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最让买主提心吊胆的艺术家

最让买主提心吊胆的艺术家

ZUIBUKAOPUDEARTIST




列奥纳多·达·芬奇 

[1503—151452年4月15日(公历4月23日)~1519年5月2日]

达·芬奇明明是个完美主义者,却总是三分钟热度。找他干活的风险性太大。
不想找他干活。
而且,找达·芬奇干活还有一个高风险因素。你还记得他的名作《最后的晚餐》吧,那是他为数不多的完成的作品之一。你看过这幅画的真迹吗?
嘉宾 看过,不过是修复之前的。

《最后的晚餐》,1494—1498年

米兰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藏

修复前!那一定“伤痕累累”吧?修复后的也“伤痕累累”!反正修复前后都是“伤痕累累”的。
遍体鳞伤……
我觉得上面这幅照片上的应该是修复后的状态。我上学时看到过真迹,那时已经很破了。这幅画是为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餐厅所画的壁画。创作完成后,整幅壁画在达·芬奇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剥落。
这也未免太糟糕了。
要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想想当时绘制壁画时的步骤。
湿壁画!
没错,湿壁画!当时画壁画通常采用湿壁画技法。但达·芬奇似乎不喜欢这种技法。或许是因为湿壁画不能修改,也不能反复上色吧。
啊,对了,达·芬奇非常热衷于反复上色。
嗯,他最擅长微妙地表现透视效果,然而湿壁画法并不适合。
那他用什么技法画?
丹培拉。

哦,就是那个“蛋黄酱”!
呃……算是吧。不过,丹培拉这种绘画技法并不适合用在潮湿的餐厅墙壁上。证据就是,颜料无法稳固,纷纷剥落。
是啊。用“蛋黄酱”在墙上画画,想想都不靠谱。
在买主看来,明明有湿壁画法这样沿用了数百年的靠谱技法,非得用什么劳什子的丹培拉,简直乱来。果然,壁画上的颜料开始不断剥落。达·芬奇却说没人告诉他不能用丹培拉。
他果然是个不太靠谱的画家啊。
其实,作为画家,达·芬奇非常了不起。因为他勇于挑战和尝试。但在业务方面,他是不合格的。

达·芬奇手稿中记录的动力学

有道理,他太不敬业了,拿了钱却没完成工作。
是的。找他画壁画的买主,估计肠子都悔青了。花了那么多钱,结果得到一件不成功的实验品。他们肯定想说“拜托别在我们身上做实验”。
结果,这幅不成功的丹培拉壁画后来成了超级名画。
不过,正是因为这幅画名气大,所以人们才会费尽心力地修复它。
修复时用的是湿壁画技法吗?
当然不行。用湿壁画技法,得把画上的颜料都剥离下来,然后刷上泥灰土再进行修复。那样一来,就变成另一幅画了。所以人们只能结合传统技法和最新技术,一点点地修复剥落的地方。
浩大的工程量……
之所以说达·芬奇了不起,是因为这次事件后,本以为他碰壁后会吸取教训,但他完全没有吸取教训。十几年后,他受邀去为佛罗伦萨市政厅——韦奇奥宫的大会议室绘制壁画时,又犯了老毛病。
他又用了丹培拉技法?
不是,他已经认识到丹培拉不适合用在壁画上,所以这一次他决定挑战油画的形式。其实他是想在上次失败经验的基础上,独创一种全新的壁画底层,可惜这次失败得更彻底——壁画底层遇到油画颜料就化开了,还没等完成,壁画就已经摇摇
欲坠地开始一块块剥落了。

