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志英:游走陕西之——江流石不转 (第1465期)

本篇精彩:

在历史的舞台上,有多少英雄人物一展风采,实现着人生的伟大理想。

而这舞台之上,有诸葛亮先生一样的人,把握历史的机会,在风雨变幻中展现出英雄本色,让世人敬仰。

风起云涌的岁月缔造了无数豪杰,翻扬历史,一展风采,而英雄又书写着精彩的篇章,让历史放射光芒。

文:罗志英

编辑:梁轩诚

 

此句出自唐·杜甫《八阵图》。全诗如下: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还有三首有关诸葛亮的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蜀相》。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这是《阁夜》。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是《咏怀古迹》。

  能够得到杜甫赏识的古今人物,连续作诗四首赞扬,或许只有诸葛亮一人而已。

 
  经勉县城向南,跨过汉江,约五六公里,就是诸葛亮墓。一代大军事家、大谋略家就长眠在这里——在这里,他安抚百姓,屯垦军田,多次北伐、六出祁山,出师未捷身先死,以五十四岁的盛壮年纪难敌天命,终于积劳成疾,病死于征途,遗命葬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需器物”——定军山下曾是诸葛亮的元帅大营。生前战斗于兹、死后埋葬于兹,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吧。

  公园234年诸葛亮去世后,只有坟,没有庙,到公元263年刘备的儿子刘禅在朝臣的建议下,才在定军山下的武侯墓前建起了庙堂:武侯祠,享受人间香火——这座武侯祠却是当时惟一一座由皇帝下诏兴建的武侯祠,也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诸葛亮传奇辉煌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在汉中,像定军山之战、木牛流马等等都是发生在汉江两岸。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定军山之战,而定军山也是由于这一段著名的三国故事才得以命名的……
 
  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经过平定南中、治理蜀中、富国强兵的一系列准备后,向后主刘禅进《出师表》。他亲率大军离开成都,循剑阁、金牛道北上进驻汉中,开始北伐的战略军事行动。

  诸葛亮的相府并没有设在当时的南郑城(现在的汉中市区),而是选择了西面汉水河畔的勉县。从地理角度观察,这个决定经过了仔细的考虑,从中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战略意图。 


  勉县县城地处蜀道要冲,嘉陵江故道经略阳南下后走出秦岭山口到达勉县,然后再由勉县向西南经汉水上游的河谷进入金牛道至汉中宁强、四川广元、剑阁。勉县就处于两条古道的结合部,是进入四川盆地的门户。守住了勉县,就保住了四川的北大门。所以,诸葛亮就把相府设在勉县,亲自坐镇。古金牛道便从相府内部乐楼广场穿过,可见诸葛亮的苦心。 

  武侯祠北面两公里就是古阳平关。其地势险要,扼守住了故道的秦岭出口,是金牛道入蜀的第一道屏障。刘备击败曹操取得汉中后,即任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镇守阳平关。但不幸的是,马超在诸葛亮北伐前就去世了,其墓地就在武侯祠的斜对面,至今保存完好。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阳平关的地理位置曾发生过变化。宁强县有一个阳平关镇位于嘉陵江边,那里是后期阳平关的位置。而三国时期的阳平关,就在勉县附近的水磨镇,位于去略阳与去宁强两条公路的交汇处。

  诸葛亮早年《隆中对》为刘备争霸天下制定的军事战略是先与孙吴结盟,采用钳形攻势,分别由荆州襄阳出兵宛、洛阳,再由巴蜀出兵关中、长安,重建刘汉王朝。但不料关羽将荆州过早丢失,汉水东线北进已成泡影,蜀汉北伐之路唯有通过汉中。 

  诸葛亮对于汉中的地位早就看中,对刘邦当年以汉中为基地征战天下心驰神往,也一直试图重演刘邦自汉中反击三秦的历史壮举。于是在诸葛亮安定后方后,便亲临汉中指挥北伐。  

 
  考察诸葛亮在汉中的军事活动,基本都集中在汉中西部,勉县至略阳一线。他不仅在这里设置了指挥中心,修建了军事要塞,还在勉县黄沙镇修造运输工具木牛流马。这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北伐路线的重心和刘邦一样——走嘉陵江故道。

  在他人生最后的8年中,指挥了5次北伐,其中4次都是走的故道及其支线祁山道。诸葛亮一生谨慎,喜欢稳扎稳打。他希望迂回到关中平原的西侧,甚至绕道天水,躲开长安附近的重兵布防,由西向东逐步推进,直至兵临长安城下。故道的特点满足了诸葛亮的战略思路。 

  第一次北伐时,蜀国大将魏延也曾要求领带领精兵五千,从褒斜道入,向东横切进入子午道,抄近路只需要10天,就可打到长安。但诸葛亮并没有采纳这个计划。他为什么不愿冒险尝试一下呢? 

