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文章鉴赏走向语言鉴赏——对“如何XX”类题目的思考

(图片来自杨建东老师)

先来看两道题: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做白河。 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 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 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夏天则晾晒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 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 正因为处处若有奇迹可以发现,人的劳动的成果,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地无一时不使人神往倾心。
(节选自沈从文《边城》,有删改)
21. 简要说明材料二文字是如何呈现的意境的?  (4)
23年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人老,牛老,犁也老。牛老,蹄迈得很迟缓,远处里还以为牛是站堤坝上不动弹;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挂一张犁,侧斜身显得更佝;犁呢是犁铧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皮。牛前边领,德贵后面跟,牛缰绳牵连他们俩,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

8题: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6)

这两道题目题位不同,一个在阅读部分,一个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但是两道题命题的问法如出一辙,这是否暗示我们什么?

两个问题中的“呈现”和“营造”都约略等于“表现”,关键在这个“如何”上。

“如何”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用在动词前,如“如何写的”“如何画的”,问的是动作的实现方法。一种是用在动词后,如“写得如何”“画的如何”,问的是动作的实现程度。在这两道题里,“如何”都用在动词前面,问的是实现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把“如何XX”一类的问题归结为“手法题”,多从表现手法或者艺术手法角度去考虑,归纳出来一些答题模版,如“如何描写”“如何抒情”“如何安排情节”“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等等。但是,面对上面的两道题,我们发现没有一个模版能够透彻回答上面的问题。因为这里“如何XX”的对象是我们从未或者很少注意到的“'画’和'诗’的意境”、“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重在帮助学生理解各种艺术手段本身,而很少深入探究艺术效果。并且,命题思路刚好跟教学程序相反,课堂是透过“手法”体会效果,命题是给出效果让学生追溯“手法”。

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对“如何XX”的“手法”本身认识是片面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都是站在文章学的立场谈“手法”,过于强调文体特色,总是把要学习的文章归类到小说、散文、诗歌、实用文等大类中去,思考问题都是从文体特征的角度去思考。这种做法能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各类文体的个性,但是同时也割裂了文体的共性。从根本上讲,所有的文体都是借助语言来表达事实、观点、态度、情感的,作为基础层面的语言和更为隐蔽的言语形式(如分行和标点)常常被我们忽视。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做“文章鉴赏”,忽视了“语言鉴赏”和“言语形式”鉴赏。教学中的偏差在“三新”背景下,就成了应考的软肋,成了反套路和考查思维水平的利器。

那么,如何跳出“文章鉴赏”的狭小天地,步入到广阔自由的天地中去呢?

我认为我们应该走好三条路:

第一条路,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更为开放、先进的艺术观。简单地说,艺术是对现实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反映。语言艺术也是如此。创造性是艺术的生命力,重复使用已有的“手法”,造出来的只能是“工业产品”,因为失去了创新,艺术就会枯萎。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所总结出来的种种“手法”恰恰是在解剖艺术的“尸体”。因为,虽然语言艺术有一些基础的规律,但常变常新才应该是它的本真。我们能做的,不是总结出来几种、几十种“手法”,去验证作品是否符合这些“手法”,而是要反过来,用一种新思路,去思考作品有哪些打动人心、出人意料、让人叫绝、给人冲击的地方,这些效果是如何形成的。这样,学生才能认识到作品的价值所在,才能树立起正确艺术观,从而激发出创造力。

第二条路,从宏观的“文章学”真正沉潜到“语言鉴赏”领域。少讲一些“手法”,多一些语言品味,从最根本的载体——语言——中寻找作者不同寻常的写作方式,仔细体会作者为了叙述故事、刻画形象、表现感情、说明道理为何采用这种方式,而不用其他方式。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更为广泛的、最为根本的“艺术手段”,而不是抓住几个肤浅的术语到处乱用一气。看看开头的全国乙卷的阅读题,“人老,牛老,犁也老。”人、牛、犁“浑然一体”的效果怎么形成的?作者抓住了他们的共同点“老”来写,自然强调了三者的共性和紧密联系。哪里用得上套路?既不关涉到修辞、也不关涉到结构,什么“艺术手法”一概失效!有许多人只看到了高考命题反套路,却不知道如何破解,这道题告诉我们,秘密就在语言中。再看,“犁呢是犁铧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皮。”作者写犁,由犁联想到老人,而不是联想到其他事物,可见作者还是强化二者的共同点,也就是“浑然一体”的一面。最后,“牛前边领,德贵后面跟,牛缰绳牵连他们俩,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更是把牛和人的关系混同,处理乘一种“人牛部分”的状态。这种题,真正透过文字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追到了文学的根本。

第三条路,我们要在上面两条路上走得更远一点,真正地让“语言鉴赏”的路落到实处,甚至到“言语形式”的地步。举例来说,古人送别往往写诗,很少写文章,这是因为诗歌的抒情性更强烈,文章的实用性更强些。那么,我如果把上面写人牛犁的文字换成诗歌的形式,会有怎样的效果?还有些作品,故意去掉标点符号,虽然考试题中没有出现过,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注意到标点符号的作用和没有标点符号的言语形式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甚至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不说什么”比“直说什么”更有效果;我们在平时交谈中用一种腔调,在求人的时候用另一种腔调,切换自如,浑然不觉……种种生活现象和文本形式都在昭示语言形式的灵活多变,也在昭示语言鉴赏的路途没有终点。

回到开头的第一个问题上,“如何呈现”这种问法,既可以从呈现的角度回答,也可以从呈现时采用的手段回答。到底该如何回答,我们应该回到文本中去,少一些预设,会让我们从一开始就避免误入歧途。

这段文字写的是酉水流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总体特点是富有诗情画意。为了表现自然风光之美,作者写了潭水清澈,竹山清翠;写到近水人家,将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来写,春天桃花人家,夏天衣裤如帜,秋天房舍历历,既有自然之美,又富有生活气息。最后,用一个对“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的眼光来点透这里的人文和自然处处让人“神往倾心”。这最后一层文字,是对前面两层的总结,是一个侧面烘托,也恰恰是命题人灵感的来源。

参考答案如下:21. (4) 画:①色彩鲜明,朗然入目,如白色的小石子、有花纹的石子、深翠色的细竹、黄泥墙、 乌黑瓦。②布局妥帖,与四周环境及其调和。

诗:①自然风光优美和谐,山、水、竹子相映成趣。②湘西人家富有诗意的生活,桃花、 沽酒、晾晒的紫花布衣裤、各色房屋,无不充满诗的意味。(每点1分,共4)

从以上分析来看,这个题目命制极佳,比较完美地复刻了高考命题方式,但答案过于苛求,无非两点,非要稀释成四条,不能引领学生宏观把握,相反会让学生陷入琐细和焦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模版(不限于小学)
高考语文(通用)习题微专题第二章 审题答题规范再强化微专题一Word版含答案.docx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格式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文学鉴赏题答题技巧(2)
高考诗歌鉴赏有哪些必考题?该怎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