《最后的晚餐》局部

真是醉了。然后呢?
他没画完就撂担子走人了。正好那时米兰有人找他干活,他就这么把“半成品”扔在那里,回米兰去了。
啊!?简直刷新了我对达·芬奇的认识。
帮他收拾烂摊子,把壁画画完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徒弟瓦萨里,他曾写过一本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传记,并因此闻名。
真让人吃不消……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坚称,作为达·芬奇死忠粉的瓦萨里,并没有把自己的作品覆盖在偶像创作的半成品上。最近的一项调查也证明了这种说法——瓦萨里绘制的壁画的墙内,还有一层墙。
也就是说,瓦萨里为了保存达·芬奇的画作,在绘制自己的壁画前,在达·芬奇画作前面又修筑了一堵墙。国家地理协会等机构资助了这项研究,然而直到去年,得来的研究进展仍然是“发现的颜料与达·芬奇创作时使用的有类似的化学成分”,之后就再没有新的消息。
这是“没有”的意思吗?
或许是吧。又或者,没必要为了发掘达·芬奇一幅失落壁画的部分残片而毁掉瓦萨里的壁画。
总之,达·芬奇就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他接的活儿经常完不了工。
他可能是买主最不想合作的艺术家吧。

创世纪局部图        米开朗基罗

所以梵蒂冈那边并没有召他画画。
还是梵蒂冈的做法明智。
要是达·芬奇能有拉斐尔那样的大工作室,让学徒们打打下手,估计就不会成为买主们眼里的“挖坑大师”。但是你懂的,他挑学徒时主要看脸而不是看能力,所以就算想让他们帮忙,这些只能看脸的学徒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也不好好培养几个学徒,太任性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在那个画家被看作工匠的时代,像达·芬奇这样一心追求艺术境界的人相当罕见。以他接活儿时的种种不靠谱,换了其他人肯定早就混不下去了。但虽然招来一些非议,达·芬奇还是混得不错,这只能说明,他确实是位不世出的天才。
可他明明没能交货。
收了定金却没能交货,这也算一种欺诈行为。不过,这样的人如果能有一件爆红的作品,照样能过得风生水起。
《蒙娜丽莎》在达·芬奇的有生之年都没能卖掉是吗?

《蒙娜丽莎》,1503—1519年,巴黎卢浮宫美术馆

达·芬奇生前最火的作品是《最后的晚餐》。即使颜料剥落、严重褪色,也掩盖不了这幅逆天神作的光芒。这也或许是因为人们的某种期待:如果画没残损,肯定更惊为天人。
可惜他没画。
不是,他画了。
因为交货期和价钱的纠纷,自行挑战新画法却没成功,达·芬奇经常没法顺利交货。不过世事无绝对,也有像《岩间圣母》那样,因为纠纷的缘故,最后反倒完成了两幅几乎一模一样的画的诡异情况。这两幅画现在分别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和伦敦国家美术馆。


《岩间圣母》,1483—1486年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岩间圣母》,1495—1508年伦敦国家美术馆藏

哪幅是先画的?
据说是卢浮宫收藏的那幅。
当时为啥发生纠纷?
原因是价格没谈拢。至于为什么会画两幅几乎一样的画,这个目前还没有定论。比较占主导的说法是:跟买家谈崩后,达·芬奇不愿意把画好的画留在身边,干脆卖给了新的买家,后来他又跟原先的买家达成和解,所以又给他们画了幅一模一样的(买家坚持要一模一样的)。

拉斐尔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结论:谁最变态  !?
SHUISHIZUICHENGGONGDEYISHUJIA


总之,从买主的角度来看,摊上达·芬奇,相当有风险。在自己的家乡佛罗伦萨和当时画家的圣地梵蒂冈转悠了一圈,达·芬奇没能找到“伯乐”,最后他向米兰公爵毛遂自荐才谋得一份工作。而且,他毛遂自荐时是以军事技术人员的身份,而不是画家的身份。在自荐信的最后,他添了一句,“我还会画画”。
哈哈,全能型。
实际上,米兰公爵交给他的工作都是设计城壁、武器什么的。