  其实,当时蜀国的势力范围,只能达到汉中洋县东面不远的地方。子午道同行的安康、商洛、关中地区都在魏国的统治之下。那么,魏延企图用少数兵力深入敌境,长途奔袭魏国重兵屯驻的长安,得胜的希望自然是微乎其微。不仅如此,秦岭横亘于关中和陕南之间,呈东西走向。包括子午道在内的翻越秦岭、联系关中和陕南的几条重要谷道,都是沿着秦岭北坡的渭水支流和秦岭南坡的汉江支流而修筑的,基本上都是南北走向。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条沿秦岭山脊东西行的便捷通道。也就是说,魏延无法从褒斜道横切至子午道。 

 

但是走嘉陵江故道的缺点也很突出,那就是迂回范围大,路程太远。在没有现代交通的支撑下,蜀军后勤运输无法保障。当魏军采取坚守战术后,将战斗拖入持久战,蜀军粮草不济,自然无法坚持。魏军还可以蜀军趁撤退时追击。 


  于是,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中改变了行军路线,尝试走更为近捷的古褒斜道。为了这次北伐,提前准备了3年。他一方面练兵演武,一方面分军屯田,积聚粮草;并制造木牛流马,整修褒斜栈道,实现了将军用物资储备在行军沿线的策略。

234年,54岁的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他亲率10万大军沿褒斜道北上。当年4月出斜谷北口,进至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和魏军决一死战,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但为抵御蜀军,司马懿率军南渡渭水,背水为阵,坚守不战。诸葛亮东进不力,北上受阻,派人送“巾帼妇人之服”以激司马懿出战,仍旧没有奏效。于是不得不改变战略,西上五丈原,分兵屯田,做持久战的打算。双方僵持了100多天后,到了8月,积劳成疾的诸葛亮一病不起,病死于军中,蜀军不得不沿褒斜道撤退——至此,蜀汉政权度过了其高光时刻。

 

诸葛亮何以会得到人们如此敬仰、崇拜与推崇呢?漫步在青砖布地的回廊里,看着蜂涌如织的游人香客,沉浸在青烟缭绕的特有烟香气氛里,我似乎明了了诸葛亮为万世敬仰的些许奥秘:合乎儒家规范的修身、正身、慎独的廉洁品德,使诸葛亮成为古今文臣武将的榜样楷模,正如他在《诫子书》中所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用自己毕生的言行身体力行了孔子所说“与其奢也宁俭”的儒家礼仪的根本规范。而清廉奉公、廉洁自律,既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规范,又是民间确认清官与贪官的主要标准和分水岭。诸葛亮位极人臣,有机会贪而不贪,有条件奢侈而不奢侈,正好暗合满足了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厌恶贪官恶吏多如过江之鲫,倾慕向往清官少如凤毛麟角的“清官”情结和期望。

 

  忠君爱国,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人们品评忠臣良将的基本准则。人们司空见惯了宫廷政变的弑父屠子的血腥残酷,权力斗争中亲情的忤逆背叛,奸贼佞臣争权夺利的祸国殃民,兵连祸结的乌烟瘴气。人们向往风淳清明的政治,也渴望怀柔仁爱的统治者,人们如阴霾中盼望晴天般期待光明与正义化身的忠臣的出现。诸葛亮积极践行谨守臣节,亲民爱民的仁治之道,正符合了人民群众追求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诸葛亮作为一名布衣匹夫蛰伏襄阳卧龙岗已久,幸得帝室之胄刘备 “三顾茅庐” 的屈驾诚邀,畅谈隆中对策,纵论天下大势,出将入相成就了一番经天纬地的宏伟大业。作为受儒家思想长期熏陶浸染的诸葛亮,他人生的鸿鹄之志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刘备的知遇之恩使他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因此诸葛亮抱定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对刘备乃至于乐不思蜀的儿皇帝刘禅始终是忠心耿耿,绝无贰心。他谨奉“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的儒家君臣之道,鞍前马后,勤政竭力侍奉刘备,为刘备取得荆州、益州之地,联吴抗曹,奠定三分天下之基,立下了汗马功劳。即使白帝城托孤,刘备临终遗言:“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彼可取而代之的情况下,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誓表忠心。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临危受命,面对风雨飘摇的蜀汉江山,他以“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他受先帝临终之托,竭尽心智,忠贞不渝地忠于蜀汉皇帝,为了蜀汉江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为蜀汉朝廷,呕心沥血,竭尽全力,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这样的忠心赤胆、义薄云天,面对无上权力与江山社稷的致命诱惑,信守誓言、恪守臣节,书写塑造了千古忠臣的形象——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标榜,也为万民所崇拜敬仰,因为儒家所倡导的“君君臣臣”,“君为臣纲”的伦理秩序,已经融化沉淀在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自古至今舞台上宣传歌颂的都是忠臣的忠君爱国思想,鞭挞揭露的都是奸臣的卖国叛主的丑恶行径。

 
  

江山如画,令无数英雄竞折腰。

  在历史的舞台上,有多少英雄人物一展风采,实现着人生的伟大理想。
  而这舞台之上,有诸葛亮先生一样的人,把握历史的机会,在风雨变幻中展现出英雄本色,让世人敬仰。
  风起云涌的岁月缔造了无数豪杰,翻扬历史,一展风采,而英雄又书写着精彩的篇章,让历史放射光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定军山下话武侯》解说词
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摄政王”
诸葛亮为什么生前屯兵勉县,死后葬在勉县?骑行勉县后,我才知道
《大家》首届天汉杯文学大奖赛 |后世心中有卧龙 周铁株
勉县对汉中有多重要?
《风起陇西》中陈恭和糜冲去汉中是怎么从陈仓道转到褒斜道的?难道是坐竹鹊飞过去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