那演出过……”,一直在读稿子的陈爱美老师突然转过身对我开口说到,吓了我一跳。她可能看出来我的不安,笑着对我说:对了,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你认识吧,这是常丽君、禄秦剑、程航英,他是小陈(我这才知道了原来华明姓陈)。我忙红着脸站起来和各位老师打了招呼。“你不是要和张晓学播音么,你给咱把这个稿子读读我听听”。陈老师边说边递给我一张新闻稿件。“本台消息……”我结结巴巴的读了一遍,“不错、不错,声音很好呀,可是感觉完全不对”。陈老师鼓励带纠正的说,“小陈,你给小剑示范一下”,陈老师说着把稿子递给了华明……
 
那真是一个美好而幸福的下午,对了,也许我前面的记忆是错误的,那应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西安市新民街33号,这个简陋、拥挤的院子里,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办公室中,在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下,我意外的收获到了几位善良、质朴、无私的老师和朋友给与的关爱与帮助,同时也开启了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美丽梦想。

 (90年代,女士流行招手停,男士头发很有型)

 
我能走上学习播音之路,也是蛮神奇的。那一年我正在高三补习准备参加来年的高考,吃饭时上初中的妹妹告诉我:教她们音乐的来小玲老师让我明天去找一下她。来老师?我不认识呀。第二天一见才知道,原来昨天我在教室外面喊妹妹回家吃饭时被她听到了,觉得我的声音条件太好了,就叫我来问我愿不愿意和她学习唱歌,高考时可以报考音乐学院?唱歌?这可是我从没想过的事情,我从心里拒绝了她,嘴上说是回家和父母商量一下,转身就把这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没想到有一天妈妈又和我提起了这件事,原来来老师见我一直没回复她,就又来作妈妈的工作了。
 
商量之后我开始和来老师学习音乐,几个月过后进展不大,来老师觉得是她的方法问题,就把我转到了她的同学薛老师那儿,为了方便学习我也转学到了薛老师任教的咸阳实验中学。薛老师教了一阵,也有些心虚了,就再次把我推荐给了他的师兄闫宝林老师,跟闫老师学习后似乎有了一点点起色,没成想不久后他工作调动要去杭州,就把我介绍给了一所大学的声乐老师王勇华。王勇华老师和前面三位老师一样,也都是西安音乐学院毕业,但只有她是真正的声乐专业毕业,也是她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美声唱法的华丽、大气。遗憾的是王老师也没教我多久,她告诉我要报考音乐学院,迟早都得去西安学,你本身就学的晚,干脆现在就提前去西安。

 
王老师亲自带我去拜见了她的恩师,西安音乐学院著名的声乐教授朱枚珍夫妇,交流之后朱老师很开心,觉得学生给她送来个好苗子,当场决定由她教我声乐和视唱练耳,她的爱人、另一位朱教授教我钢琴和乐理。记忆中朱老师夫妇都好像是上海人,性格平和可亲,上课时也都是慢条斯理的。我唱歌时老是找不准位置,朱老师就停下钢琴说:你说话的位置很好呀,你就用说话的感觉先把歌词读一下,找找位置。“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呀……”“就是这样、记住了。唱……”我一开口就又没了。几个月后,朱老师无奈的说:这么好的声音,怎么就唱不出来呢,你以后可别给人说和我学过唱歌。我的音乐之路就这样结束了。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快30年了,听说朱教授夫妇后来后来都出国了,想来我现在说出这段往事,他们也不会责怪我吧。
 
就这么着我又耽误了一年的高考,只好老老实实的继续复习,没成想事情又一次发生了转变。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跑来找妈妈:咱娃声音这么好,唱不了可以说呀,我认识省台的张晓,我写封推荐信,让他去和张老师学播音,以后去考广院。就这样,1991年初的一个下午,我走进了西安市新民街33号院。
 
在那个美好下午之后的一段时期内,我会经常从咸阳坐59路公交车,到汉城路再倒103路电车,北大街下车步行穿过光辉巷,进到神圣的新民街33号院。不久后陈老师推荐我报名参加了主要针对基层电视台在职播音员的陕西电视播音员培训班,一月的学习收获颇丰。那一年恰好广院播音系来陕西招生(那时因为一年只招一个班,所以广院将全国划分为两个考区轮流招生),我信心满满的去参加了面试,艺考成绩一公布,我不出意外地名列前茅,据说我的艺考成绩在十名预录生中排第三,就等着这些预录生的资料送回广院复核后发放文化考试通知书了。

 
回家后父母也特别高兴,爸爸想起自己在知青办工作十年间认识的许多北京知青都回城了,就打电话联系了一下,还真是巧,一名黄姓的女知青恰好是广院播音系副主任,当时就满口答应没问题。不久有消息传来,陕西考区送去的十名预录生中并没有我,人生的翻转竟然来的如此突然。
 
一年后我上大学了,几次三番的折腾后我听取了妈妈的建议:咱也没什么关系,国家最多的就是工厂,你学个工业会计,将来也好找工作。我放弃了播音梦来到了西安南郊,每天面对着《会计学原理》、《基础统计学》等这些专业课发蒙之余,我还是钟爱着我的广播,只要不上课就会按时收听“今晚八点半”、“七色文艺窗”和“艺术彩虹”,享受着雅坤、贾亮、包志坚、李娜和宋东风们为我营造的艺术空间。
 
生活就是这么奇妙,半年后的一天,陈爱美老师托人带口信让我去一趟新民街33号,见面后告诉我省电台马上要成立文艺广播电台,我要愿意可以好好准备一下参加招聘考试。那好像是省台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面向社会招聘主持人,光参加笔试的就有七八百人,下来又是初试、复试、模拟主持等等,最终通过层层筛选,我如愿走进了北大街119号,成为了筹备中的陕西文艺广播电台一名早间节目主持人。

 
现在我已年近五旬,离开陕西广电也有20年了,想起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依然觉得如在昨日。有时候我会问自己,在人生道路的某个十字路口,如果我当时是直行了而没有右转,那结果会怎么样?那结果就是在下一个路口一定还会右转。人生就是这样的,似乎不可捉摸,似乎充满了偶然,但是结果往往是早已注定了的。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吧。
(本篇文章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梁剑

梁剑,字轩诚,陕西三原县人,祖籍山西猗氏县。西京学院至诚书院客座教授,陕西石岗书院院长,石岗国学院执行院长,西安曲江第一小学校外辅导员。2015年,创办原创文艺广播平台《美丽八点半》。

点击链接,更多惊喜

驻德物车

品质生活

美 丽 八 点 半

作中国最好的文艺广播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头条
朗诵艺术杂志 || 方明老师(最全)作品集锦,以此缅怀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老师【建议收藏】
方明回响合集
致敬方明
她是央视“最真实”主持人,主持22年从不浓妆艳抹,今45依旧单身
央视“最真实”主持人,22年从不浓妆艳抹,45岁至今未嫁素颜好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