达·芬奇手稿中记录的战车原型

他能行吗?
不行,几乎没有实现的例子。他还曾受托雕刻一尊巨大的骑马雕塑,但最后却只完成了实物大小的黏土模型。
又没完成订单……
手稿和草图倒是留下了不少。
光留下草图有什么用,做出成品才是王道。好歹多少做些成品出来。
在他好歹做出的成品里,就有神作《最后的晚餐》。其余的大都是些现实跟不上想法的半成品。
真是一个自由随性的人。
最后,达·芬奇受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前往法国,在那里一直待到去世。当时的法国可是令意大利相当头疼的敌国,而达·芬奇也是因为法国攻入米兰的缘故,不得不离开米兰四处流浪。而且,他那座未完成的骑马雕塑的模型也是被法国军队毁坏的。就这样,他依然接受了敌国递来的“橄榄枝”。对此他本人似乎并不在意,但在意大利人看来,他是个逃离自己国家的“叛徒”。
大家是这么想的啊?
我脑补了背后的各种流言蜚语,“那家伙就会吹牛。”“老说画画,就是不画!”“说什么发明了了不起的兵器,但压根没看到实物。”

达·芬奇手稿中记录的解剖生物学

去法国是出于达·芬奇本人的意愿吗?
应该不是出于他的主观意愿。往好的方面说,他觉得法国国王对自己的才华更推崇,让他信心爆棚;往不乐观的方面说,他当时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是有买主追着他交货或者退钱吗?
这个嘛……应该没有吧。
当时的意大利由于受到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合进攻,国内的艺术市场行情低迷。在这种情况下,提供诱人待遇的外国资本涌入市场来“挖人”。达·芬奇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他对政治并不太在意,即使被人叫作“叛国者”也一脸淡然。或许在他看来,“只要能安安稳稳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哪儿都行”。
经常实力坑买主的达·芬奇,居然还经常有买主找上门,太神奇了。正常情况下,他这样子应该被买主集体拉黑的吧,可他居然有这等吸金能力,真是太厉害了。
这当然不是因为达·芬奇善于跟买主周旋,最关键的还是他作为艺术家的才华备受肯定。不过想想文艺复兴三杰当时在法国的知名度,弗朗索瓦一世说不定更想挖走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但罗马教皇不答应,所以最后挖走了拥有“令拉斐尔也无比尊崇的才能”的达·芬奇。或许是弗朗索瓦一世觉得拉斐尔的偶像应该更厉害吧。
是啊。受到同行的推崇,肯定错不了。
这个应该是关键因素。另外还有一点,他有爆红的作品呀。
他绝对是天才型人物,可惜订单完成率太低。

拉斐尔《自画像》  拉斐尔约23岁时创作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收藏

就连这个致命的缺点,在现在看来,反而觉得这种艺术家气质正是达·芬奇的可贵之处。更有甚者,甚至会觉得“拉斐尔不过是个画匠”。
米开朗基罗留下了很多作品。
有人评价他,“口气挺大,结果还不是罗马教皇养的一条狗”。
有人评价达·芬奇,“达·芬奇不按规矩办事”。
好羡慕他的特立独行。
跟小田切让的风格比较像。
坚决不上在黄金时段播放的电视剧。
最近他貌似因为太出格,被晾了起来。
在当时,达·芬奇也在某种意义上被晾了起来。不过,这也是他强烈的艺术家风格使然,即使有人尖锐指出“听说你还没在梵蒂冈画过画?”,他也能反驳“在那种地方画不出喜欢的作品”。从棘手程度而言,达·芬奇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变态。
或许是吧。比起米开朗基罗呢?
米开朗基罗不管怎么样,都会按时交货。
他是一个实干派。
“工作狂”米开朗基罗完成了惊人的工作量,做起雕塑更是手到擒来。不过,站在达·芬奇那样的艺术角度来看,可能会觉得“那家伙就知道画肌肉,在雕塑方面有两把刷子,但要仰着脖子在天花板上画画,画到脖子都僵了,真可怜”。即使是把分工体制的大工作室打理得井井有条的拉斐尔,或许也暗自羡慕达·芬奇对艺术的执着,叹一句“能做自己真好”吧。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1513—1514年德国德累斯顿艺术博物馆藏

达·芬奇做了拉斐尔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
或许拉斐尔在想,“我又要画圣母像了。要是能偶尔像达·芬奇那样,做些新的尝试该多好”。
哈哈,又有人来买圣母像,只能干活。
嗯,文艺复兴三杰过着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你更向往哪一种呢?
应该是拉斐尔那样的生活吧。
我猜也是,一般人都会这么选。
达·芬奇这样的人,远远地欣赏一下就好,找他干活还是算了。
这种时候为什么没人选米开朗基罗呢?
他看起来很孤独。
其实说起来,文艺复兴三杰里最敬业的就是米开朗基罗了。难道是敬业减的分?
这个人的敬业程度简直让人感动到落泪。
但他的性格似乎不怎么好。而且他的外表也看着不讨喜。
看看米开朗基罗的自画像,你会发现他其实有些忧郁。
拉斐尔不忧郁吧?


作为一个人见人爱、风靡万千贵妇的超级巨星,拉斐尔的一生相当顺遂,只可惜英年早逝。
都是人见人爱惹的祸。
拉斐尔不光跟面包师的女儿打得火热,还有一位家世显赫的未婚妻——罗马教廷一位红衣主教的侄女。他要是活得久,应该会成为罗马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巨匠之一,就像提香之于威尼斯那样,为后世留下更多的不朽之作。
这就是天妒英才吧。
我还是想像达·芬奇那样率性而活。虽然无比神往,但没法做到。比如《最后的晚餐》,达·芬奇面对这项工作量空前的大订单,却敢于将丹培拉技法史无前例地用在壁画上,实在是内心强大。
勇气可嘉。
是啊,勇气可嘉。结果壁画真的出现剥落,他还是不气馁,继续挑战。若是换个对名誉、体面什么的在意的人,绝不会这么做。
达·芬奇总是这么自信心爆棚。
其实他也有不那么自信的时候呢。达·芬奇的偶像是上个世纪的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阿尔伯蒂不但精通绘画、雕塑、建筑,就连钟表设计也玩转自如,是个全能型天才。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佛罗伦萨新圣母教堂的正立面,1458—1470年


又是一个像达·芬奇一样的全能天才。
阿尔伯蒂可比达·芬奇还要全能,还要天才呢。不仅如此,他家世好,受过高等教育。而达·芬奇的家境一般,也没上过学,所以他不会拉丁文。或许这一点正是令达·芬奇感到自卑的地方,他觉得自己没文化。
他想成为偶像阿尔伯蒂那样的人。
嗯,我也觉得达·芬奇希望成为偶像阿尔伯蒂那样“高大上”的全能天才。不过遗憾的是,备受达·芬奇推崇的阿尔伯蒂,现如今知道他的人反而不多。
确实。
应该是因为他没有留下什么绘画、雕塑方面的名作吧。
果然,有一件成名之作很重要!
阿尔伯蒂留下了很多出色的建筑作品和学术专著,但在世人熟知的领域却没留下代表作。因此,他虽然厉害,但知道他的人并不多。而达·芬奇的情况正好相反:不但在热门的绘画领域留下了《蒙娜丽莎》这么一幅能被全世界不同文化圈的人普遍接受的代表作,而且在手稿和素描里记录的发明也大都是一些诸如直升机、机关枪这样通俗易懂又吸引眼球的物品。
或许达·芬奇只是出于个人爱好。
我的想法是,正因为达·芬奇没接受过高等教育而心存自卑,所以他的作品都比较简明易懂。
果然还是达·芬奇的话题性最强。
相比之下,米开朗基罗挺可怜,像超人一样留下那么惊人的业绩,人气却不及达·芬奇。
但我还是不想成为(米开朗基罗)那样的人。最变态的人应该是达·芬奇吧?
你最想成为达·芬奇那样的变态是吧。
不想成为的变态嘛……米开朗基罗。
至于拉斐尔,不应该说是变态,他是英年早逝的人生赢家。



文艺复兴三杰之变态争夺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三个男人的较量,文艺复兴三杰的那点事儿
人物 | 文艺复兴三杰(3)人生赢家拉斐尔
怎样看懂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三杰 简历
王帅的个人网站 | 西方绘画的发展:从不像到像再到不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